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蒸汽火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75章 蒸汽火車

  之後天幕很快就熄滅了,時間匆匆又是二十多天過去了。

  這半個多月朱元璋可沒閒著,一方面命人在民間收集背癰病症的醫治辦法和大蒜素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則是從國子監再次抽調人手充實科學部。

  此次抽調人手短期目標主要是為了開展全國範圍內的選種育種工作,長期目標則是為了開展雜交水稻和雜交小麥工作。

  當然這一艱巨的工作離不開十數行省的支持,可以說這是大明糧食增產計劃的開端。

  除此之外,朱元璋還抽空主持鵝頸瓶細菌實驗,由於工藝問題,暫時造不出渾然一體的鵝頸瓶,只能帶蓋子(鵝頸部分)的瓶子進行實驗,與之對應的則是沒有蓋子的琉璃瓶。

  兩者都是將滾燙的肉湯灌入其中,沒蓋蓋子的琉璃瓶內的肉湯撐了僅僅三天就餿了,要是大夏天恐怕會餿得更快。

  鵝頸瓶內的肉湯目前為止已經十九天了,從瓶子外邊看,肉湯依舊清澈,從瓶子處細聞,也沒有餿的跡象。

  除了朝廷內的實驗,金陵城內也有諸多藥堂聯合起來做這個實驗,不過時間上要晚好幾天。

  為了以示公正,還專門請了金陵城名望很高的耆老來見證,每天都會由耆老和隨機選的路人驗證。

  也由於細菌無處不在,甚至和背癰等惡疾都有關,事關每個人,所以金陵城內的百姓很是關心,每天都有童子、小孩將結果傳遍大街小巷。

  三天,五天,七天,十天就這麼過去了。

  直到第十三天,鵝頸瓶的肉湯才開始變味,當然他們並不知道是由於裝置密封性不夠和每日驗證的環節不夠嚴謹導致的這一結果,雖說和天幕宣講的兩年相去甚遠,但也比正常存放的食物更為保質了。

  朱元璋在宮中也知道了這一結果,而宮中的條件顯然是比外面的要好很多很多,所以目前來看肉湯還沒變壞。

  總而言之,細菌理論一戰成名!

  上到八十歲的老人,下到3-4歲的小孩都知道了有一種小到看不見的蟲子叫細菌,很多病都是由它們引起的。

  這一結果也導致了好幾天,不少人成了驚弓之鳥,感覺吃什麼都像是在找死.

  除了科學部忙得不可開交外,工部也是壓力巨大。

  由於細菌理論的威名傳遍大街小巷,顯微鏡之事自然就提上日程

  理所當然的,工部造不出來

  也不說完全造不出來,而是精度達不到。

  工部尚書安然每日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好在顯微鏡雖然造不出來,但目鏡和物鏡組合到一起,居然能把遠處的人和物都看得極清楚!

  最遠的時候能看到3-4里遠!

  居高臨下的話,能看得更遠。

  就連朱元璋都被這東西震住了.這是千里眼啊!!

  雖說效果還沒那麼誇張,但已經有雛形了。

  這麼好的東西,天幕連提都不提!!

  然後顯微鏡計劃就暫時擱淺了,科學部分出一部分人手和工部秘密研製看得更遠的望遠鏡。

  為了保密,朝廷內只有少部分人知道「望遠鏡」的存在,也就是幾位公爵和部分伯爵,在他看來,這玩意的最終歸宿就是戰場。

  不過今日召集群臣齊聚奉天門並不是為了這些事。

  一眾大臣在此等了一個時辰都不見陛下旨意,都有些不耐煩,彼此間相互低聲交談了起來。

  「陛下召集我等究竟為何事?」

  「不知道啊」

  「難道是科學部那邊又有什麼進展?」

  「也可能是工部那邊把顯微鏡造了出來。」

  不過還不等他們多說什麼,一聲嘹喨的「wu」聲從午門方向傳來,然後又聽到「哐哧哐哧」的聲音,還冒起了濃煙。

  胡惟庸事先也不知情,此刻一看這陣仗,顯然是天幕中見過的「蒸汽火車」,當時天幕曾有這火車外側輪子轉動的演示。

  「難道是蒸汽機?」劉基眼神一亮,其他人也紛紛想到了什麼,臉色大變。

  「真的造出來了?」

  「走,去看看!」胡惟庸汪廣洋等人看了安然一眼,顧不上禮儀,率先提步向午門方向跑去,其他人也鬧哄哄地追了上去。


  奉天門距離午門不遠,穿過午門就是長長的御道,劉基率先就被那遠處駛來的高大的「火車」震撼了,那估計有兩人高,長度倒是沒天幕中展示的那麼誇張,除了車頭就只有一節車廂而已。

  「這哪是火車,分明是煙車。」不少人都目瞪口呆。

  而此時空氣中傳來那種特有的燒煤的「臭氣」,伴隨著「噗嗤」、「哐哧哐哧」等一陣陣聲音緩緩駛來,速度並不快。

  「看,那是.太子殿下?」

  不少人早就看到車廂處有人探頭出來打招呼,只是濃煙太大了,加上又吵,根本沒看清也沒聽清。

  此時一看清來人,不由得湊了上去。

  「啊???」宋濂腦子一抽,太子殿下一向穩重.為何如此胡鬧!

  顧不得指責了,宋濂也趕緊湊上去,等快和火車匯合了也沒見有要停車的跡象,只聽到殿下聲音都快喊啞了:「讓開,快讓開」。

  「.」

  然後伴隨著一陣金屬摩擦聲,「煙車」勉強停在了午門前。

  朱標擦了擦汗從車上跳下來,車廂裡邊兩個小太監已經吐了一車了,他們是負責關鍵時刻給殿下跳車墊背的。

  「來人,把他倆抬下去!」朱標也不由得皺眉,兩小太監也太沒用了.

  「真的是火車,我沒做夢吧?」

  劉基看著好像從天幕走出來的火車,自顧自圍著它轉了一圈,這東西,除了沒車門之外,其他地方都太像了。

  「殿下,這火車一天能跑多少里?」

  「不急,諸位大人可願隨本宮再搭乘一趟?」朱標神秘一笑,然後又邀請一眾大臣同往。

  「臣願往。」

  「好,來人,掉頭」

  「.」科學部的人中,孫傳時人都麻了.怎麼感覺掉頭這個動作那麼蠢.一點也不優雅啊

  難道天幕他們十幾節的車廂也是如此掉頭的?

  時間再次來到天幕亮起之日。

  【說起明朝都城,大家都會想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遷都北京,其實在大明建國之初朱元璋還謀劃建造另一座都城,這就是中都鳳陽】

  【本來按照洪武皇帝的設想呢,鳳陽將會成為大明最終的都城,但沒幾年,中都鳳陽就成了爛尾工程,被罷建了】

  【有關朱元璋廢棄中都城的理由,史學家認為正史《明實錄》里給出的所謂「勞費」的官方解釋並不可信】

  【因為朱元璋罷建中都那時已是洪武八年,中都城都即將完工,該勞的民早就勞了,所以這一說法並不可信,那麼為什麼朱元璋會突然罷建呢?】

  【在這部史書《明史.薛祥傳》裡邊,史學家找到了另一個線索,說是1375年朱元璋接到報告,明中都城即將完工,他很高興就去視察了】

  【可是在視察期間他卻遇到了一件讓他很不高興的事,史料記載:帝坐殿中,若有人持兵斗殿脊者】

  【發現了這個事情以後,李善長向他報告,是幾個工匠用魘鎮辦法來化解他們的仇恨】

  【所謂魘鎮,是古代沿襲下來的一種迷信活動,比如大家都聽說過的用針扎小人,或者在屋頂的脊樑上安放一個什麼東西,用於詛咒這個所厭惡之人,讓這個人不得安寧】

  【這種說法可不可信呢?專家認為所謂魘鎮這個事,可能是真的,因為為了營建明中都,朱元璋當時從全國徵調了大量的人力投入了這項工程】

  【他建這個中都,大概在那裡勞動的工匠跟老百姓跟罪犯,合起來估計有二三十萬人】

  【此外鳳陽當時有大量的外面的移民,其中記載的最大的一次,移江南民14萬】

  【這麼多人聚集在這裡每天從早到晚辛苦的工作,動輒就是皮鞭和處罰,在這種情況下,有人為了發泄不滿,弄出魘鎮的事就可以理解了】

  洪武年間,金陵城。

  聽到「魘鎮」兩字,群臣臉色唰一下就變了,緊接著又是一驚。

  中都,罷建了?

  徐達和鄧愈對視一眼,皆是有些疑惑,為什麼啊?

  就算是有魘鎮,中都那時都建了6年了,以陛下的性格是絕無可能就此罷建的啊。

  難道是地勢問題?

  徐達心中閃過一系列猜測,其中濠州最大的不足肯定就是無險可守

  朱元璋臉色有些陰沉,雖然說自天幕降臨後他幾乎不信這玩意了,但驀然聽到「魘鎮」兩字,心裡還是有些膈應。

  此時聽到中都未來會被罷建一事,心中就更為鬱悶了,難道真如劉伯溫所言?

  這和此前天幕所說,洪武二十五年曾派標兒去關中和洛陽考察遷都事宜是對上了。

  應天,終非理想的定都之地,歷朝歷代定都這裡的就沒有長治久安的

  劉基等人也不吭聲,這裡面遷的江南民自然是當初支持張士誠的江南大戶和百姓,雖然他也曾反對這事營建中都一事,但觀陛下臉色,此時還是不要做出頭鳥的為好。

  【就算明代還相對封建迷信,朱元璋也不可能因為這個就放棄中都城啊?

  【如果一次掩陣就讓他放棄6年的投入,那南京城也別改建了,明皇陵也別重修了,甚至其他什麼事都別幹了,因為當時恨他的人那多了去了呀】

  【那麼還有什麼原因會讓朱元璋如此堅決地罷建中都嗎】

  【通過對鳳陽歷史和地理的研究,有人提出一種可能,那就是當時的鳳陽,其實並不是朱元璋所說的「以險可恃、以水可漕」的建都佳地】

  【鳳陽最主要是窮的要死,大部分地方都是不毛之地,這個山也並不是很高大,也並不是很險要,這無險可守】

  【這個淮河以前的是年年鬧水災,要通過這個淮河去通漕根本行不通】

  【所以這個地方根本不具備建都條件,那既然是這樣作為土生土長的鳳陽人,朱元璋對鳳陽的情況應該是非常清楚的呀,可他最初為什麼要堅持定都鳳陽呢】

  【有人認為可能是一開始,朱元璋是抱著衣錦還鄉的心理,執意要定都鳳陽】

  【可是後來一些有眼力的大臣執意反對,比如說這位當年朱元璋最得力的謀士劉基劉伯溫,史料記載他對定都鳳陽曾竭力反對,他說中都曼衍非天子居也,曼衍說的就是鳳陽無險可守的地理形勢】

  【所以有人認為,可能是因為這些人的堅持反對吧,最終讓朱元璋做出了放棄中度的決定】

  《說不建就不建,在中都都買了房的咋整》

  《就當捐給老朱了[捂臉]》

  《朱元璋想遷都西安的,因為太子朱標之死,喪子之痛,朱元璋沒有心情遷都。》

  《如果建成該是多壯觀啊。》

  《可以去看央視紀錄片明中都》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