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郡王的恩情(求月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76章 郡王的恩情(求月票)

  水師其實關中人並不多,丁小二等人關中人只是意外,是屬於蘇定方他們帶過來的。

  基幹都是以河南道的本地人為主,自古以來這片地方就盛產驍勇善戰之士。

  老李穿梭在營帳當中,看這群大頭兵端著書本,一臉認真地盯著前方教書的先生,不禁低頭問道:「這些將士們,何以如此認真耶?」

  「陛下有所不知,郡王令,每月都會舉行識字大賽,每隊決出三名勝者,最後參與全軍的大賽,選出三位優勝者。」裴行儉在邊上解釋道:「隊內獲勝之人,可以得到牛羊作為獎勵;若是可以在全軍大比中獲得名次,可以獲得錢物,或者是授官的獎勵。」

  李世民微微頷首,這樣一來,將士們學習文化的積極性就可以理解了。

  牛羊啊,錢財啊,或者是官位,這都是實在的東西。

  除非說想躺平的人——可誰家想躺平的人,會來軍隊搏一個前程?

  「不止是學習熱情,我看他們的訓練熱情也很高漲嘛。」李世民再次對士氣進行了高度肯定。

  「出征高句麗,將士們可是期盼已久。」蘇定方說道:「在沙場上多多殺敵,建功立業,以報效郡王的恩情。」

  李世民意外地看了李象一眼,蘇定方知道說錯話了,連忙補上一句:「當然更是為了效忠陛下……」

  「行啦,朕當然知道,讓登州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是恆山郡王,又不是朕。」老李傲嬌地伸手揉揉李象的腦袋。

  他這話倒不是酸溜溜,而是真心這麼認為的。

  畢竟能夠讓整個登州的百姓喝上肉湯,是當初李象承諾過的事情——顯而易見的是,現如今李象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完成了這個諾言,已經不是一般的形容詞能夠形容的了。

  這話老蘇沒法接,裴行儉更是,乍著手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李象倒是沒想那麼多,他也不覺得李世民會因為這點小事就多心。

  「當初要不是阿翁點將,或許我還在洛陽伴駕呢。」李象搖著頭說道:「當然在洛陽伴駕也沒什麼不好,只是做登州都督對於我來說,可以更加的海闊天空嘛。」

  李世民聽了不禁嘿然,伸手又搓搓李象的腦袋。

  這小子,連裝逼都這麼清新脫俗……

  「其實這也好理解,畢竟家裡都是分了田的。」李象笑著和李世民解釋道:「先來的府兵,都有餉銀領取;後來的一萬府兵,家裡都分了鹽田,並且咱們大唐軍功爵制度分明,只要上陣殺敵立功,就可以搏一個富貴出來,戰鬥熱情怎能不高漲?」

  很多布爾喬亞,還有知識分子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脫離群眾。

  上戰場固然會送命,但更可怕的是這一輩子就當地主的佃農,這一輩子就苦哈哈地在地里刨食吃。

  但是有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就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錢,也不是所有人都生來富貴,更多的則是底層的人民。

  我參軍就有幾十甚至上百畝的田地分到名下,首先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土地;其次在戰場上作戰,打下一座城池有戰利品分,砍了一個腦袋別在腰間,這就是你軍功的證明,如果累積起來甚至還可以實現階級躍遷,從一個什麼都不是的貧下中農,一下就成了地主老爺。

  於是在某個灰色的下午,窮到吃不上飯的農民喝光碗裡最後一口摻了沙子的麥粥,喚上幾個朋友一同走到徵兵的地方當了府兵。

  上大唐的軍隊當兵,是不看出身的,就算是佃農的兒子,只要參軍,立刻就有實實在在的田地分到家裡,如果在戰場上戰死,那其中一部分田地還會傳給兒子。

  這些田地對於城裡的少爺們來說,可能只是一點零花錢就能買來的田地;他們在長安酒樓當中吃一頓午飯花的錢,就夠一個登州的貧農生活一年了。他們也會嘲諷,為了這點田地就去拼命,「為了虛無縹緲的國家尊嚴而戰」值得嗎?

  在平常的時候,這個貧農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擁有一個這樣的機會,實現階級躍遷的機會。

  但如今只要他手腳健全,沒什麼殘疾,能拿得起刀上陣殺敵,他就能為了幾十畝的地而賣了自己的命。

  活在世上真的沒什麼好留戀的,家裡可能有好幾個兄弟姐妹要養,還有一輩子含辛茹苦撫養他一群兄弟姐妹長大的爹娘,為了他們,這條命換他們的好日子也沒什麼不能換的,死了家裡也能繼承永業田,更何況——萬一身經百戰還沒死,多殺幾個敵人還能混個軍功出來,成為實實在在的官老爺。


  這就是初唐的制度,最核心的「均田制」、「府兵制」以及軍功爵制度。

  看到這裡,想必也會明白破壞這三個核心制度的李治和武則天,到底幹了什麼事情了吧。

  都說李治前期開疆拓土,但實際上都是李世民給打的底子。

  一旦他用光了李世民留下的老將,破壞了李世民留下的核心制度,軍隊戰鬥力一落千丈是必然的事情。

  李世民當然懂,真金白銀地分到鹽田,落實到了每一個人的名下,這他媽誰不會為了大唐拼命?

  或許說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就算不為了大唐拼命,也要為了這鹽田拼命啊,這可是他媽能傳家的寶貝啊。

  更何況在軍中訓練,李象可是撿好的供給他們,還保證他們的上升通道,這些士兵怎麼可能不竭心盡力為了李象而戰!

  至少士氣這方面,絕對是達到了頂尖的地步。

  「嗯。」李世民重重地按在李象的肩膀上。

  「所以阿翁,我能不能跟你一起去高句麗啊。」李象忽然問道。

  李世民捏捏他的肩膀:「打仗不是請客吃飯,你年紀還小,就不要瞎胡鬧了。聽阿翁的話,還是留在河南道與河北道,把沿海的經濟區開發出來再說吧!」

  嘿,你這老登……

  李象心想你又小瞧年輕人了是吧,莫欺小登窮啊!

  「如今大軍征討高句麗,正是千載難逢的時機。」李象開始不遺餘力去拍馬屁,「阿翁乃是當世第一名將,如今御駕親征,孫兒自然也是要跟在後面學習一番。」

  他絲毫不覺得伸舌頭舔阿翁是難堪的事情,畢竟屁股底下真有皇位傳給他的。

  「哈哈哈哈……」李世民聽到李象這個馬屁,不覺伸手撫須而笑。

  當世第一名將?這個好!

  其實李象也不算吹牛,畢竟李世民可是皇帝裡面最能打的一位,有一位經天緯地的老人家評價他為「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

  你要說別人評價李象可能會懷疑,但這位老人家的軍事水平……放眼幾千年也難逢敵手,同行評價還是靠譜的。

  再說了,李象也是發自內心地這樣想,畢竟李世民的戰績可是擺在了那裡。

  若不是當了皇帝不能亂跑,滅突厥這種事兒怎麼著也輪不到李靖,必然得是老李親自上陣,抓著舞王可汗頡利過來跳舞。

  既然大孫子都這麼說了,李世民還真不好意思拒絕。

  畢竟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被人誇讚也不好意思再說什麼。

  仔細思考一番後,老李覺得也不是不行。

  畢竟他可是馬上皇帝,而後代雖說不一定需要御駕親征,但總歸是要知兵的。

  不然兩眼一抹黑,前線什麼有效信息都分析不出個大概來,那豈不是瞎子聾子?

  但他又犯嘀咕,若是李象不在大唐,環海的改革該怎麼辦?

  「你跟著我倒也不是不行,」李世民話鋒一轉:「但是你若是跟著我到遼東去,那大唐境內的改革,該怎麼辦?」

  「不是還有權萬紀和馮清嗎。」李象撓著頭說道:「有他們二人在,想必一定沒什麼問題——若是阿翁覺得他們倆不夠的話,可以再拉上二叔和么叔嘛,他們倆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去給權萬紀和馮清鎮場子。」

  「關於大都督府的貿易,也可以叫上高陽姑母,她對於這方面的事情已經是門兒清,肯定是沒問題的。」李象又補充了一句。

  李世民頷首道:「可以,就依伱所說吧。」

  說罷,李世民又說道:「你可要想好了,遼東乃是苦寒之地,戰場之中又不似在後方舒適,你若是吃不了那份苦,可不許哭著鼻子要回來!」

  「這話在去年去朔州之前,您也曾經說過。」李象斜了李世民一眼。

  李世民:……

  這孫子!

  說一句話,有一百句在等著!

  「哼。」老李哼了一聲,沒有說什麼。

  裴行儉和蘇定方對視一眼,盡皆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感慨。

  都知道恆山郡王得寵,萬萬沒想到,聖人竟然寵他到了這個地步!

  二人之間,就仿佛尋常人家的祖孫之間一般,毫無隔閡與拘束。


  回到都督府的時候……不對,現在應該叫大都督府了。

  大都督府當中,程咬金和尉遲恭二人正在搶生蚝吃。

  馮清並不在大都督府當中,他還不知道自己即將升官的消息。

  畢竟都督府長史只是從五品的官職,而大都督府長史則是一步登天的從三品。

  要知道大唐和明清不一樣,正三品已經是最高級的官員了,往上一般不會輕易授予臣子。

  半年的時間,馮清就從正七品的縣令,實現了N級連跳,一步登天成為了從三品的登州大都督府長史……

  說起來,多少沾點天方夜譚。

  「義貞,敬德。」李世民笑著調侃:「你們兩個,怎麼還在搶東西吃?」

  看到李世民從外面走進來,二人停下了搶東西吃的動作,起身和李世民見禮。

  「臣見過陛下。」

  「行啦。」李世民示意他倆坐下:「這也沒有外人,都坐吧。」

  兩個老貨也不和老李客氣,當即便坐下來繼續搶東西吃。

  「盧公,鄂公,你們吃點那個。」李象擠眉弄眼地指指另一旁的扇貝:「其實除了生蚝,扇貝也不錯,味道都差不多,口感也更好。」

  「能壯陽嗎?」尉遲恭簡明扼要地問道。

  「不能。」李象如實答道。

  「那不吃。」尉遲恭再次簡潔地回答。

  程咬金倒是無所謂,當即便把面前的牡蠣推到了尉遲恭面前。

  「你不吃了?」尉遲恭疑惑地問道。

  「俺又不需要這個,平時牛三件可不少吃,吃點扇貝吧還是。」程咬金嘿嘿一笑,把尉遲恭的扇貝一鍋端。

  「對了,郡王。」程咬金抬頭說道:「俺今次把丑牛也帶來了,還有景仁他們,他們都說要跟著你漲點見識,俺就把他們都帶了來,讓你定奪。」

  說著,李景仁他們幾個也從裡屋走了出來。

  先是給李世民見禮,隨後撲到李象是身邊高聲喊兄長。

  「都來了?」李象按著他們幾個,感慨地說道:「多日不見,真是想殺我也!」

  這話有點喪良心了,其實他滿腦子都是建設登州,給百姓們謀福利,還真沒想兄弟們。

  但兄弟們聽了肯定是當真了,韋待價捶著胸口,一個勁兒地流眼淚。

  李象心裡還在吐槽,你說你這十二歲的小伙子過來湊什麼熱鬧?水師那是你這麼大的孩子去湊熱鬧的地方?

  「既然兄弟們都來了,那今天兄長便請你們吃點好的。」李象笑著說道。

  「吃什麼?」韋待價一下就回了魂兒。

  「吃海鮮大餐。」李象搓搓他的腦袋。

  說著,他轉頭瞅老李:「阿翁,我和兄弟們去玩兒啦——」

  「去吧去吧——」李世民不耐煩地擺擺手。

  李象帶著兄弟們一起來到了都督府的內院,和福寶吩咐了一番後,便和他們一起張羅著搬凳子搬桌子。

  坐下的時候,李象看到李景仁那明顯神色低落的模樣。

  「景仁,你這是怎麼了?」李象關切地問道。

  李景仁嘆了一口氣,重重地搖頭。

  咋地了這是?李象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腦,難道是讓人煮了?還是咋的了?

  「這是讓人煮了?」李象問一旁的程處弼。

  程處弼伸手拍拍李景仁,有些同情地說道:「兄長有所不知道,事情是這樣的……」

  (一更送到)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