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棒子必須死(求月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50章 棒子必須死(求月票)

  聽到草原上人稱小天可汗的恆山郡王如此誇讚自己,甚至還記得他的名字和事跡,婆閏真的是熱淚盈眶又哽咽。

  反應乍一看可能確實很誇張,但你想這可是大唐帝國的第四代接班人,這樣就不誇張了。

  「狗兒。」李象轉頭對李衛說道:「去給婆閏兄弟上杯熱茶。」

  李衛給婆閏倒了一杯熱茶,雙手遞給他。

  婆閏連聲道謝,接過熱茶放在桌子上。

  「我聽景仁說,你方才和他說,山東士族的人組建了商隊,前往草原了?」李象笑著問道。

  「是。」婆閏組織了一番語言後說道:「這件事,還是薛延陀的大度設說的,就是真珠可汗的長子曳莽。」

  「曳莽說,山東士族商隊的第一站是薛延陀,他們以為草原人不知道羊毛的價值,想要用一塊茶餅子換二百斤羊毛。但是景仁哥哥之前來到回紇的時候,邀請草原諸部的人一起,約定了茶葉換取羊毛的價格是一塊茶餅十斤羊毛。」

  「可恨這山東士族,竟然如此貪心,真珠可汗已經命大度設前往所有的草原部族,將其欲行奸商之事詳細與各族說明!」

  臥槽?還有意外收穫?

  李象是真的沒想到,他真的只是想坑山東士族一把,萬萬沒想到,這夷男竟然還幫他來了一出擴大化。

  這麼一弄,山東士族在草原上的名聲,可就徹底臭了!

  「不僅如此,大度設還與俺父商議,說是要在各個互市城市中宣揚他們的劣跡。」婆閏又說道,「父親說,這個消息可能對郡王有用,所以便派俺來到長安,與郡王分說此事。」

  李象抬抬眉毛,這回紇首領,有步啊。

  不過鬧成這個結局,也出乎李象的意料。

  既然都這個樣子了,那自己是不是加把火呢?

  正好新一期的雜誌要出來了,不如就把這件事放在雜誌上吧。

  「替我謝謝吐迷度首領。」李象笑著說道:「這個消息,對我很重要。」

  「能為郡王分憂,是回紇的榮幸!」婆閏立刻說道。

  末了,他又問道:「敢問郡王,景仁哥哥所說的那個『長安特色正宗安徽牛肉板面』,裡面那個紅彤彤的東西是什麼?為何吃下之後,會有一股暖洋洋的感覺?」

  「是辣椒,我放了辣椒。」李象有些遺憾地說道,「辣椒還要等到明年才能育出種子,這兩年倒是沒有存貨發賣。」

  「這樣啊……」婆閏充滿了遺憾,那東西雖說吃完之後嘴裡很疼,但暖洋洋的感覺也是真的舒服。

  若是在寒冬臘月,白雪紛紛的時候,在帳篷當中吃上一點這種「辣椒」,那多是一件美事啊。

  李象倒也沒虧待婆閏,這次回去,賞賜了婆閏幾十匹蜀錦,還有十多匹絲綢,並一些精美的瓷器。

  婆閏感動不已,忙不迭地表示願意為恆山郡王效死。

  李象勉勵了他幾句,分別以後,回到酒樓,便聽到有人喊他回去。

  「兄長,聖人召你回去。」程處弼憂慮地說道:「聽說是新羅的使節剛剛入宮,說高句麗於二十天以前,聯合百濟,兵分三路正式對新羅發起進攻!」

  「兄長,您猜對了!高句麗果然會對新羅下手!」李景仁不無欽佩地說道。

  李象感慨地嘆了一聲,吩咐兄弟們看好酒樓後,便帶著李衛和福寶,匆匆趕回了宮中。

  等到李象走後,酒樓再次熱鬧了起來。

  「我說什麼?郡王果然說的對吧!哈,高句麗就是狼子野心,耐不住寂寞!」

  「誰說不是?郡王果然高瞻遠矚啊!我當時真是瞎了心腸,竟然相信了某些人的鬼話,竟然懷疑起郡王來了!」

  這某些人,指的自然是世家門閥。

  在酒樓當中,不,在長安當中,也只有世家門閥才會和李象作對。

  當然……作為這個時代華夏大地的天龍人,世家門閥可是不能提及的存在,其名號堪比某個沒鼻子的神秘人。

  你可以說你想娶五姓女,但你不能說他們的不好。

  「要我說,郡王就是從蛛絲馬跡之中,洞悉了高句麗的下一步動作。」又有人感慨道:「我大唐得此太孫,當真是國家幸甚,百姓幸甚!」


  「太孫?」邊上的人就問了:「都說太子太子,怎麼還有太孫?」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人笑著說道:「我聽說,新年大朝會的時候,聖人可是親口誇讚了郡王是他的好太孫呢!」

  「豁,真的?那可是咱大唐之福啊!」邊上的人紛紛說道:「我大唐前有聖人,後有郡王,可保大唐百年盛世啊,咱們生在這個時代,可真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呢!」

  「誰說不是?」大家紛紛笑著暢想著:「真不知道,這以後的日子,該有多紅火,就拿現在來說吧,一件羊毛的衣服,僅僅需要五十文就能買到,還十分的暖和——你瞧。」

  說著,那人便抖抖衣服,給大家看自己的羊毛衫:「穿起來很暖和,就是這領子太緊了,像是扼住喉嚨一樣,讓我有點上不來氣……」

  李景仁正好路過,指著那人說道:「伱穿反了!」

  「哦。」那人立刻把衣服換過來,笑著說道:「果然是我穿反了……」

  且不提酒樓當中的事情,單說李象回到兩儀殿後,群臣早已在兩儀殿集結完畢,邊上站立的是戰慄的新羅使節,以及還未回去的高句麗使節。

  李象看了一眼,新羅……emmm,就是棒子的祖先。

  該說不說,其實高句麗和百濟這倆國家都挺不錯的,就是這新羅,和他後世的後代簡直如出一轍。

  百濟和高句麗,別看地區和棒子差不多,實際上並不是棒子的直系祖先。

  像是棒子拍的各種電影,其實是在冒認祖宗。

  他真正的祖宗,則是在無數個年月里,被冒認的這個祖宗從頭欺負到尾。

  對於新羅,李象是真的喜歡不起來。

  這byd國家在李治的有意放縱下,統一了南部半島,進而趁著大唐虛弱,統一了整個半島。

  對於大唐,新羅也並不忠心。

  滅掉高句麗後,唐朝設安東都護府於平壤,試圖全面控制朝鮮半島,引起新羅的不滿。

  文武王派兵攻擊駐紮熊津都督府的唐軍,通過唐羅戰爭,兼併了百濟故地,同時接納高句麗遺民,扶植他們建立「報德國」,以牽制唐朝在朝鮮半島的勢力。

  此時唐朝陷入與吐蕃的戰爭泥潭中,不得不收縮海東經略,而文武王也採取靈活的外交政策,遣使入唐謝罪。

  唐朝順水推舟,默認新羅對朝鮮半島浿江以南地區的控制,於儀鳳元年將安東都護府撤到遼東。

  其實說到底,還是李治的戰略目光有問題,過於短淺。

  在高宗時期,高句麗實際上已經處於苟延殘喘的階段,而李治為了高句麗,甚至放棄了吐谷渾這個牽制吐蕃的藩屬國,就為了平滅一個苟延殘喘的高句麗……

  其結果就是吐蕃徹底坐大,成了大唐日後兩百多年的心腹禍患。

  要是李世民能見到那個年代的李治,必須得給他冕旒拽掉,旒珠都給他薅一地。

  其實論水平,也就是嘉靖一個等級的,只不過後世網廟為了抬舉武則天,順手抬舉李治以襯托武則天的「能力」罷了。

  實際上夫妻倆都不是什麼強者,要給朱厚熜接手李世民的遺產,沒有文官掣肘的他還真不會比李治做得差。

  「陛下,高句麗已經連破我十餘城,所到之處,真如人間地獄一般!」新羅使節痛哭流涕地說道:「若陛下不能阻止高句麗入侵,則我新羅真要被高句麗所滅!」

  應該沒那麼誇張,李象估算了一下,歷史上新羅撐了兩年還沒滅亡呢。

  「竟有這等事?」李世民目光轉向高句麗使節。

  「啟稟大唐天可汗陛下,新羅屢次派遣兵將,襲擾我高句麗邊境,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下國也是忍無可忍,屢次警告無果後,才對新羅出兵。」高句麗使節不卑不亢地說道。

  「陛下,他是血口噴人!」新羅使節怎能認下?他指著高句麗使節破口大罵道:「爾國家權臣泉蓋蘇文弒君再立,豈是人臣之道?為了平息國內反對,不顧兩國休兵,悍然對我新羅發起無恥偷襲,事後還要倒打一耙,當真是無恥至極!」

  在大唐的地界,自然要遵守大唐的規矩,所以新羅使節故意給高句麗的大莫離支改了個姓,不再姓淵,改成姓泉。

  「你有證據嗎?」高句麗使節手一攤,一副無賴的樣子。

  「你……」新羅使節氣得頭腦發昏,半晌沒說出話來。


  「兩國相處,本就以和為貴。」李世民沉聲說道,開始定下基調:「高句麗身為我大唐藩屬,其中發生權臣弒君這等惡劣事件,朕理當過問。不想高句麗非但不遣使謝罪,甚至還興兵攻伐我大唐友邦新羅!」

  「傳旨!」李世民高聲道。

  「臣在。」小鳥依人的褚遂良立刻站出來。

  「督促高句麗,即刻罷兵,並令其莫離支泉蓋蘇文入長安謝罪!」李世民沉聲道。

  「是。」褚遂良退下,開始斟酌用詞,準備寫下一篇聲情並茂的申飭聖旨。

  又安撫了新羅使節幾句後,便令二使退下。

  「恆山郡王。」李世民看向李象。

  工作的時候,要稱職務,這個規矩李象懂。

  「臣在!」李象叉手道。

  「高句麗會進攻新羅,是你預先判斷的。」李世民有意讓李象露臉,「現如今果然如你所言,對於接下來的局勢,你有什麼看法?」

  「臣以為,應當出兵,卻不應當在此時出兵。」李象說道。

  「哦?」李世民來了興趣,問道:「為何?」

  李象心說還能為啥,新羅還能堅持唄。

  就算被百濟攻取了四十餘城,新羅不還是能挺到貞觀十九年。

  「如今我大唐尚未準備完全,水師也未曾編練完成,此時並不是出兵的最佳時機。」李象說道:「且夫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必要在幽州先囤積糧草,而後大軍才能開拔,故而只需要下旨申斥便可。」

  「更何況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在遼東勢均力敵。如今高句麗聯合百濟,故而新羅才會節節敗退。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新羅尚且能夠堅持,所以我大唐出兵也不急於一時,坐等其國力削弱至一定程度,而後再出兵攻伐高句麗。」李象笑著說道。

  「郡王所言甚是,只是有一點恕下官不能苟同。」褚遂良站出來說道:「新羅畢竟為我大唐藩屬,如此見死不救,削弱其國力,恐非宗主國所為啊。」

  事實上褚遂良的想法也沒什麼問題,畢竟他也沒開上帝視角,不知道新羅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

  而他的想法也並不是迂腐,而是大唐作為宗主國,肯定不能讓藩屬國兔死狐悲,不然的話這大哥還怎麼做?

  「褚大夫所言不錯,只是褚大夫有所不知。」李象開始給褚遂良講述:「新羅者,反覆無常也,曩者新羅聯合百濟攻伐高句麗,翌年取得漢江上游,卻不料南梁承聖二年,也就是西魏廢帝二年,新羅忽然背叛與百濟的盟約,出兵偷襲百濟,並且奪取漢江下游。」

  「如此反覆無常之國,就算成為大唐藩屬,若有朝一日高句麗與百濟盡數殄滅,新羅必與我大唐暗生齟齬!」李象斷言道。

  畢竟是有前科,再加上這新羅又是番邦,所以褚遂良也沒幫新羅說話,很乾脆地就贊同了李象的說法。

  在李象的構想當中,高句麗、百濟和新羅,這半島三國都是要徹底滅亡的。

  他可不相信後世的智慧,像新羅這種反覆無常,野心又膨脹的鼠輩,是必須不能存在於世界之上的。

  當然李象自己也承認,對於新羅,他也有一點後世的濾鏡在其中……

  想起那上躥下跳,東偷西竊的southief(南偷),李象就覺得噁心到了極點。

  估計要告訴孫思邈後世中醫被新羅的後代偷成「韓醫」,怕不是老孫都得拎上一柄陌刀,大吼一聲殺入新羅……

  (求月票,三更送到!)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