第244章 鑄幣之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44章 鑄幣之論

  另一邊,崔州平與馬良返回館舍。

  崔州平經歷豐富,回來洗了個熱水腳,躺倒就睡。

  馬良卻是在火炕上翻來滾去,火炕他聽說過,沒怎麼睡過。

  現在心裡憋著事,對燙屁股的火炕格外敏感。

  對於出仕關中,他多少有些牴觸、不情願。

  這意味著遠離熟悉的故土,與大部分親友闊別一方。

  他出生在襄陽,已經習慣了襄陽的氣候。

  寒冷時靠抖,已經成為他的本能。

  至於現在這樣被火炕煎烤的待遇,實在是讓他很不舒服。

  可他有選擇麼?

  黑熊一開口就是狼羊之論,他馬良敢拒絕,豈不是把諸葛亮、崔州平架在火上烤?

  現在正月初時,在這晝夜溫差大的時節里……他一個襄陽來的人因旅途疲敝,感染風寒,不小心故去的話,也是合情合理。

  等馬良熬夜半宿睡醒時,已然陽光明媚,照耀關中大地。

  起床不見崔州平,馬良來不及洗漱,搓搓臉就前去黑熊入住的府邸。

  進來時就見崔州平在前院整理各種軍書檔案,十幾個衛士、屬吏聽從崔州平的調度,將之前粗糙分類的文件重新歸類。

  崔州平也是無語的很,他可是做過虎賁中郎將的人,也見過太尉公府各曹是怎麼運轉的。

  黑熊這裡機構、職能運轉亂糟糟的,全憑黑熊一個人做終端處理。

  也虧黑熊體力、精力充沛,還有旺盛的耐力,竟然一個人遙控、調度全局事務。

  現在諸葛亮即將成為長史,要接手全盤事務,結果文件檔案亂糟糟的,崔州平只好先幫諸葛亮培訓書吏團隊。

  此刻的諸葛亮,正與黑熊一起整理各處府庫檔案。

  黑熊坐在主位,左手搭在算盤上拇指、食指來回撥打,硬木打磨的算盤珠子來回撞擊清脆作響。

  諸葛亮坐在黑熊對面,總擔心黑熊撥打的算盤珠子蹦出來打到自己臉上。

  他昨夜聽黑熊粗略講述過大致的繳獲,可現在計算到三分之二的府庫數據,就追平了昨夜黑熊的粗略預估。

  這說明關中各處府庫里封存的財富價值很高,比黑熊預估的高一半!

  黃金易於運輸,所以黃金數據與黑熊的記憶沒有出入;有巨大數據出入的是各種銅器!

  鑄錢,鑄造更好的五銖錢,還要鑄造當十、當百五銖錢!

  得知這麼多的銅器儲備,鑄錢的念頭反覆衝擊著諸葛亮思維。

  大量優質五銖錢投入市場,自會激發百姓的生產積極性!

  尤其是曹操自建安五年放棄稅賦,改徵戶調以來,己方大規模鑄造優質五銖錢,那從貨幣、經濟方面來說,己方就超出曹操、許都朝廷一大截!

  不管未來徭役、田租還是什麼,都需要大量的流通貨幣進行周轉。

  用刀劍逼迫百姓生產糧食、運輸糧食到官倉的效率,遠不如用錢來刺激百姓。

  錢只要流通起來,那什麼都會好起來的。

  錢是最好的修補劑和潤滑劑,諸葛亮不懂修補劑、潤滑劑,可他崇尚管仲的治國思想。

  馬良站在門外走廊,聽著偏廳內激烈的算盤珠子碰撞聲響,雖然很好奇,又不敢貿然入內。

  上班第一天就遲到,他多少有些尷尬。

  隨著黑熊停止撥打算盤:「許多巨形銅器是預估,如今大致估算,約有八十三萬斤銅料。」

  其中大部分是不好銷毀、拆解、搬運掩藏的大型銅器,再扣掉一些封存入庫的精緻、實用小型銅器,能拿來鑄造新錢的銅料不足十萬斤。

  就鑄造質量優秀的五銖錢一事,黑熊也是掛念了好久。

  錢能節省很多麻煩,能增加行政效率,能改善所有人的生活。

  諸葛亮想要鑄造新錢,用新錢來鞏固人心,他自然是支持的。

  只是此刻隨著他停下左手,諸葛亮也被算盤吸引,這個算盤在諸葛亮眼中,說是國之重器也不算過分。

  之前他心中的一些疑慮,也被算盤消解了。


  黑熊之所以能統御大軍,恐怕不需要什麼奇才輔佐,黑熊自己就能做完統籌和分配計算。

  指揮軍隊越多,指揮中樞的計算量就越龐大。

  黑熊自己有十分先進的計算方式,征討匈奴時軍隊、輔兵、被解救的女子孩童也都是按著百人隊、千人隊進行編制,這更進一步節省了計算量。

  「我大約能調撥十萬到十三萬斤銅料。」

  說著黑熊抹平算盤,啪啪敲打眨眼間就說:「取其均值,大約能鑄造九千萬五銖錢。等天氣轉暖,各處持續清理廢墟,還能陸續搜集銅料。那我們這次鑄幣,就定個一億錢。」

  看諸葛亮目光集中在算盤上,黑熊抬起晃了晃遞給諸葛亮。

  諸葛亮起身雙手來接,算盤用料十分紮實,珠子是黑檀木,框架是金檀木,諸葛亮感覺自己抬了個小桌案。

  他重新落座,黑熊繼續說:「除了銅幣五銖錢、當五、當十五銖外,我還要鑄造金幣,價值以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四種。」

  諸葛亮愕然,抬手摸了摸自己鬢角:「主公是說要拿黃金鑄造新錢?」

  「是,此前我也想過拿銅鑄造當五十、當百,但覺得有些不合適。昨夜先生談及鑄造新幣,我越發感覺大額錢幣用黃金比較好。」

  黑熊說完沉默,給時間讓諸葛亮思考。

  當世的度量衡單位里,重量的基本錨定物是黍米,十六顆黍米是一豆,六豆等於一銖;二十四銖等於一兩,十六兩等於一斤。

  一枚五銖錢,在最完美的狀態下,它就應該重五銖。

  大致上上來,五枚五銖錢就是一兩重;八十錢就是一斤重。

  過去官方匯率里,一萬錢等於一金,就是一百二十五斤銅,等於一斤黃金。

  諸葛亮沒有開口爭辯,反而問:「主公的意思是,用黃金鑄造大錢、小錢,大錢當值一千、五百,小錢一百、五十。是拿一金鑄造十大錢,還是二十大錢?」

  如果一金黃金鑄造十個大錢,相當於黃金均分,貫徹的還是一萬五銖錢等於一金的匯率。

  「若一金均分十份,鑄造十個大錢,那豪強、富商必然會收集金幣,熔鑄為器皿。大錢一千,用金一兩;大錢五百,用金半兩為佳。再造當值一百,用六銖之金;餘下當值五十,用三株金太少,混合雜金也不好。」

  黑熊平緩講述自己的想法:「黃金質軟,為免奸賊切割、磨損金幣,我準備改進技藝,用衝壓的方式製造金幣,就定一千、五百、一百面值。銅幣的話,當五十用銅一兩,當十用銅半兩,不造當五之錢。」

  諸葛亮聽著又皺眉,總覺得有些不妥,他的原計劃里是用半兩銅鑄造當百錢。

  這是信用貨幣,具體重量不是關鍵,等值回收以及技術防偽才是關鍵。

  而他的最初計劃,是一次鑄造二十億錢。

  如果按著黑熊的計劃,最大的銅錢面值五十,那麼這次銅幣也就能鑄造個八億錢左右;其他缺額,會由金幣填充。

  諸葛亮思索再三:「主公仁厚,臣不及也。」

  「我不看重錢財,以後先生不要為我節省,只需要考慮施政通暢。」

  黑熊這時候看一眼門外,看到了等候的幾個人,張定也回來了,正坐在門外走廊喝茶。

  目光相對,黑熊對著張定笑了笑,目光又略過馬良,隨即又看諸葛亮:「此前鑄幣使用泥范,我欲改用銅範。金幣我會親自負責,太史文恭手藝精良,我會讓他雕刻祖錢,並翻砂鑄造母錢。這鑄錢一事就託付給了孔明先生,需要什麼人,先生擬定名錄需求,我為先生搜尋。」

  「還有,鑄錢乃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先生不必隱瞞,可找人商議,群策群力,有則改進無則加勉。」

  「是,臣領命。」

  諸葛亮起身拱手,黑熊也起身送諸葛亮出行:「算盤乃國家機密,晚餐後,我向先生傳授運算口訣。」

  「謝主公。」

  諸葛亮收斂笑容,到門口處,又抱著羽扇拱拱手,後退幾步才走。

  黑熊引張定入內,繞過屏風直入側門進入書房。

  張定摘下頭盔,要行禮卻被黑熊攙扶:「左輔各縣百戶所如何了?」

  「皆鋪設完畢,沒有遺漏。」

  張定將頭盔放在座位旁邊的木柜上,就見黑熊隨手拋過來一個桃子,當即喜笑顏開接住擦了擦絨毛。


  黑熊也擦桃絨毛後咬一口,嚼著才說:「以後你就是我的親軍都尉府的都尉,接下來一段時間,渭南、渭北你要多加巡視。不能讓他們受欺負,他們也不能恃強欺辱民戶。別怕殺人,你果斷處死幾個,能預防許多同類案件。」

  張定小口吃著桃,吞咽後才說:「渠帥,仆就擔憂殺戮有功之士,令壯士寒心。」

  「從他們違背我的命令,違法亂紀時,他們就不是什麼有功之士。你缺乏功勳,若想讓這些新編部伍信服,實在是太難了。與其讓他們信服,不如讓他們懼怕你。不要姑息,未來你就算出鎮一方,我會給你調派其他軍隊,你不必顧慮、討好他們。」

  另一邊諸葛亮引著馬良去見崔州平,崔州平雖然還沒有獲取實際官職,但以他的出身、履歷和年齡來說,大司馬公府成立,崔州平必然是前五之一。

  諸葛亮也不隱瞞,講述了昨夜黑熊許諾的長史之位。

  馬良聞言仿佛感同身受,諸葛亮被認可,就是對他的認可。

  崔州平卻是皺眉,馬良也很快冷靜下來:「先生,難道孔明兄長不適合?」

  「不是孔明不適合,而是目前時機不合適。」

  崔州平說著搖頭笑笑:「我們的這位小主公心思頗多,誠然十分器重孔明,但孔明寸功未立,如何能服眾?所以孔明若成為長史,必然擾的公府掾屬、幕臣心神大亂,外敵也會生出輕視之意。」

  說著又仰頭呵呵笑了笑:「或許當世眼中,孔明還會淪為幸進、佞臣。」

  見諸葛亮神情莊肅,崔州平又安撫焦慮的馬良:「孔明自然是可以勝任的。主公做事無跡可尋,眾人不敢指責,只會刁難孔明。依我看,主公是想藉機看看諸人表現。這些人就像池中的魚群,而孔明是投入池中的食料。」

  馬良聽著緩緩點頭,釋然不少。

  但諸葛亮聽出了一些,也看出了崔州平言語裡的謹慎。

  把魚驚起來,肯定不是單純的想要看熱鬧。

  諸葛亮隨即就講述受託鑄造銅幣一事,崔州平立刻規勸:「孔明不妨婉辭長史之職,待主公受封、拜為大司馬後,陳震身為長史,由他去許都朝覲天子進獻方物最為合適。這一去再來時,受領一郡,必然無法兼領長史。」

  諸葛亮點著頭:「崔公的意思是,陳孝起離去後,另舉賢明?」

  「正是。」

  崔州平伸出手,用食指指著自己:「老朽不才,徒有一番虛名,可暫時充當門面。」

  又看一眼馬良,崔州平點撥說:「池水渾濁,不是什麼好事。我們根基淺薄,不宜與關隴之士爭鋒。」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