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接連出手百億收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不明白。」

  錢塘,海威康視總部內,胡楊忠拿著最新的十大流通股名單,上面青雲投資,青雲員工持股基金a,青雲員工持股基金b。

  再加上青雲香江投資基金會,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中,青雲集團占據四席。

  「公開報導顯示,青雲的老闆李澤華正在旅順,和當地衙門簽署戰略合作投資,並出資280億軟妹幣成為億達集團第二大股東。

  現在又和國家電子科技集團談判,想要從後者手裡購買海康25%股份,還按市價溢價收購,150億軟妹幣,好大的手筆啊!

  問題它們哪來這麼多錢?」

  集團第二大股東,持有股份超過27%的龔鴻嘉,想起市場上近期出現的流言,「先是傳它們在海外投資黃金出現巨虧。

  一度導致供應商堵門要債,結果證實是有人故意摸黑,青雲集團不僅沒虧,還從期貨市場賺取幾十億美元盈利。

  具體多少沒人知道,不過從連續入股億達,增資龍湖和勇闖的情況看,這傢伙絕對沒少賺。」

  青雲集團和海康威視的合作由來已久,早在年初時就簽署過,價值上億的監控安防產品採購訂單。

  當時負責談判的青雲董事吳奕斌就曾出面說過,看看兩家集團之間,有無建立更深層次合作的可能。

  當時海康威視籌備上市在即,在經過認真分析後,認為青雲集團採購安防監控產品,是用於捐贈給六扇門,博取後者好感。

  這種單純的捐贈行為,在海康威視看來並不穩定,因為它沒有迫切的現實需求,吳奕斌也是一大堆事情要忙。

  只是受老闆委託,順帶諮詢一下有無突擊入股的可能,既然沒有也不強求,打過招呼後建立商業聯繫,就放下沒管。

  直到吳奕斌轉任微信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的檔口,例行打電話給李澤華說一番感謝栽培的話語時。

  被詢問標註的公司入股情況時,才猛然間驚醒,合著除了購買十幾家上市公司如茅台,片仔癀之類的股票外,其它家都沒動靜。

  李澤華很無奈,他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手下人幹活,當時給青雲投資旗下弄得投資基金,定下大目標每個月聽一次簡報就沒關注。

  可林文輝,秦朗,吳奕斌,有一個算一個,都有具體的本職工作,每天忙活各自那一攤都忙不過來,哪還有時間盯著買股票啊?

  姚向軍上任後,忙著推進產業基金的事,把他在京東方任職期間熟悉的三十幾家科技公司投了個遍,每家幾百萬到幾千萬不等。

  主打一個一網打盡,只要是真心做技術研發的公司,他都支持,反正老闆有錢還喜歡搗鼓新東西,他到青雲投資算是如魚得水。

  等他回過神注意到海康威視時,一切都晚了,人家五月底以68元發行價成功上市,壓根不缺青雲集團這三瓜兩棗的。

  沒辦法,只能通過市場公開買入,價格貴是貴了點,誰讓老闆喜歡呢。

  可隨著曾海洋上任網際網路出行事業群總裁,兼任運運幫,順風出行總裁後,一切都發生改變。

  李澤華對網約車,無論市內運營的載人載貨,還是跨區域物流,都提出了嚴格要求。

  比如對網際網路出租汽車業務,他明確提出雙證齊全,全程錄音錄像;對市內配送,無論外賣快遞還是合作車輛載貨,同樣要求錄像。

  在旅順,他新提出的共享經濟,同樣需要在擺放區域設置監控,算上各地數以萬計的站點,體驗店,未來超市。

  以及協助六扇門建立交通要道的天網計劃,青雲系對安防監控,隨身錄音錄像產品的需求量暴增。

  毫不誇張說一句,僅青雲一家的採購量,就可以支撐起一個年銷幾百億的安防監控產業鏈。

  面對曾海洋,胡知沅兩位親自上門解釋,面對老闆從東北不斷打電話回來詢問。

  姚向軍坐不住了,他開始發動自己在業內的人脈關係,首先聯繫國家電子科技集團,由於青雲旗下多家子公司有國資委股份。

  而國資委又管著電子科技集團,所以雙方的談判進展很快,對電子科技下屬的52所來說,這是潑天富貴砸到頭上。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交易市場對原始股有明確交易限制,上市三年內不允許控股股東在二級市場交易原始股票,解禁期過後,每年交易額也被限制。


  換句話說,除非特別看好該企業未來,不然絕大部分股東都會在解禁期後,陸續出手股份套現。

  一級交易市場就無所謂了,反正交易後,新加入的股東也必須嚴格遵守二級市場交易規則,買來後禁售期三年內不能公開賣。

  青雲集團開出一個讓52所無法拒絕的價格,溢價50%的同時,還開出天量委託定製採購合同。

  怎麼選,還用想嗎?

  傻子才會拒絕!

  首先按市價溢價50%,成功幫助國資高位套現,以52所目前持有海康威視48%多一點的股份,出讓25%後仍持有23%。

  加上青雲集團開出的合同,未來股價只會翻倍往上漲,大家的利益得到堅實保障。

  拒絕會有什麼後果?

  明擺著的,海康不是市場上唯一玩家,青雲手握幾百萬台車輛的監控安防需求,有上百萬配送人員,以及數十萬家中小企業。

  餐飲門店,超市類及龐大的個人市場銷售渠道,加上和五軍都督府,六扇門共同執行的北斗商用全覆蓋,天網計劃。

  一但談崩,青雲手握至關重要的訂單轉投競爭對手,海康威視立馬就會在市場上,遭遇最恐怖最難纏的競爭對手。

  三年後等解禁期一到,說不定股票都跌成無人問津的廢紙,到時候這損失誰來彌補?

  打感情牌,通過各方面施壓,讓青雲集團放棄入股,並乖乖把訂單交出來?

  做夢呢,就青雲目前這個體量,能拿出真金白銀為國資接盤,讓52所享受高溢價離場就算客氣,換個不講究的過來。

  先在二級市場上瘋狂做空,把股價打成白菜,完事不斷放風抬高競爭對手,那龐大的採購訂單拿出一部分,再在市場上持續打壓。

  加上青雲背後的資源出面,敲打敲打不配合的股東,分分鐘用個低價,就能把52所手裡的股份巧取豪奪拿走。

  無論怎麼看,接納青雲集團成為海康威視大股東,有百利而無一害。

  加上國資委一直大力推動國有法人股的改革,其本身又在青雲集團很多子公司總有股份,雙方有著良好合作基礎。

  所以經過五六兩個月談判,雙方基本達成共識,由青雲出資150億軟妹幣現金加未來集團訂單,收購52所持有的25%海康原始股份。

  同一時間,龔鴻嘉也收到來自青雲投資的報價,50億軟妹幣,收購其手中15%股份,不同於國資的高溢價,他拿到的報價低很多。

  不過相比於增值部分,他還是占便宜,拒絕還是答應合作,龔鴻嘉暫時還沒考慮清楚。

  正聊著天,公司董事長陳忠年大步走進來,「說說看,現在具體什麼個情況?」

  胡楊忠笑了笑,「還能什麼情況,被狗大戶盯上了,投資公司姚向軍姚總下午過來面談。」

  「52所的25%,再加上龔總你手裡的15%,一共200億,投進來以後幫助開發個人和商用市場,每年為公司保底增加百億以上營收。」

  陳忠年說到這忍不住皺眉,「看似各種條款都安排的非常到位,但這番咄咄逼人態度,搞不好也是引狼入室啊!」

  胡楊忠嘆口氣,「市場份額擺在那裡,青雲集團有這個實力決定安防市場未來發展方向,加上他手裡有足夠多的資金可供用於收購。

  國資委那邊也出面施壓,我實在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龔鴻嘉是生意人,對能夠賺大錢的生意從不會拒絕,「人家連證監會都能說通,繞開上市公司高管每年不得減持超過四分之一限制。

  又送上這麼一大份厚禮,如果拒絕,後果各位很清楚,一但青雲下定決心扶持其它競爭對手,海康的未來發展恐怕要蒙上一層陰影。」

  他說話挺有意思,既不拿出自己明確態度,對於收購表現的很曖昧,又千方百計想把兩位合伙人往青雲對立面上推。

  「接納青雲成為海康大股東,好處很多,就拿亞迪電動車舉例子,未合作前,其每年銷量不過百萬輛上下。

  和青雲合作一年多,光分廠就一口氣擴建六七個,產能暴增三倍多,聽說現在三班倒都忙不過來,一家的銷量等同於2-10名的總和。

  這位李總對自己人也大方,願意從收購的40%股份中,單獨拿出5%,分五年獎勵給對集團技術,管理有卓越貢獻的個人或團隊。」


  作為直接受益人,胡楊忠和陳忠年明顯動心了,以今天海康400多億的市值計算,5%就是20多億軟妹幣。

  再按青雲集團給出的未來保障,僅僅依靠青雲系的資源,就足以讓海康成為國內當之無愧的行業領頭羊,將來跟著青雲出海。

  市場前景廣闊,未來無可限量!

  這也是國家電子科技集團52所願意接納的原因,龔鴻嘉表面上也不拒絕,現有的28%股份,按市價全拿到手也就一百多億。

  雖然他對海康的未來很看好,但加入青雲這個變量,加上其手中每年幾百億的訂單量,完全可以在市場上硬生生扶持起一家新巨頭。

  屆時海康能值多少,只有天知道。

  出讓15%第一時間拿到50億現金,剩下的13%多一點股份,按商業設想,恐怕用不了五年,價值翻十倍都都有可能。

  前面提過,他是生意人,所以正常的商業獲利,他是絕對不會拒絕的。

  但傑克馬的朋友圈,一定程度上影響他的判斷,大家都是浙商,守望相助是應該的,青雲旗下拼夕夕和阿狸旗下淘淘是直接對手。

  現在青雲試圖入股海康,給他開出的價格相對不高,讓他心生反感的同時,又對青雲給出的未來很心動。

  「如果能捅到證監會,利用高管持股轉讓限制這一條,搞個代持合同出來,先誆騙青雲集團拿出訂單,坐等股價暴漲後。

  設個局聯合52所和管理層,把青雲趕出去,有沒有可操作性呢?」

  龔鴻嘉趁著兩個合伙人暢想未來時,琢磨著之前和傑克馬,郭光昌的談話,越想,越覺得有一定操作的空間。

  畢竟限制任職高管,每年轉讓原始股份額,也是公司法明文規定的,國資委出面想私底下操作,如果沒人舉報,自然沒問題。

  畢竟證券法只是對二級公開市場交易做了明文規定,涉及國有法人股的一級市場旗下交易,證監會也會睜隻眼閉隻眼。

  但如果是他出面舉報自己呢?

  借用規則限制青雲收購他手裡的股票,每年轉讓不得超過25%嘛,就算他現在從海康離職,也得11年才能轉讓7%多一點。

  12年剩下的21%再轉讓四分之一,就是5%多一點,13年持有16%左右再轉讓剩下的補齊15%股份,這中間,可操作性很大。

  比如青雲入股,肯定要約定未來五年內,為海康增加的業績和淨利潤規模,完不成條件要做相應補償。

  屆時只要把條件稍微訂高一些,完全有可能把青雲套進去,甚至反過來推翻已經移交的股份轉讓協議。

  在這個過程中,股價肯定會隨著業績變好而暴漲,他完全可以借出股份,交給特定第三方逢高賣出。

  等鬧出股權糾紛,海康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時,股價必然暴跌,屆時他再低價買回,無論屆時是正常交割,還是雙方分道揚鑣。

  他都穩賺不賠。

  帶著這樣的想法,下午和姚向軍談判時,胡楊忠,陳忠年都持客觀積極態度。

  唯獨龔鴻嘉踢出一個問題,如何確保繞開監管層後,避免被追加處罰,一但這筆交易被叫停,是否會影響雙方繼續合作。

  姚向軍明顯愣了一下,「不是,這些是由國資委出面協調關係,理論上不會遭到監管層問責。」

  龔鴻嘉拿目前股價暴漲舉例,「這誰說的准呢!就好比市場現在是非理性的,自從貴我兩方接觸後,股價已經開始有明顯暴漲趨勢。

  談的越久,消息就不可避免的被泄露出去,屆時蜂擁而至的股民會把價格拉到天上去,既影響貴方繼續以現價收購52所股份。

  又為將來可能存在的涉及國有資產損失埋下隱患,兩家公司如此大規模的戰略合作,姚總僅僅用一句理論上不會被追責。

  好像不能服眾吧?」

  說著,龔鴻嘉看了眼旁邊兩位合伙人,陳忠年沉思片刻,知道他是不滿收購價格,但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青雲進場只有好處。

  所以他和胡楊忠沒說話。

  姚向軍一時弄不清他的想法,回想之前的接觸,似乎這位也沒有提出拒絕的意思,就笑盈盈道:「那龔總需要怎樣的保證呢?」

  龔鴻嘉一副為大家考慮的模樣,把代持股份計劃說出來。

  「請稍等,我這裡要問龔總一個問題,如果您需要額外保證,那電子科技集團是否也需要同樣保證?」


  姚向軍總感覺哪裡不對勁,但一時半會沒往龔鴻嘉準備賴帳方面想,涉及這麼大規模的交易,不慎重是不可能的。

  龔鴻嘉搖搖頭,「52所要聽國資委的,我只是單純闡述自己的意見,既然是戰略合作,把話說清楚避免留下隱患,這不是應該的嗎?」

  姚向軍一時不敢做主。

  找個藉口出門打電話給李澤華。

  後者不知道裡面貓膩,唯獨對先打款再代持模式不太感冒,「現在收購海康,是因為下半年榮威系列必然帶動移動網際網路用戶高增長。

  安防監控產業鏈也將作為智能家居計劃的一部分,參與到整體競爭中,尤其是涉及外賣,快遞,網約車業務,用戶越多就越要管控。

  無論是出於對保護乘客,消費者目的,還是避免淪為競爭對手惡意抹黑對象,涉及交易過程的安全性,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僅僅一個車載監控,和個人配送員工作時間佩戴的監控,都是以千萬級別基數,甚至數以億計的龐大市場,動輒年銷百億輕輕鬆鬆。

  這種情況下,海康的未來發展將十分迅速,直接反饋到業績和淨利上,年增100%都不算高,萬一股價暴漲,對方反悔怎麼辦?」

  李澤華永遠不會把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承諾上,何況安防監控這塊的管理,青雲集團不會幹涉,他寧願用5%期權獎勵拉攏管理層。

  也不想將來為了查帳弄得所有人不愉快。

  「如果完不成承諾業績,或者給交易關聯方帶來額外麻煩,集團可以用現金補償,但絕不接受代持。」

  得到李澤華明確指示的姚向軍,再次回到談判桌時,態度很強硬,「青雲集團有錢,有資源,也有海康迫切想要的市場份額。

  如果龔總覺得交易存在隱患,不能達到你的要求,可以直說,但代持股份是絕對不可能的。」

  龔鴻嘉剛想說話,被其他兩個合伙人制止。

  其中陳忠年開口道:「請姚總稍微給半個小時,我們內部談清楚後,一定給你一個貿易的答覆。」

  姚向軍沒拒絕,「那我等著陳董的好消息。」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