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同門兄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75章 同門兄弟

  又兩日,黑熊、孫乾抵達潼關。

  潼關僅有的關樓之上,黑熊與甘寧面對面涮煮羊肉、牛肉。

  用的是一口銅鍛的兩熟釜,一次可以烹煮兩種湯底。

  比之羊肉,甘寧更喜歡吃牛肉片。

  巴掌大的牛肉薄片在湯鍋涮一涮,肉片稍稍變色就撈出蘸著醬料送服一口。

  甘寧有些不高興,只是一個勁的吃肉。

  他也很清楚潼關的重要性,這次征伐西河、平陽諸胡調動的是關中兵。

  哪怕有折損,也不會動搖根基。

  見甘寧飲酒一杯後欲言又止,黑熊才主動說:「我知興霸的心情,我這次親征,家裡也不滿,私下單獨上書規勸的人也是數之不盡。」

  「渠帥安心,末將知道輕重。」

  甘寧放下筷子,神情擰巴:「可就是軍中吏士請戰,他們錯過了渭北之戰,功勳匱乏。若再錯過這場西河之戰,豈不是會讓關中人後來居上?」

  他抬頭看黑熊:「渠帥,若無軍功,我等荊州舊人如何能壓制關中人?關中青壯十餘萬,待戶口清查完畢,將近能有二十萬。我等荊州老人前後不過兩萬餘,等關中人以軍功躋身上位,如何還能有我等容身之餘地?」

  見黑熊沉默,甘寧就指著西南方向:「豈不見益州劉季玉父子之事乎?我等,才是渠帥的東州兵啊!」

  甘寧等人反叛迎立新刺史,被益州大姓聯合他們擁立的劉璋鎮壓、驅逐;隨後劉璋與益州大姓爆發衝突,劉璋引東州兵鎮壓了益州大姓。

  甘寧考慮的是軍功,軍功對個人來說很重要,對集體來說意味著分配權、主導權。

  黑熊點著頭:「我知道興霸的顧慮,在我的規劃中,只有我所督三千騎能一路交戰。就算提拔功勳之士,也是從我所編這三千騎士里提拔,不會讓關中舊人抬頭、翻身。」

  「所以這一戰後,關中十部的舊人,不會取得什麼功績。沒有功績,他們也就無法大聲說話。」

  「這個冬天,我希望興霸能加快營中吏士讀寫文字的能力。他們多是追隨興霸的老人,大多貧苦沒有家室。我希望他們今後可以勝任里長、亭長之職。」

  「而我這次最少應該能搶來五萬名女子,我可以向興霸承諾,歸來後興霸所部每人分配兩名妻子。」

  「之前你我討論過,我還是原來的觀點,取得關中後要閉關休養。當代男女苦難甚多,平定天下的事情,還是交給小兒輩吧。」

  甘寧聽了詫異:「能有五萬名女子?」

  「只多不少。」

  黑熊繼續說:「興霸久在南方,不習諸胡風俗。內地郡縣之一戶,與諸胡之一落類似,但又有不同。一戶人口,哪怕聚族而居三世同堂者,並不多見。而諸胡逐水草而居,其一落,有戶主,其下有妻子、妾室、諸子、奴僕若干。」

  甘寧聽著皺眉思索,他聽出了關鍵差異,那就是一落的平均人口肯定多過一戶。

  這年代推舉孝廉,以兄弟和睦、不分家、兄友弟恭為美德和重要的考評依據;原因就是這種事情罕見。

  農耕想要養活一家人,有畜力的情況下,夫妻兩個人就足以完成幾十畝的耕種、紡織工作。

  而遊牧,夫妻兩個很難存活,必須要抱團。

  所以一落人口,怎麼也有三四個壯勞力,起碼要擁有抵禦小股馬匪、狼群的自保能力。

  遊牧的生活環境又非常的惡劣,彼此爭鬥很是殘酷,往往失敗一方的男子都會被消滅。

  這就進一步扭曲了男女比例,導致每一落里女子數量較多。

  也因為生活環境惡劣,女子生育就跟渡劫一樣。

  第一次渡劫最難,但渡過一次劫難後,後面就容易了許多。

  這就導致遊牧部族裡抵達生育年齡的女子都要渡劫,第一茬刷掉後存活下來的人,都能正常生育生活下去。

  疾病、天災、飢餓對男女人口的打擊削減力度接近,而戰爭針對於男子,女子不斷地倖存後,數量只會增多。

  幾乎不需要思索,甘寧就相信黑熊的判斷。

  遊牧部族手裡有大量能生育孩子的女人,這些女人就跟牛群、羊群一樣,被鮮卑人、匈奴人來回爭奪。

  這也是父鮮卑母匈奴、父匈奴母鮮卑兩個中西部主要新鮮卑大部的發展來源。

  當一個女人失去生育能力,為了節省資源,這個女人又沒有特殊地位或特殊技能,那很快就會自然淘汰。

  只要擊敗對方,就能像諸胡混戰那樣,搶來女人。

  除了女人,還有半大孩子。

  諸胡混戰尚且不殺孩子,己方更沒必要去殺。

  搶來五萬名女子,怎麼也會有兩倍的孩童,十幾年後去掉夭折的孩子,怎麼也能有三萬可靠的子弟兵!

  匈奴、鮮卑人一個個長得矮矮的,不是先天如此,真的是從小就吃不飽。

  帶回關中養育,就算這些孩子裡有根性頑劣,又能有幾個?

  未來征討諸胡,這些孩子就是極好的兵源。

  從荊州來的軍隊、民戶需要補充、分配女子;關中也有很高的女子缺口。

  當代關中男子正值青壯,還有力量外出去搶,搶回來也有力量生育、養活。

  真再等個十幾年,諸胡新一茬人口長大,關中這茬男子衰老,那人口就很難逆轉了。

  所以這次去搶西河、平陽的匈奴,關中人有幾個人會反對?

  大概也就那些心中只有朝廷的人,才會選擇性的忽視這場戰爭的重要性。

  這是關中混戰統一後的第一場對外戰爭,榜樣力量是無窮的。

  可是甘寧再理解這場戰爭的重要性,也很難說服自己。

  見甘寧憋屈模樣,黑熊就說:「我會招降張晟,他若是順從,就將他安置在華陰一帶。你與他、李異徵選吏士,明年春季前裁退老兵,我給你五個營的編制。」

  甘寧、李異二部年齡三十歲以上的士兵都要按計劃裁退,裁退前完成文字讀寫掃盲工作後,就能安插關中各處充實基層。

  見甘寧還是有些抑鬱,黑熊也不準備再勸了,就說:「明年開春,曹操肯定會再起大軍進發黎陽,黎陽決戰難以避免。弘農令狐邵會在陝津以東製造舟船,以便我軍增援黎陽。」

  「渠帥是要末將督管水軍?」

  「水軍大概有兩支,一支乘船而進,意在掃清河內之敵,這是興霸的任務;第二支以運輸糧秣為主,到時候我會調宣良北上。」

  不能把宣良長期留在武關道負責丹水漕運,這個職務太關鍵,輪流派人負責就行了。

  甘寧聽了這才釋然,又問:「那雒陽呢?上回博望坡讓夏侯惇跑了,這回若能進圍雒陽,必能生擒。」

  他現在一隻腳踩著蔡瑁首級,另一隻腳還缺個重量級掛件。

  夏侯惇就很合適,足以讓他成為當世名將。

  黑熊聽了歪頭想了想,拿起筷子夾羊肉片燙涮:「夏侯惇……這個人怎麼說呢,我喜歡跟這樣手段溫和的熟人打交道。」

  甘寧臉上浮現笑容,又覺得以自己的遭遇、委屈不該露出笑容,有些不夠嚴肅。

  忍了又忍,甘寧咧著嘴角說:「是啊,是末將短視了。」

  「不必焦慮,雒陽是你的,夏侯惇也是你的。」

  黑熊做出承諾,將羊肉片蘸了韭花醬送到嘴裡。

  潼關外的風陵渡上,一艘舟船緩緩抵近。

  孫乾親自迎接,碼頭上就見北海大姓出身的王修快步走出。

  鄭玄在北海隱居講學時,門人弟子聽課時最多有千人之眾。

  很巧,孫乾也出自北海大姓,是鄭玄的門人;追隨劉備之前,就跟王修相識。

  更讓孫乾驚喜的是王修身後跟著的竟然是河東郡守崔琰,哪怕崔琰穿著僕從衣物,但那濃密的大鬍子,顧望四方都是一副凝視神態的長相。

  再也忍不住,孫乾快步去迎:「季珪兄!」

  崔琰笑吟吟展臂抱住孫乾狠狠用力,隨即兩人雙手相互拉著,崔琰上下審視孫乾:「公佑啊,還是這麼熱情!」

  崔琰出身大姓,但少年時喜好擊劍任俠,又性格沉悶不喜歡言語。

  二十三歲時才開始發奮讀書,更是跑到北海拜在鄭玄門下聽講,算是鄭玄門下資歷較深的門人。

  但他比孫乾還差一些,孫乾是鄭玄留在身邊隨時教授的那種親近弟子。

  孫乾又扭頭看王修:「叔治,又何以至此呀?」


  真論實力,還是王修家族最強,起碼三個家族混戰,王家武力、財力更強。

  他很疑惑,王修怎麼就捨棄了龐大的家業,追隨袁譚來司隸創業。

  王修認真想了想這個問題,對孫乾說:「袁司隸待我真誠,我也該侍之以誠。」

  說著也露出笑容:「今有公佑在,袁司隸無憂矣。待此間事了,我就返回北海。」

  孫乾點著頭,笑看個頭略高的崔琰:「季珪兄也在,此事必能成。只是,季珪兄怎麼如此打扮,又為何潛行至此?」

  「謀事當密。」

  崔琰眨著眼睛:「親眼見一見黑虎牙,我才能說服河東之眾。公佑,河東有傳言,說這位黑虎牙得神仙授業,比之張角如何?」

  「還請季珪兄、叔治移步,車上細說。」

  「好。」

  兩人當即跟著孫乾離開碼頭,登上車。

  只是這輛車對三個人來說有些擁擠,孫乾與崔琰擠在一起,就仿佛當年聽學時跟其他同學一起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時一樣。

  一名甲士駕御馬車,而隨行的騎士分隔前後車輛,隔離出了相對隱蔽的談話空間。

  孫乾再觀察一次,才說:「黑虎牙手段遠勝張角,據說有御使鬼神之手段。」

  見對面王修沉眉,孫乾又觀察崔琰側臉才說:「先是博望坡一戰,各軍重傷吏士五百餘人,幾近垂死。黑虎牙討要後,收治於南鄉,前後四百餘人痊癒。」

  都是見過大世面的,知道孫乾嘴裡重傷員是個什麼概念。

  王修緩緩點頭:「生死無常,誰不憂懼?我也聽說其部下吏士悍不畏死,這麼說來是與傷員收治、痊癒有關?」

  「不僅於此。」

  孫乾格外嚴肅:「我說的御使鬼神,絕非誇張言論。鬼神注人之生死,他能勾連鬼神使將死之人不死,那也該能御使亡者。」

  王修感到有些窒息,崔琰皺眉:「生死不過氣之聚散,這御使亡者又是什麼依據?」

  「太史文恭。」

  孫乾儘可能壓低聲音:「自我與太史文恭相見以來,至今不曾聽聞此人言語過,也未見他容顏。不僅是我,旁人也不知太史文恭容顏。」

  「亡者復甦?還是御使鬼神?」

  都是生活在泰山腳下的人,對各種鬼騎、鬼吏的傳說並不陌生。

  崔琰皺眉:「公佑,此無稽之談,不必再細說了,我不想讓眼前的事端再變的複雜。」

  孫乾點頭,去看王修:「我等同在鄭師門下聽學,雖各處一方,但情趣相投,故有同學、手足之情誼。我是見叔治有返鄉之意,故提及此事。」

  「一是希望早早送袁司隸去荊州,以免再生波折;這第二,希望叔治能留在關中,為黑虎牙效力。如此各方盟好,也可併力誅討國賊。」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