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真實抗戰有多悲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29章 真實抗戰有多悲壯

  奉天殿前。

  一眾君臣大眼瞪小眼,不得不回到眼前的圖紙上來,因為評論區的評論並不多,大多數還是沒多大意義的內容。

  朱標也皺眉思索著剛才提出的兩個問題,一瞬間眼前一亮,提起筆又在那段公用電線旁邊再畫了幾段

  朱元璋,劉基等人都一愣,隨即眼神亮了起來,「也就是說,兩地的交換機通過多根電線可以解決同時通信的問題,那這交換機如何找到對應的人呢?」

  「給每家每戶都編號,通過編號來識別,最後讓人來控制。」

  一眾人相互對視了一眼,都覺得沒問題。

  朱標提著筆又在紙的南北兩端各畫了一組交換機眾人一下子麻了

  「剛才只是兩地交換機的簡單模型.現在才是接近現實的情形,交換機和交換機之間怎麼辦?」朱標皺著眉說道,他心中倒是有個方案,只是如果在各地交換機的中間再設立一個交換機的話,中間的交換機的複雜度立馬幾何倍數增長。

  這裡面結構是府級交換機—中央交換機—府級交換機,府級直接連接的是各戶百姓,還是會造成電話線的極大浪費,如果鋪設到縣一級的話,那結構又實在是過於繁瑣了。

  「如果中間再設立一個交換機統籌管理呢?」果然有人立馬想到了這個方案。

  朱標聞言表情毫無波瀾,提筆在中間又圈了一個圈

  一眾人也大概瞧出了一點點不妥來,思來想去也沒想到一個合適的法子來,特別是府直接連接到各門各戶這裡,就拿應天府來說,其交換機無論放在何處都不是很合適,因為它下轄上元、江寧、句容等八縣,如果全府地區的線一股腦塞入交換機這裡也是不合適的,同時也會造成電線的很大浪費。

  那麼在縣一級這裡勢必又要再加裝一層交換機如此下來,就是三層交換了實際情況可能會更複雜。

  眾人回憶了一下,印象中的後世雖然也有電線鋪設,但絕不會如此雜亂,所以這裡提到的交換機模型可能是有問題的。

  「如果府級區域內部各建設一個交換網絡,府和府之間再另設一個全國性的交換機網絡呢?」朱元璋算是聽明白了他們口中的難處,無非是一個整體的、涉及到全國的交換機網絡實在是過於複雜,但如果分解開來呢?

  就比如,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沒出過鄉里,縣,府,所以他們的實際通信需求是很簡單的,只局限於府之內。

  對於跨府一級的通信畢竟只是少數,目前來看是政令往來等居多,而且先弄一個能用的出來,後續再進行優化。

  眾人也慎重思考了一下,總的來說倒是比之前的那個提議,在可行性上強上許多。

  「而且這早期的建設費用實在過於昂貴,遠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得起的,況且可能也沒那麼多的需求,像農戶,一家子都在鄉下,就算是給親戚好友捎個信也用不上。」劉基輕聲說道,他能理解科學部眾人想要將事情一次性辦好的想法,問題是有沒有人需要。

  很明顯,目前需要的人還是很少的,如果按建造價格分攤下來,那就更少了。

  除非緊急的事情,不然讓熟人、商人捎一封信件會比電話更實惠,雖然說電話更先進。

  唐,長安城。

  眾人早對這種千里傳音的奇術垂涎已久,此次天幕提到的奇術雖然還要用到電線,但好歹也具有同樣的效果。

  「想不到它的原理如此之簡單。」李世民驚嘆不已,他算是發現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技術,其背後的原理都非常簡單,就如電報機、電話機,用到的原理都還是電生磁磁生電那一套。

  而除此之外,天幕中對於電的研究,還有沒有我們所未知的?肯定是有的,比如所謂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在電的基礎上出來的。

  所以也有人說第三次工業革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延續。

  這一點.是此前眾人沒法想明白的,現在算是有些眉目了。

  「按天幕後面說的,隨著用戶數的增加,需要連接的電線就會隨之增加,這種直連的方式確實太低效了。」有人按著天幕說的,順手畫了三戶、四戶、五戶模型出來,接入電話的戶數越多,這種直連方式的弊端就越大,所以交換機是勢在必行的。

  【真實的抗戰絕望到什麼程度?】

  【1937年的淞滬會戰中,湘軍出動近9萬人,打到番號都沒了,廣西6萬狼兵徒步三個月趕赴戰場,三天時間被打垮,東北軍最精銳的67軍除了軍長,全軍殉國】


  【中央軍最精銳的德械師全部拼光,短短3個月時間,33萬中國軍人捐軀報國,卻看不到任何贏的可能】

  【而在淞滬會戰前,盧溝橋事變後,7月29日天津淪陷、7月30日北平淪陷,8月27日張家口淪陷,之後是大同、保定、石家莊、太原等華北地區相繼淪陷,更別提32年就淪陷的東三省】

  【淞滬戰敗後,抗戰的至暗時刻出現了,日軍打破軍事常規在血戰之後並沒有休整,而是火速進攻南京,南京當時是首都,可並沒有能守下來,之後是南京城破,30萬同胞遇難】

  【僅僅4個月,大半國土淪陷,亡國論和恐日病甚囂塵上,很多所謂知識精英,甚至是政府高級官員呼籲投降,GM黨二號人物汪精衛打著「曲線救國」的旗號投降,更是給了這幫人賣國打了一針強心劑】

  【史學家錢穆更是抱著寫下中國最後一本史書的心態,寫下國史大綱,以期亡國之後教育後代勿忘復國】

  【巨大的裝備差距,導致我軍只能拿人命去填平這個差距,抗戰十四年,我軍及百姓和日軍的傷亡人數比是8:1,那時炸敵人坦克的武器,是綁滿手榴彈的戰士身體】

  【那時的先輩做了他們所能做的所有事情,依然看不到希望,打到人幾乎沒了,連婦女兒童都上了戰場,松山戰役中全師年齡最大的15歲,最小的才9歲,而這樣的孩子有7000多名】

  奉天殿前。

  一眾人陷入了沉默,一串串傷亡數字羅列在眾人眼前,似乎把他們帶回了那個炮火連天的夏秋。

  3個月,33萬軍隊陣亡,一般軍隊陣亡超過3成就會譁變,那是在怎樣絕望的情況下才會全軍赴國難。

  4個月,從北平往下到南京,上海,大半中國淪陷日寇手中,那可是中原大地上最肥沃的土地啊!

  國史大綱,投降,婦女兒童都上了戰場。

  光是聽著這些數字和詞語,眾人都感覺到了那股入髓的寒意和絕望,拿人命去填,死了33萬軍人依然節節敗退。

  南京淪陷屠城。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縱然知道後世有所謂的百年屈辱史,可他們卻沒想到過情形會危及到這種地步。

  一眾文臣武將也跟著深吸了一口氣,才勉強壓下心中的憤怒和眼中的霧氣,雖說隔著六百多年的時間,但同為炎黃血脈,華夏子民,金陵城一員,光是這幾層身份就不由得他們不憤恨、震怒。

  況且,敵人還是他們最為憎惡的日寇!

  「蘇州府和松江府一帶地勢平坦,無險可守,裝備差距過大時,在此迎戰太吃虧了。」劉基鎮定分析道,他的聲音聽不出有什麼異樣。

  後世火炮的威力他們是見識過的,可此刻天幕中的戰爭畫面的慘烈程度,依然超出了所有人的認知,其中裝備火力差距帶來的巨大優勢,更是讓人感到窒息和絕望。

  「已經無處可退了.」一眾武將聲音苦澀,從北平一路往下,整個華北平原已經陸續失守,蘇州府和松江府一帶根本不是地形地勢的問題,而是拿命也得守,因為後面就是國都—南京了。

  一旦讓出這塊地帶,兩相夾擊之下,南京城根本守不住。

  劉基當然知道這個道理,於是只能內心長嘆一聲,這種局勢下太難了。

  「絕不能讓日寇緩過來!」朱元璋心中下定了決心,無論是劫掠東南沿海數百年,還是兩百年後從高麗方向入侵,再到後世的血仇,又或者核污水排海,血海深仇豈能不報!

  事實上就算沒有後世這檔子事,他對日寇的態度都是不會改變的,只是日寇侵華這事堅定了他的決定。

  如今日寇那邊還在打生打死,這場內亂還會持續20多年,除了讓百姓休養生息外,他也想著讓日寇自我屠戮,屆時畢其功於一役。

  和興茶食店。

  「狗娘養的倭寇,就該趁早滅了這窩子禍害!」

  「狗日的棒子國賊、畜生!」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蘇先生也被情緒所感染,此時恨恨說道,無論是地道的金陵人,還是漢族子民,他對日寇所做的一切都難以原諒一絲一毫。

  再者天幕此前提到的,日寇劫掠我大明東南沿海數百年,後又從高麗國方面入侵我大明疆界,無論怎樣,朝廷都該趁早滅了這破地方。

  但這些又不是他所能決定的,於是只能跟著眾人罵出聲,盡情地宣洩心中憤恨的情緒。


  萬掌柜等人心中也是一口悶氣憋在胸中,我堂堂華夏幾千年古國,竟被一蠻夷侵略得幾近亡國滅種,實在是屈辱啊!

  【要知道戰場上第一階段是現役兵,第五階段才是婦女兒童,不到民族危亡的程度是不可能讓孩子上戰場】

  【當時所有人每天最關心的問題,除了填飽肚子還是填飽肚子,洋人婦女在中國寺廟前,對著一群衣衫襤褸的中國小孩撒糖,似乎在炫耀他的仁慈】

  【在現在看來她的動作更像是在餵雞,然而那時的國人在飢餓面前,什麼尊嚴什麼屈辱都不值一提】

  【在抗日戰爭最看不到希望的時刻,是偉人把自己關到了破窯洞裡,想了7天寫出了曠世奇書《論持久戰》,像是開了上帝視角一樣審視整個戰局,為抗戰勝利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而且論持久戰是公開發表,日軍也看過,可即便如此也無法改變日軍戰敗的最終結果】

  【時間來到1944年,日軍已是強弩之末,在全世界反攻法西斯之際,我們卻在豫湘桂戰役中一潰千里,8個月損失60多萬兵力,丟掉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

  【1945年,隨著M國的兩顆原子彈先後在廣島長崎爆炸,日寇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14年抗戰宣布勝利】

  【14年抗戰,我軍民傷亡人數超過3500萬,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不下2000多次化學武器傷害,800餘萬勞工被強擄,約20萬中國婦女淪為「慰安婦」,成為日軍性暴力制度的受害者】

  唐,長安城。

  氣氛壓抑至極,在場的諸位將軍都是從死人堆中爬出來的,是真正見慣生死之人,可論慘烈程度,都及不上這場持續14年的戰爭。

  在各種飛機、坦克、火炮和槍械下,人脆弱得和螻蟻沒多大的區別,裡面的數字無不挑戰著眾人的神經。

  「這哪是亡國,這是要滅種啊。」李世民聲音都有些不忍。

  一眾武將也是跟著咒罵出聲,恨不得親自出征,平了這鳥不拉屎的破地方。

  無論怎樣,後世既是他們嚮往的世界,又在血脈上有一絲關係,而且他們對待烈士的尊重、追悼、紀念都贏得了眾將士真心的認可,像程咬金、李靖、李績等人。

  在另一方面,雖然隔著天幕隔著上千年時間,但他們看待天幕中的後生,總是像看朋友或者晚輩,這大概就是天幕帶來的牽絆。

  就好比他們看晉八王之亂後的五胡亂華時期,無不恨得牙痒痒一樣。

  這種血脈聯繫看似微弱,但又真實存在。

  《那代人識字不多,卻是最偉大的一代人》

  《幾代人把上百年的戰爭都打完了,這才有了後面幾十年的和平時期》

  《是的。很相信這個。我奶奶沒讀過書。男人所有期待女人的優點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我奶奶80歲,不識字,但是她三觀比我媽都正。從小教育我愛國,勤奮,大度。》

  《淞滬會戰簡直是絞肉場,當時全國各地的軍隊共赴國難.》

  《我們安徽一個四五線小城市,周圍幾乎每個鎮上都有烈士陵園,太悲壯了》

  李世民等人看著評論區曬出的地圖,普遍都有烈士紀念碑,足可見戰爭波及之廣,之慘烈。

  李世民毫不懷疑,如果條件允許,很多人都願意穿越到那個炮火連天的年代,去支援那場驚天動地的戰役。

  他心中對倭國的看法動搖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