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雷霆手段(求月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63章 雷霆手段(求月票)

  在外面跑了十多天,李象的功課做的還是不錯的。

  這一次不僅是開會,和這群地頭蛇混個臉熟,更是對於掌控登州官場的宣告。

  前來參與會議的,都是登州境內的七品以上官員,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當然,育才校長蕭強曾經說過,有頭沒臉的那是海參。

  各縣縣令當然也來到都督府之內參與會議,比如馮清,今兒就特地起了個大早,甚至還換了一套嶄新的官袍。

  其實這套衣服本來是打算過年的時候穿的,現在畢竟是來恆山郡王面前混眼熟,當然要把第一印象打好。

  馮清正襟危坐地坐在座位上,他也聽說過李象在長安的所作所為,很期待他能夠在登州也有所作為。

  「這不是馮縣令嗎?」王珩進入會場以後,看到馮清以後,笑著和他打招呼。

  「下官見過王別駕。」馮清拱手致意。

  「馮縣令不會是又將過年時的衣服穿出來了吧。」邊上一人調侃道,「在體面這一道上,還沒人能和馮縣令相比。」

  馮清笑笑,沒有答話,頗有些唾面自乾的意味。

  不多時,人便已來齊。

  就在大伙兒等得焦躁的時候,李象帶著權萬紀等人,從正門而入。

  看到李象的第一眼,馮清就覺得有點眼熟。

  再一想,這不是前天來自己縣學捐款的小公子嗎?

  哎喲……馮清這個懊悔,早知道就不表現得那麼市儈了,若是讓郡王覺得自己滿眼銅臭,那可如何是好?

  「馮縣令,別來無恙?」李象在馮清的面前稍作停頓,笑著看向他。

  馮清連忙還禮,這一動不要緊,帽子都有些歪扭了。

  李象伸伸手,在自己的頭上比比:「馮縣令,官帽歪了。」

  馮清手忙腳亂地將帽子扶正,李象意味深長地說道:「這便是了,只是這帽子可以歪,屁股可是萬萬不能歪的。」

  說著,便走向最上方,坐在了案幾後面。

  登州各級官僚都在看著馮清,心裡嘀咕著這一向剛正不阿的馮清,是怎麼攀上恆山郡王這個高枝兒的。

  有人也在歆羨,看郡王這熱絡的樣子,怕是馮清從此就要發達嘍……

  權萬紀常年做長史,規矩熟門熟路,一番介紹之後,眾人起身和李象見禮。

  「下官等見過恆山郡王。」

  「好了,都坐下吧。」李象笑著說道。

  「謝郡王。」眾人坐下。

  李象掃了一圈兒,笑著說道:「最近呢,本王在咱們登州的各縣下轉了一圈兒,主要看什麼呢,看看咱們登州的民生問題,對於一些問題呢,也有一些看法。」

  聽到這話,眾人心中不由得一凌。

  本以為李象是去遊山玩水,萬萬沒想到,竟然是去各縣下微服私訪,考察民生去了?

  這也是李象的組合拳之一,也就是甩石頭。

  在下面微服私訪,考察民生,就是在找石頭。

  召開會議,將尋訪到的問題提出來,就是把石頭甩出去。

  當然,這套組合拳不是李象發明的,還是他和一位戰無不勝的老人家學的。

  鬥爭的藝術嘛,就是「甩石頭、摻沙子、挖牆腳」。

  他繼續說道:「本王的阿翁,也就是當今聖人曾經這樣教導我,『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這民生問題,本王認為,應該是現如今的重中之重。」

  說到這裡,李象看了一眼各有所思的眾官僚說道:「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第一把火,本王便要在登州落實一項規矩,那就是勤政愛民。」

  「這一點,馮縣令做的就很不錯,本王在文登的時候,不止去過縣城,縣治下的村落,也曾親自去看過。」

  「馮縣令不止在教化上有功,民生亦是不錯,尤其是抑制本地豪族兼併土地,本王就覺得他這個父母官,做的很負責任嘛。」

  李象聲音雖然還有些稚嫩,但語調沉穩有力,讓人不敢輕視。

  「至於其他兩縣,以本王看來,便有些差強人意。」他掃了一眼清陽縣令劉典譽,還有廓定縣令宋禹臣,「尤其是在廓定縣的楊村中,竟然還有豪奴仗勢欺人,強逼老百姓賣田賣地的事情。」


  說到這裡,李象看向宋禹臣。

  「當然,我也不是在指摘宋縣令,畢竟身為一縣父母,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很正常嘛。」

  宋禹臣一下就汗流浹背了,一顆心如同在敲鼓一樣,在胸膛里噼里啪啦地亂跳,都快從嗓子眼兒跳出來了。

  李象說的話,要是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那就真離死不遠了,官場的老油子們當然聽得懂他這話是什麼意思。

  『我不是在指摘你』,意思就是我就是在指摘你。

  『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很正常』,意思就是你是幹什麼吃的?

  「下官有罪,下官罪該萬死!」宋禹臣和劉典譽連忙避席,伏在地上請罪。

  劉典譽當然也知道自己屁股肯定不乾淨,被郡王給抓了個正著,此時不趕緊請罪,難道要等到人家把你吊起來圍觀嗎?

  「犯了錯誤不要緊,知道改正,就是君子嘛。」李象和顏悅色地說道,「宋縣令,劉縣令,請起吧。」

  二人擦擦臉上的汗,回到原位坐好。

  李象伸手,李立夫會意,掏出一張名單。

  這兩天李立夫也沒閒著,滿登州到處跑,就是為了找幾個典型。

  「這上面,是清陽縣、廓定縣、蓬萊縣某幾位官吏的所作所為,」李象將這份名單放在桌角,「常言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其他人等,一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本王也就當做沒看見,但這幾位,不僅縱容家中豪奴,強買百姓田地,甚至還在光天化日之下,將申冤百姓活活打死。」

  「搶了錢還不夠……」李象忽然一拍桌子,怒聲叱道:「還要殺人!?」

  「這種害群之馬,當真能夠冠冕堂皇地坐在官衙當中,危害我們的隊伍嗎?」

  李象回頭看向段瓚道:「段將軍,這名單上的幾人,清陽縣尉劉文新,廓定縣錄事王安祥一干人等,盡皆革職查辦!」

  「是!」段瓚拿起名單,帶著一隊玄甲軍走了出去。

  與會的官員真的是大氣都不敢喘,生怕李象找自己的麻煩。

  只有馮清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色如常,絲毫不為所動。

  也真沒必要,畢竟他就一個女兒,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也不至於惹什麼禍端出來。

  等到段瓚下去以後,李象手指敲敲案幾。

  甩石頭結束,順便立個威,大棒打下去,就該摻沙子和吃甜棗了。

  多套組合拳一起往下砸,對付這麼個登州官場,多少有點高射炮打蚊子了。

  但常言說得好,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嘛。

  「之前各家之人所作所為,本王念及影響不大,便不追究了。」

  事情被李象翻篇,這話說完,各級官員對視一眼,盡皆鬆了一口氣。

  李象再次定下基調:「為政者,乃民之父母,父母愛其子,則計之深遠。」

  「在各縣考察的時候,本王便發現了一個比較嚴峻的情況。」

  「這登州,自古以來,便是鹽鹼之地,只有靠近水流的地方才能種莊稼,這也是朝廷將登州劃分為下州的原因。」

  這一點,李象還真沒說錯,唐朝的膠州半島的確是這樣。顏師古曾經批註過,「萊夷,三面瀕海,皆為斥鹵,五穀不生,適為放牧」。

  所謂的萊夷,就是登州。

  但他說的有點扯淡,寸草不生的地方放牧也不太合適。

  「既然耕地有限,不適合種植莊稼,百姓們自然也要有別的營生來貼補家用。」李象瞧瞧馮清,「耕地稀缺,種植莊稼自然也需要不了這麼多人手,所以在本王便打算讓這部分閒下來的人手,出海打魚,以開展海魚貿易。」

  聽到李象的話語,眾人面面相覷。

  「郡王的設想自然是好的,只是……」王珩遲疑地說道:「這魚打上來,賣到何處呢?若是發賣到周邊各地,近海也不甚缺魚啊。」

  王珩說出了絕大多數人的疑問,其實他也不是出來唱反調,畢竟馮清也是這樣想。

  「自然是賣到長安,賣到草原和西域,甚至是吐蕃。」李象笑著說道。

  「郡王有所不知,這魚與牛羊等走獸不同,離了海水,難以存活。」王珩給李象解釋道:「還未運輸到長安,便已先壞了。」


  「這一點我知道。」李象解釋道:「若是用鹽將海魚醃製,那麼運輸保存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只是這鹽……」王珩又遲疑了。

  在海邊,鹽其實比魚貴。

  「王別駕放心,本王知道一種製鹽之法,可以從海水當中,得到成本低廉的鹽。」李象笑著說道。

  王珩一聽,當即便說道:「既然如此,那下官沒有疑問了。」

  「本王在長安當中,有一商隊,屆時可以讓他們前來收購醃製好的鹹魚,前往各地發賣。」李象最後定下基調,「在本王的構想當中,要在任內,讓登州境內的百姓實現脫貧,將來讓每一戶的人家都喝上肉湯。」

  當然不會是那種一碗肉湯三代人的承諾,李象是真的打算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

  「郡王仁德!」眾官員紛紛說道。

  嘴上是這樣說,只是心裡卻壓根不信,果然嘴上沒毛,讓百姓百姓脫貧喝肉湯這話都能說得出來。

  這就是傳說中的好太孫?莫不是晉惠帝轉世吧。

  李象當然不會管他們心中想什麼,他還有下面幾步要走。

  正所謂「土太板結了就不透氣,摻一點沙子就透氣了」,李象打算在登州的官場當中安插一些自己人,這就是摻沙子。

  「關於都督府長史的人選,本王心中已有定論。」李象看向馮清:「文登縣令馮清,在任二十年,兢兢業業,百姓對其多是讚許,本王已經決定了,都督府長史一職,就由馮清來擔任。」

  馮清像是被重錘砸了一樣,愣在原地。

  在文登縣令一任上蹉跎這麼多年,本來以為這輩子升遷無望,萬萬沒想到恆山郡王竟然獨具慧眼,將他發掘出來。

  這麼好的機會,他當然不會說「我一個文登縣令,怎麼就當都督府長史」,而是立刻站出來感謝李象。

  「下官馮清,謝過郡王!」

  下面的官員或是歆羨,或是嫉妒地看著馮清,面上全是不甘。

  但甘心不甘心都沒用,畢竟李象首先就拿捏住了他們的命門,再加上他的身份,讓人根本無法反對。

  李象微微頷首,繼續宣布任命:「登州別駕王珩,可任都督府別駕。」

  聽到這個消息,王珩瞬間拋棄了剛才的不甘,當場就表示謝恩。

  都督府別駕,那可是皇孫身邊的近臣!

  只要入了皇孫的眼,還愁日後不會平步青雲嗎?

  李象又宣布了幾項任命,將登州原本的官場重新改組。

  這也是最後一步,將水攪渾後挖牆腳。

  馮清是他在登州官場摻的沙子,而王珩等被他拉進登州都督府的人,就是他挖的牆角。

  最後,李象還不忘記給他們畫餅。

  畫餅是一門學問,畫太大了有點假大空,畫小了不滿足。

  「本王的商隊,想必各位也曾經有所耳聞,在草原之上,商隊極受歡迎。」李象繼續說道:「若是能夠盡心用力,配合本王工作,屆時與內陸、草原建立起行商的通道,貨物自然是不愁賣。」

  這話沒有明說的意思就是,當然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在座的各位雖說官職不高,但哪一個不是人精?李象話中的潛台詞,他們聽得真真的。

  「是!」眾官員紛紛應道。

  散會以後,李象留下了新任的都督府長史馮清。

  他並沒有急著和馮清說什麼,而是在琢磨水師的事情。

  水師在他的規劃當中,可是擁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

  而現如今水師被張亮排擠,這事兒他肯定不能不過問。

  想到這裡,李象便決定親自去水師看一看,正好也很久沒看到蘇定方和裴行儉了,敘敘舊的同時,也要和他們談談水師的問題。

  (一更送到)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