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443 劍指東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49章 443. 劍指東瀛

  不管原時間線的公元224年如何,如今的形勢已經宛如兩條不交叉的鐵軌一樣,和原時間線各奔東西而去了。

  孟節在聯繫成都後不久,就收到了大漢丞相諸葛亮的親筆回信,心中盛讚孟節為處理孟獲叛亂的收尾而做出的貢獻,同時也對如今孟節的現狀表示惋惜,並且歡迎孟節以及銀坑洞的十數萬人口遷入益州南部的幾個郡。

  那幾個郡本來就有些城市中心化,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縣城之中,如今有些人力填補也算是好事。

  而且南中之人的體魄和翻山越嶺的能力諸葛亮也早就從馮習那邊有所耳聞,打算按照馮習之前的建議,之後從這些山民之中招募一些身強體壯的年輕人,組建一支專門在山間戰鬥的「特殊部隊」。

  馮習那邊安排的井井有條,諸葛亮這邊的川中自然也毫不遜色。諸葛亮早早進行安排,命駐守漢中的魏延和武都郡虎視眈眈涼州的馬超都在當地進行了屯田,避免到時候自己這邊因為北伐而導致糧草供應不上。

  至於南中那邊,諸葛亮也按照馮習的建議,拉攏、打壓、收買等手段齊出,若有若無地將不少南中那邊的壯勞力連騙帶蒙地拐到了川中。

  經過馮習挖的坑和諸葛亮的手段,巔峰時期有百萬人口的南中如今因為無休止的政治內鬥和意見不合,出走者高達三成,其中主要是孟節和楊鋒貢獻的。

  剩下還有一些洞主要不然是被那些派系排擠,要不然是羨慕兩洞離去後的生活,總之也是各奔東西,投靠大漢去了,留下五六十個洞府在南中繼續玩他們的政治過家家。

  而不用想,這五六十個洞府日後勢必還會有人不滿當下的情況而憤而出走,這也是馮習希望看到的。他當初搞那個到處都是漏洞的議會制就是為了這個目的。有人得自然有人失,失去的太多自然就不會弔死在一棵樹上。

  而南中以及南中周邊的那些小國估計用不了多久,很快就會完全被大漢收入勢力範圍中。其中烏戈國國主兀突骨已經給成都遞了國書,表示誠服。而諸葛亮也很厚道,對兀突骨協助孟獲之事既往不咎,還願意以糧食和烏戈國交換礦石以及藤甲,讓烏戈國的處境緩解了不少,過得沒有那麼艱苦了。

  至於交易過來的藤甲,諸葛亮的益州軍肯定是截留了不少,每個月能提供給荊州的也就一兩千具,馮習這邊也有相應的生產方式,所以對此倒是不以為意。

  而夷洲島那邊的進展也還算不錯,龐林三將在築了一座還算堅固的城池後就帶水師北上,回歸舟山群島,準備向東北方向探勘,看看大都督說的東瀛倭島是什麼情況。

  而夷洲島上也有那些個不開眼的土著,以為漢軍是什麼外來勢力,竟然膽敢來犯,意圖洗劫城池。結局就是數百幾乎赤身裸體的野人被百餘漢軍格殺當場,人頭大部分被漢軍築了兩個京觀,部分的被木樁串在一起。

  那個領頭的,據崔老頭兒說是本地另一個三千人大部落中最厲害的獵人,被漢軍的克敵弩射成了一隻刺蝟,然後挑在漢軍大旗下晾曬,甚至屍身上的箭矢都沒取下來。

  事實證明一味的寬容只會讓人覺得你好欺負,而適當的武力可以證明你只是不想動手罷了。

  在漢軍輕鬆擊潰了這支土著後,之前崔老頭兒所在的部落二話不說,全村老小拖家帶口都來到了這座被馮習命名為「夷北」的城池之中。

  他們這才明白過來,之前漢軍對他們有多麼容忍。雖然他們不像是漢人一樣,能夠審時度勢,分析優劣,但是一隻狗看到一個人能夠徒手捏死一隻比自己大很多的狗,無論如何也該明白自己肯定不是這個人的對手。

  而漢軍也趁熱打鐵,命崔老頭兒教授漢軍了幾句土著語用於勸說其他的土著加入他們,能夠提供安全的住所和糧食。

  不少人口稀少的小部落本身就有些活不下去了,如今見到漢軍如此厲害,索性死馬當作活馬醫,乾脆也是全村老小一同加入夷北城。

  本來還沒太多人的夷北城很快就有了數千居民,不過這些人此刻都不會說漢話,得依靠崔老頭兒還有一些天資較高、學土著語比較快的漢軍溝通。

  而回歸江東的龐林三將之後也會帶著願意移民到夷洲島的百姓還有教授文化的先生一同過來,教化當地土人。

  估計過不了一代,這裡的土著就會開始漢化。畢竟這個時代漢人的民族認同感還是很強的,無數異族都以成為漢人為傲,這些人也將變成其中的一部分,然後慢慢被同化,直至最後失去自己的語言,徹徹底底變成其中一部分。

  因為馮習通過報告知道,如今夷洲島的這些土人,實際上他們的口語很難被稱為語言,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自己的文字,也沒有自己的歷史,很多事情只能口口相傳。

  而這種留不下文字的語言,消亡起來最為快速,這也是馮習篤定這些土人用不了兩代就會徹底被漢人同化的原因。

  隨著日子這麼一天天過去,到了夏初,荊州、江東這邊,在馮習的協調下,一船一船的箭矢、武器、盔甲被送到了江東,準備裝船。

  根據張南匯報,如今漢軍漢軍對於黃海的水文已經有了大致了解,而且水手在海上也經過了近一年的訓練,出海是不成什麼問題了。

  而馮習此次的目標就是早已經商議好的,東瀛倭島。根據馮習的記憶,此時的東瀛還處在內戰之中,類似於未來明代的所謂「戰國時期」,不過此時倒是更加混亂,更像是早期的部落械鬥。

  馮習有自信,這種部落械鬥漢軍參與起來還是非常簡單的,再不濟拿下九州島作為踏板也是綽綽有餘的。

  而馮習自己更是摩拳擦掌,準備親自領軍出征。畢竟有未來記憶的馮習,對於親自踏上東瀛的土地有一種莫名的偏執感。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