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蕭條時期的生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34章 大蕭條時期的生活

  漢末,南郡。

  張飛眼巴巴望著天幕,他倒是對這幫人無感,所以未曾將這兩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不過從之後刷到的幾個視頻中得知,這兩被困飛船的太空人竟都是花甲之年了而且這次不僅是氮氣泄露,還有其他問題,最後只能通過手工對接這個空間站。

  看對接耗時就知道這活不是那麼好乾的,難怪評論區調侃說是不是兩人得罪了NASA被借刀了。

  「好像是通過推進劑來調整角度?」畫面中只是一閃而逝,看得不是很真切,不過眾人以自己對太空環境和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這般解釋說道。

  「不就是放屁嘛!」張飛悶聲接了一句。

  「.」

  「不知道這飄著的感覺是怎樣的?」張飛又自顧自說道,絲毫沒在意氣氛冷場。

  從畫面中看到,女太空人是飄著沖入空間站的,從她臉上激動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內心那一刻是慶幸劫後餘生的,估計滯留太空那幾個小時已經向上帝懺悔好幾遍了。

  這種奇特的場景,神奇的體驗,縱然是後世也沒幾個人體驗過,更別提如今了,大家只能靠想像。

  「是不是和浮在水上一樣?」

  「也不太一樣,浮在水上你好歹還知道周圍的水是實物,而那般飄浮在空間,如同仙術一般。」眾人爭先恐後說著自己的看法,各人的側重點又不同。

  畫面再切換,是一人飾演多個角色的嘮嗑,通過衣服顏色區分。

  【小黃:有文章說,100年前M國大的蕭條時期幾乎沒有人挨餓,真的假的我不信】

  【小白:大蕭條的起因是生產過剩,這裡面也包括了農業,20世紀初,M國掀起了農業革命,生產方式實現了機械化,從此單位產量暴增,而且他們國內大平原土地本極其肥沃,加之當時工業合成氨已經實現,也就是氮肥】

  【小白:氮肥的主要作用就是促進糧食增產,這三者迭加之下,這糧食產量簡直像開了掛一般猛增,餓不死才是正常的】

  【小黃:農業人口驟減,那豈不是好多農民伯伯要失業了】

  【小白:大量農民就湧入城市,投身於工業和服務業,而這個時候又恰巧趕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生產的工業品也過剩了,然後就大蕭條了】

  【小白:但是工業社會因為生產過剩引發的蕭條,和農業社會因為生產不足引發的饑荒,完全是兩回事。在大蕭條最嚴重的1933年,紐約牛肉的價格是6.4美分一磅,而工人的平均月工資是76美元,你可以算算其收入的購買能力】

  【小黃:呦一個月的工資都能買1000多磅牛肉了(1磅≈9兩),可他們當時的失業率都三四十了,好多人壓根就沒收入,這物價再便宜不還是買不起嗎】

  【小白:失業的家庭是能領救濟的,1933年M國的貧困家庭,每個月能領到16美元的救濟金,雖然這些錢不能保證把日子過得有多好。但完全能保證填飽肚子了】

  金陵城。

  生產過剩從字面意義上來講,就是生產出來的商品,糧食吃不完?

  眾人對視了幾眼,神情均是比較複雜即使是萬畝良田也不敢說自己田裡種出來的糧食吃不完,賣不掉。

  「這產量得誇張到什麼程度,吃不完不是可以銷售到其他國家嗎?總不能其他國家也是產能過剩吧?」

  「想想都知道是不可能,其他國家和地區可能正值動盪年代。一二戰正是在這段時間吧。」

  眾人一聽也瞭然,正如後世,那是戰火紛飛、烽火連天的時代,普通人連樹皮草根都扒出來吃。指望戰亂地區的老百姓消耗多餘的商品,可能連路費都掙不回來。

  這倒不是歧視,而是血淋淋的現實,任何一個國家地區戰亂數十年,普通人手頭上值錢的東西,早就便宜賣了當了。

  「去年從天幕中學到土法製取氨肥,好是好.但無法批量生產,且成本也有些高,如今特地提到工業合成氨肥,顯然是能大規模低成本製取氨肥,這點太重要了。」朱元璋說道。

  一眾人點頭,天幕說的土法製取各種化肥也只是權宜之計,如今人工合成氨肥總算是有些眉目了。

  「氨肥,也叫氮肥,或許這種化肥中含有氮元素。」

  「說的有道理,怎麼把元素周期表給忘了,電燈泡里充入的不也是氮氣嗎?」


  經科學部的眾人提醒,朱元璋等人也想起來了一些,可以看到化學和其他學科並不是彼此涇渭分明的,它就像空氣一般無處不在,也沒什麼存在感,但又有些難以捉摸。

  「把力學三定律,萬有引力和電磁學學完,經典力學就幾乎掌握了8成以上了,可我們對化學的基礎還是一無所知。」朱元璋嘆息道,受限於方向、工具等,朝廷對化學的研究還是處在都沒入門的階段。

  就比如知道了元素周期表,但目前也只對少數幾個元素有一定的認識。

  而現在要工業製取氨肥,必須要在化學一科上深入研究,這也是成為工業國必經的路徑。

  沒有化工基礎,所謂的工業強國不過是空中樓閣。

  似這場大蕭條中的M國,全仰仗著工業強國的底蘊,在這最嚴重的時候.只要有活干,其平均工資都幾乎能買1000斤牛肉.換算成米麵,那養個一家五口都是綽綽有餘的。

  況且一般夫妻、公婆幾人都可以出去找活乾的,這就是說,只要不下崗,生活比如今大部分人還好很多。

  因大蕭條而受災的百姓,雖然收入只有前者的2成左右,但估計也是餓不死的。

  這.就是底氣啊。

  科學部眾人的臉色有些慚愧,食君之祿為君分憂,可這化學學科確實是有些摸不準頭腦,不知該往哪個方向使力。

  【小黃:哦哦哦,是不是平時還能要到飯哈哈】

  【小白:美國大蕭條時期有很多救濟站,裡面會免費發放各種食物,最經典的一款直到現在還經常有人在網上製作,用來憶苦思甜】

  【小黃:那裡面估計都是草根樹皮吧啊】

  【小白:這款食物呢,是用豬油、培根、土豆、麵粉,再加上胡椒和鹽做成的,雖然吃起來不怎麼樣,但填飽肚子肯定是足夠了

  【小黃:這也叫救濟餐,就算是現在的三哥家,也未必能保證人人都能吃得上吧】

  【小白:這說明,工業社會的地板比農業社會的天花板要高很多,兩個社會的生產力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工業國家只需要擁有一定的土地資源,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生產出各種農產品】

  【小白:當時的M國可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又在S1賽季中悶聲發了大財,家底豐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小黃:也對,生產糧食可比造汽車簡單多了。】

  唐,長安城。

  一眾君臣都討論得熱火朝天.你跟我說這是百年前大蕭條時期的M國?

  其受災百姓的生活水平,比如今南亞大陸的某個神秘大國的貧困百姓生活還好?

  「果然人和人最大的差距就是投胎技術.」

  「工業社會的天花板確實很高。」李世民等人也是無奈的接受了這個事實這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在他們眼中的大蕭條連人都餓不死

  「我記得三個月前提到他們那個時期民間風尚好像是減肥吧?」

  「確有此事.天幕盤點了從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減肥措施。」

  「原來從一個國家的風尚之物,也能看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百姓的生活情況。」房玄齡撫須說道,這倒是個新奇的發現。

  不少人都回憶起了那種種沒有效果的減肥設備,對比其他國家深陷戰爭泥潭,這就算是大蕭條時期,也好過其他國家許多。

  李世民則再次陷入了沉思,想著什麼才是工業強國,如何才能邁入工業國的行列。

  【最近嫦娥六號很火,關於月球為什麼永遠只有一面朝向地球的問題又再次火了起來。】

  【這其實是一種叫做潮汐鎖定的天文現象,要達到這種效果,只需月亮的自轉速度和它的公轉速度完全一致就行,這看起來是一種驚人到幾乎不可能的巧合】

  【地球和月球離得最近的時候大約是36.3萬公里(地心到月心),而它們相距最近的兩頭(表面)是35.5萬公里,相距最遠的兩頭是37.1萬公里,相差了4%點多】

  【這意味著月球兩側受到的地球引力並不相同,離地球近的這一側受到的引力更大】

  【而在受到引力的同時月球圍著地球公轉,還會有一個虛擬的離心力,方向與引力相反,不考慮其他星體,它們倆在一起就是月球受到的合力】

  【月球在靠近地球的這側,引力大離心力小,合力的方向朝向地球;而遠離地球的這側離心力大,引力小合力的方向遠離地球,在兩種力的拉扯下,月球就被拉成了一個橢球,這種力叫做潮汐力】


  【在地球上潮汐力會引起海水潮漲潮落,在月球上沒有海,它的外面就是一圈光禿禿的固體地殼,而地殼一旦被拉橢圓就無法像海水那樣迅速恢復,只能維持著變形的樣子】

  【接著是自轉,在很久很久以前月球自轉速度很快,但它在自轉的時候,總會有一頭受到的潮汐力向內,一頭受到的潮汐力向外,它們跟月球自轉的方向相反,所以會讓月球的自轉速度緩緩變慢,最後月球的自轉速度慢到跟公轉速度相等】

  【這個最終受力平衡的狀態就叫潮汐鎖定,在宇宙里潮汐鎖定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天文現象,只要兩顆星球離得足夠近,就可能發生潮汐鎖定,地球和太陽最終也會如此】

  從古至今人們對於月亮的認識是不斷加深的,比如對於月亮的月相「晦朔望弦」的描述,對月亮引起潮汐現象的解釋:「潮,應月者也,故月望則潮盛。」

  對於月亮始終只有一面朝向地球也是有所發現的,只不過沒有提出過合理的解釋罷了。

  奉天殿前,眾人將天幕演示的畫面臨摹了下來,其中還包含有所謂的受力分析,用到的也只是受力分析和牛頓三定律。

  可以看到的是,天幕所提到的解釋,始終有一種『大道至簡』的感覺,天體和天體之間,始終只有相互之間的引力、向心力在作用而已。

  「這種解釋倒是合乎邏輯,還順帶解釋了地球潮汐變化的原因,這一點倒是和古籍說的一樣。」劉基笑著說道,可以看到吾等古人也不全是庸才,只是受限於物理學的發展,沒能展現出應有的科學素養而已。

  不計入殿下,科學部中也有不少物理學方面的良才。

  關於這一點眾人還是比較信服的,特別是評論區也沒有補充其他說法。

  「關於月亮的熱度倒是一直很火。」胡惟庸閒聊著接了一句。

  「一方面是背面登月採集月壤,順帶還帶了其他國家的衛星,加之質疑NASA載人登月事件,還有載人飛船出了事故、前登月太空人事故等各種事件迭加在.」

  這一樁樁數下來.幾人對視一眼,皆是有些想笑。

  簡直像火上添油,這熱度要是能下來才有鬼了,據說外邊討論更熱烈。

  《說月球背面,不要說月之暗面!》

  《這不更有神秘感嗎?》

  《冷知識月球背面有時候也會被太陽照亮!》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