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七月布局九月決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期貨市場的沒貨賣空,和股票市場無票賣空差不多,被發現結局只有一個。

  那就是面臨被天量逼空出現巨額虧損,空頭方不掏空身上最後一個銅板,多頭就不會停止繼續收割。

  魷太,江浙,泰山派資本之所以要選擇七月中,這個特殊時間點轉多為空,說白了就是棉花價格繼續漲下去,賺不到錢。

  市場上持有買入倉位最多的玩家是青雲集團,其在五七九三個交割月持有的多單,一度占據市場三之一以上,且建倉時成本極低。

  隨著棉花價格從四月的1.3-1.5萬元每噸,漲到七月的1.9萬元以上,青雲集團投入的本金撬動十倍槓桿,賺取500%以上淨利潤。

  而需要操縱市場交易價格,收買關係人,製造輿論,在現貨市場直接投入資金購買庫存,乃至於反覆掛單持續打壓做盤的大資金。

  費盡心思忙活一通後,震驚發現,盈利大頭竟然被人截留!

  再一查,很多持單從買入至今就沒交易過,完全在搭順風車啊!

  誰能忍受自己辛辛苦苦搭台唱戲,早被視作盤中餐的韭菜被他人提前收割?

  可無論它們怎麼繼續控盤,都擋不住青雲系龐大的資金流義無返顧做多,尤其是進入六月以後,青雲海外投資收益。

  通過外保內貸,持續流入國內,其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流入期貨市場,準備在九月底棉花收割入庫之前,將價格拉到心裡位置。

  可以是2萬5每噸,也可以是歷史上的3萬天價,甚至可以拉到更高位置,這完全取決於當時的市場環境,只要有人繼續進場接盤。

  理論上拉到十萬都沒問題,因為市場大部分現貨都在青雲手裡,你想平倉,可以啊,拿貨來!

  然後?

  然後就該用天量空單,將所有意圖在棉花市場興風作浪的資本一網打盡。

  屆時手握幾百萬噸棉花庫存的青雲系,必將給所有參與投機的買辦資本和遊資,一個永生難忘的教訓。

  青雲壓根就不擔心棉花價格會出現反覆,因為全球棉花播種面積下降,庫存棉花儲量不足,經濟復甦需求旺盛是推動價格上漲主因。

  魷太資本憑藉龐大資金,人脈和市場優勢,操縱棉花價格,進而重塑紡織產業的再分工,推動全球化方便掌控是核心推動力。

  抓住這個核心不撒手,青雲集團就能穩賺不賠。

  在芝加哥農產品交易市場,青雲只是不起眼的小玩家,動用的本金不過幾億美元,通常以趨勢跟隨投資為主,賺取一點微薄利潤。

  不多,小半年才弄到十幾億美元而已,就這都引起四大糧商的警覺,正私下調查從他們兜里偷錢的是誰。

  查來查去,幾個月時間,青雲故意通過英美金融機構持有的倉位,全部曝光,這才惹出這場重點針對做空。

  至於私下裡,林文輝,周受源,魏克儉指揮東南亞和其它海外分公司,通過秘密渠道,在不同國家通過400多家證券公司。

  秘密持有的看多期權才是大頭,這些動輒以百倍槓桿買入的零碎訂單,匯總起來持倉規模僅本金高達上億美元。

  間接持有上百萬噸棉花頭寸。

  不是不能再多,問題是金融機構手裡沒有更多賣出合約匹配,在東南亞,魏克儉出面把當地近1/3的紡織企業對沖賣空訂單全部吃下。

  在南美和亞洲,澳洲,無數農業種植企業的棉花對沖訂單,同樣被青雲集團大量買入。

  漲價?

  沒問題,青雲集團在期貨市場大賺特賺。

  跌價?

  那就更完美,青雲背後是整個東大紡織產業,它們已經被高昂的棉花價格擠兌的無利可圖,現在每生產一噸棉紡織產品,都在虧損。

  為了不被破產清算血本無歸,這些中小企業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做下去。

  如果價格能順利降下來,這些企業才能活下去,它們的遭遇和全球經營黃金飾品企業一樣,原材料價格低廉,企業才能存活並盈利。

  一但棉花,黃金價格暴漲,成本也會暴漲,最關鍵是消費市場開始急劇萎縮,普通消費者大多會選擇持幣觀望,坐等產品價格下跌。

  青雲集團也在等待合適時機,將價格打下來,屆時憑藉掌握天量棉花庫存,收購併購無數紡織工廠,進而掌控整個行業的命脈。


  上面對此樂見其成,即使沒有青雲,發改和國儲局也在制定新政策,準備在來年建立針對棉花種植,保底收購的戰略政策。

  涉及數千萬人的就業,誰敢拿行業未來開玩笑……

  在這種大環境下,以四大糧商為首,聯合嘉能可,高盛等世界頂尖資本,又開始企圖複製當年,它們在銅期貨市場上的慣用手段。

  說白了,就是忽悠加大棒。

  六年之前它們也是這麼做的,當時國際銅價持續上漲,一度站穩3000美元每噸的歷史高價。

  按說西方資本理應開心才對,因為銅價越貴,它們控制的銅礦出口賺得越多。

  當時國內銅礦開採和生產量不過全球的10%,卻握有全球60%以上的銅產品生產份額,每年進口規模占全球交易量的一半還多。

  和今天的紡織工業情況何其相似,仿佛是命運的輪迴,當時有國儲的外匯風險投資部門,在期貨市場持有天量多單。

  今天又有青雲系聯合國儲局風險投資部門,一起持有糧食和棉花等戰略物資的多單。

  隨著原材料價格暴漲,這些多單源源不斷為國內貢獻天量收益,讓外資恨的牙痒痒。

  於是六年前,同樣是嘉能可,高盛等一眾頂級投資機構聯手,花了一個月時間在市場運作,動用國內國外的海量人脈。

  硬生生鼓吹出銅價見頂,銅產品上下游企業被迫減少需求,銅價即將大幅回撤的一邊倒局面。

  不知是真被忽悠瘸了,還是市場真的發生風向轉變,總之當時的國儲風險對沖投資部門相信了,並將手中多單轉成空單,避免損失。

  結果所有人都看到,就在多空雙方席位交換完成後,形勢驟然發生變化,銅價經歷短暫回調後,一度從國儲做空時的3000美元每噸。

  衝到4400美元上方。

  慘烈逼空結局至今仍舊曆歷在目,全球最大銅礦進口方的國內,竟一反常態頂著壓力出口20萬噸銅礦,不得不說是咄咄怪事。

  而在現貨市場損失更大,僅最保守估計也在百億虧損以上……

  時至今日,國際投行聯手四大糧商試圖複製這一幕,所用的手段還是老一套。

  首先是七月上旬,多家英美大渠道商,服裝行業巨頭宣布,受原材料和人工,尤其是棉花價格持續上漲影響,將削減今年訂單規模。

  緊接著,多國紡織業協會出面集體發布行業預警,表示受棉花種植,產量和價格影響,各國將配合歐美削減紡織進口配額。

  生怕大家看不懂,投行又站出來發布行業專業報告,核心觀點就一個,棉花價格太高了,紡織產業無利可圖,要削減產量關停產能。

  又吧啦吧啦一大堆,比如歐債危機持續影響,歐洲人也沒錢天天換衣服,需求量下降。

  加之美利堅經濟增長乏力,石油化工企業開工率不足,對紡織工業原料供應量下滑。

  而四大糧商也適時跳出來表示,由於播種的是新棉種,出棉率比往年增加20%以上,即使播種面積略有降低,綜合產量也會增長……

  受此影響,芝加哥農產品交易市場的棉花七月期,和九月期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並連續遭受大筆空單賣出。

  在七月中下旬剩下的日子裡,棉花價格一路陰跌,讓眾多來不及反應的散戶,遊資和中小機構損失慘重。

  青雲也順勢平倉獲利,並反手跟隨賣出做空,做戲要做全套嘛,那些有可能曝光的帳戶,就當提前為九月做空做準備。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特意選在英美券商開戶的帳戶餘額才幾億美元,全虧了也無所謂。

  只要能讓對手相信青雲真的在做空就行!

  ……

  「標定的那些有可能曝光帳戶,不要管盈虧,目前賺了不允許平倉,將來虧了也不允許爆倉,要多少保證金都給我補上。」

  李澤華也是發了狠,「青雲集團何德何能,讓這麼多頂級投行大公司一起針對,不就是虧點錢交學費嗎,給!要多少給多少。」

  林文輝望著一臉決絕的老闆,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老闆,你這演技不去演戲太可惜了。」

  別人不知道,他還能不清楚?

  表面上公開持倉的期貨交易,全虧了也就那十幾億美元,可一但價格漲起來,光手裡期權部分,就能拿到數十億美元淨利潤。


  「拍戲能賺幾個錢?」

  李澤華不屑一顧,「哪有那些人動動嘴皮子賺的多?」

  林文輝聞言,嘆了口氣,「我真不明白,集團在海外持有的棉花多單,怎麼就召來這麼多人關注。

  一個個表面上對集團業務讚賞有加,可一提棉花,全部是統一口徑,不是提示風險過大,就是要我們多考慮國內環境。

  仿佛我們做多就是要把紡織行業推進火坑的模樣,也不想想,這是集團一家能做到的嗎?

  而且幕後黑手也不是我們啊!」

  最讓他想不通的是,國儲局反多為空,竟要求他們跟隨一起,大有一副必須同進同退的意思。

  「這不正好藉機做局嗎,半推半就順理成章,才會不惹人懷疑。」

  李澤華冷笑一聲,「現在如他們所願,集團在海外公開持有的期貨倉位,都是空單。

  加上一點點心不甘情不願,拖延幾天,正好錯過價格暴跌的時間,沒賺到錢反而虧了一部分盈利,說不定多少人在看笑話呢。」

  「笑話,我看他們才是笑話!笑到最後才是真的。」

  泥人也有三分脾氣,林文輝這些天硬抗著來自各方壓力,心裡憋一肚子火沒處發泄,此時見價格跌到一定程度。

  趁機建言道:「國儲局下屬企業的戰略儲備,一小半已經落到我們手裡,海外多國庫存也被收入囊中。

  通過五軍都督府租用的秘密倉庫,也囤積了足夠多的庫存,可以說國內70%以上的現貨棉花都在集團手裡。

  如果現在搶先發動,這批參與投機的遊資一個都跑不掉。」

  「然後呢?這麼大規模的行動,且不說市場配不配合,單單大規模建倉這一條,就沒辦法瞞住有心人。

  這幫人聰明著呢,一但情況不對就會選擇跑路,我們得慢慢布局,一點一點把他們引到陷阱里,勾引它們撬動更多槓桿資金投入。

  最好是等待它們發動歷史性大行情,滿倉介入妄圖吃最大的那塊肥肉時,再一舉收網,爭取用一兩天時間拉爆。」

  李澤華隨即做出指示,「現貨市場趁著這段下跌的時間,繼續在全球範圍內掃貨,有多少要多少,充實庫存為九月做準備。

  期貨市場,繼續持有空單迷惑對手。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集團掌握的場外看多期權數量,數倍於空單,又不直接介入市場,分散在全球幾百家金融機構。

  誰也別想在短時間內弄清楚所有信息,讓它們先樂呵一陣。」

  林文輝很無奈,可老闆都這麼說了,他也只能按照李澤華的想法,給投資部門下達任務……

  姚向軍收到消息,更無奈,「老闆這是在幹什麼啊,我們本來做多盈利好好的,眼看下跌又追空。

  現在價格持續走穩,反覆橫盤,但市面上已經出現棉花庫存供不應求的局面,和期貨市場陰跌形成鮮明對比。

  魯省一些地區的棉花收購價,甚至和期貨價格出現倒掛,這是明顯的待漲信號啊。」

  「你懂什麼,你做過期貨交易嗎?

  現貨市場和期貨價格出現倒掛,是常有的事。

  難不成你一個人比那麼多經濟學者,金融專家都厲害?」

  林文輝哪敢和他說實話,這個大戰略目前整個集團就三四個人知道,只能憑藉自己身為集團財務長的威嚴強壓。

  「這是董事長和我的共同決策,不能理解也要執行,出問題我會承擔的。」

  姚向軍無奈,「那也不能繼續加大在國內的空單投入吧?

  尤其是九月交割期,目前每天成交的空單,有1/5是集團持有的。」

  「這才多少錢,九月期的成交量還沒有七月期1/10多,再虧也就那麼點,何況現在不是還在盈利嗎,照做就行。」

  面對林文輝蠻不講理的說辭,姚向軍只能退而求其次,「期貨投機我不是很熟,不過對衝風險我還是明白的。

  既然公司執意要做空,那我申請一筆額外資金,用於棉花翻新市場的收購可以吧?

  囤積一批二手棉花,萬一將來價格反轉暴漲,也能彌補一部分虧損。」

  林文輝一聽,十分不樂意,「就你厲害,公司的決策到你這,是不是不管用了?


  記住,管好你自己的分內事,不要超出權限說三道四,我才是集團負責財務工作的聯席執行總裁,青雲投資還在我的領導下工作。」

  涉及公司內部權柄分配,姚向軍也急了,「我堅持認為自己的觀點沒有錯,也不能接受你的一意孤行,由此造成對公司的利益損害。

  我保留對董事長申訴的權利。」

  「隨你的便,愛告告去。」

  林文輝氣鼓鼓掛斷電話,隨即把助理叫過來,找了個藉口大罵一頓,順帶親切問候姚向軍本人及家人……

  這年頭,最藏不住的就是所謂機密,沒兩天,青雲集團財務長林文輝,和青雲投資總裁姚向軍幹起來的傳聞滿天飛。

  姚向軍跑去找李澤華,申請資金用於收購二手棉花的提議,只獲得有限同意……

  「你是確實有錢啊,輕飄飄丟出來兩個億,在市場上收購現貨二手棉花,用以翻新後出售給紡織企業混淆視聽。」

  發改口的大領導聽到動靜,也打來電話諮詢內情。

  和發改口國儲局配合唱雙簧的李澤華笑呵呵,「什麼都瞞不過領導法眼,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張口申請十個億,太多了點。

  容易曝光拼夕夕在全國農村地區,收購二手棉花的計劃,萬一傳出去,我不吃大虧了嗎。」

  「你啊,鬼點子太多,滑不溜秋的,誰能讓你吃虧。」

  發改口大領導都快被逗笑了,「行了,說正事,你那個承諾保底的協議已經被批准了,農辦和國儲局決定動用戰略資金。

  以補貼貸款的形式,從國發行直接走帳……」

  說白了,這就是獎勵。

  獎勵青雲集團在七月恪守底線,沒有提前發動收割戰的額外福利。

  以青雲目前掌握的棉花儲備,配合國儲一起拋售,很快就可以把價格打下去,關鍵這背後,受損的將是無數農戶和中小紡織企業。

  農民種棉無利可圖,明年就失去種植積極性。

  而中小企業呢,之前高價買來的庫存,一但價格暴跌,必將血本無歸。

  而海外虎視眈眈的大投行,四大糧商必然不肯認輸,勢必捲土重來,屆時更難對付。

  所以七月揭開底牌,只是延後矛盾。

  只有等這些人湧入市場,將棉花價格拉到一個天價,再驟然出手,才能給它們致命一擊。

  九月,才是最終決戰的時間!(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