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財政倍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收取西夏故地,兵不血刃……很顯然這一舉動搔到了大宋朝野的癢處,一時間種種吹捧,幾乎到了讓人肉麻的地步了。

  過去吹趙官家,公認的也就是中興之主,堪比光武,甚至言談之間,還要注意趙大,畢竟這位才是大宋的締造者。

  可是隨著西北光復,版圖遼闊,已經結結實實超過了李元昊作亂之前,達到了趙宋王朝的巔峰。

  而且很顯然趙桓不會玩玉斧劃界的愚蠢事情,趙桓對土地的貪婪,那是沒有界限的。

  如果條件允許,他一定會大聲吶喊:額滴,額滴,都是額滴!

  只不過很顯然大宋的國力並沒有到那個程度。

  不管是聯姻大石,還是收取西北,修建長城,這都是為了鞏固此前漏洞最嚴重的北疆。

  金國雖然退回了祖宗之地,但是六年的苦戰,兩河淪陷,幾百萬生靈塗炭,都城幾乎淪陷……這些事情都嚴重刺激了趙宋王朝。

  稍微有點常識都會發現,整個國家的武德開始爆棚。

  每年從軍的人數都在快速增加,比如在靖康九年,前後一共退役了三萬多人,數量堪稱驚人,樞密院都抱怨,說乾脆解散御營算了。

  只是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出現了,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各地要求從軍的青壯,竟然達到了駭人聽聞的三十萬之多!

  光是鼎州,就由兩千八百多人。

  昔日洞庭湖的匪區,成了最支持趙宋王朝的大兵營。

  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卻也是現實。

  除了從軍人數十倍增加之外,更讓人追捧的就是武學了。

  已經十三歲的陸游捧著最新的考卷,默默計算了一下,今年的題目明顯比去年難多了,不出意外,才到了第二年,武學也捲起來了。

  奇怪嗎?

  一點都不奇怪。

  趙桓大面積退役老兵,招募新兵。

  同時趙官家又把一些能力平庸,又不愛學習進步的武將給淘汰了。光是統制一級的官吏,就被趙桓裁掉了十二個。

  而武臣的待遇又讓人如此眼紅心跳。

  別的不說,光是小小陸游能拿到的津貼,就能讓他爹心裡頭不舒服了……眾所周知,宋代的厚俸是讓無數後輩都羨慕到嫉妒的。

  以一個普通官員為例,首先看品級,這玩意又叫寄祿格,單是這一項,就已經差不多是明代官吏本俸的十倍了。

  而且和明代單純發放俸祿不同,大宋的官吏還有太多的額外收入。

  首先就是職錢,也就是實際從事的職務,能得到一份收入,這份收入普遍比本俸還要高一些。

  除此之外,還有「職田」的存在,這玩意有多少貓膩,那就不用多說了。

  更令人發狂的是每月還有相當的實物補貼,這些補貼就包括有米、面、羊、馬匹配飾、酒、茶、炭等生活日用品。另還享受誤餐費、飲料費、多的如宰相有50貫,少的也有兩三貫。

  當然,除了工資之外,年終獎也是必不可少的!

  宋朝的各個階段,「公用錢」、「公使錢」、「供給錢」名目眾多。

  三年一郊祀又給隨從的官員都分發賞賜,白銀、衣帛、馬匹等一應俱全,賞格之高,令人咂舌。

  還有過年過節,皇帝生日,只要有個名目,就會賞賜,絕不落空。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相當於大宋國庫兩成收入的巨款,都被光明正大送到了官吏的腰包里。

  也難怪文人們無不懷念我大宋了,是真把他們當成了祖宗養。

  奈何官員們的好運氣在趙桓這裡算是結束了。

  一項項砍下來,官員們的額外收入蕩然無存。

  再接下來就是呂頤浩主持朝政,這位更狠,他推行清丈,一下子連職田都沒了。

  大傢伙忍著,熬著,以為大戰結束了,天下太平了,該給他們恢復待遇了。

  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文臣,希望趙桓走回頭路,把該給他們的都還給他們。

  只是這些人想簡單了,金兵壓境,趙官家尚且不回妥協,現在金人的壓力沒了,怎麼可能便宜大傢伙?

  經過趙桓的最終審核確定,大宋的官員只剩下兩樣,一個是本俸,宰執最高,每月50貫,一年能達到六百貫。


  其次之職錢,這個比本俸略高,是六十貫。

  就拿李邦彥來說,他是平章軍國重事,自然拿最高的本俸,一年六百,但是他沒有具體差事,不坐衙門,不用辦公,也就只是這麼多了。

  雖然他偶爾負責外務,但是對不起,那些開支屬於公費,跟他沒關係。

  倒是趙鼎,身為首相,品級也夠,一年能拿到一千多貫……

  其實坦白講,這個俸祿已經不算低了,至少足夠一家人開銷。比起大明朝,堪稱仁慈,奈何比起之前,卻是差了太多。

  趙桓被罵刻薄,也沒有什麼意外了。

  只是相比文官,武學這塊的待遇可謂是優厚。

  每個武學生員每月都能拿到十貫月俸,除此之外,還有十五貫草料錢,用來餵養他們的馬匹。

  粗略算下來,陸游能得到的幾乎是他爹的一半了。

  這還只是在武學,一旦進入軍中,到了一定程度,甩開文臣,絲毫不成問題。

  在收入之外,趙桓也不斷提升武學地位,給予武學生員更多的歷練。

  打仗不是兒戲,相反,這是最複雜的人類行為,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戶籍、錢糧、軍械、甲兵、天文、地理、宣傳、工程……就這麼說吧,一個能夠順利履行職責的樞密院,就是個小號的朝廷。

  朝廷有的要有,朝廷沒有的,也要有。

  而且還是方方面面,滴水不漏的那種。

  不出意外,未來的樞密院和兵部,必定會成為大宋最強大的兩個衙門。

  該怎麼調整,趙桓心裡一緊有了成算,只是調整官制,毫無疑問又要花費巨資。

  還是瞧瞧大宋的國庫能承擔嗎?

  「官家,去年的地丁錢已經核實妥當,僅此一項,給朝廷帶來了三千二百多萬緡收入,這是明細帳。」

  趙鼎將一份清單遞到了趙桓面前。

  趙官家臉含笑容,接了過來。

  攤丁入畝,毫無疑問是趙桓相當重要的改革之一。

  攤丁入畝至少能帶來兩個最重要的改變,其一,廢除了人頭稅,不出意外,人丁一定會爆炸,至少溺嬰的行為能夠減少很多。

  「官家,地丁錢已經是當下朝廷第二大收入……這第一大自然是田賦,由於清丈得當,均田落實不錯,去年的田賦達到了七千萬,今年還能增加五百萬以上。」

  趙桓眼前一亮,因為僅僅兩項加起來,就已經超過了一個億,也就是說,從歲入來看,他已經甩開了豐亨豫大!

  在拿起清單看了看,結果卻不是那麼讓人放心。

  「田賦的主要來源還是南方,江南,兩浙,兩淮,巴蜀,荊湖,這幾個地方,占了八成以上……北方各路還差得太多。」

  趙鼎無奈,北方的問題很複雜,除了眾所周知的戰爭破壞,人口流失,還有一個要命的問題,那就是整體氣候變化。

  隋唐以來,氣溫是往下走的,偶爾有反覆,但也很快就會過去……這個趨勢一直要持續到明朝後期,也就是說小冰河期結束,才會緩慢回升。

  一直到趙桓穿越之前,他記得西北出現了雨水增多的情況,還有一些湖泊變大,消失的河流重新出現,綠洲不斷擴大……

  有沒有神秘的天數趙桓並不清楚,但是自然環境也有有規律的,或許這就是真正的天命吧!

  趙桓略微惆悵,就甩了甩頭,既然天命如此,那就唯有人定勝天!

  「除了這兩樣之外,其他的收入如何,能不能看出未來的前途在哪裡?」

  趙鼎倒是胸有成竹。

  「回官家的話,去歲京兆府那邊,報了一百八十萬貫的貿易稅,東南報上的商稅有兩千多萬貫。其實還有個大項,就是酒稅,奈何因為官家禁酒,這一筆錢朝廷卻是賺不到了。」趙鼎探身,認真道:「官家,以前是因為戰爭因素,不能浪費糧食,可是到了現在,糧食好歹有些結餘。最最重要,就算有朝廷禁令,也會有人前赴後繼,不顧死活,畢竟利之所在,人心如此啊!」

  趙桓略沉吟,也就點頭了。

  本來就是戰時手段,而且就連他趙官家都已經開始帶頭違背,又怎麼指望別人遵守……

  「廢了吧!不過有一點,以後的酒稅要專款專用。」趙桓道:「其中九成要拿來興學,培養下一代,還有一成,鼓勵醫學發展,替百姓解除病痛,這也算是酒鬼到天下人的貢獻了。」

  想到這裡,趙桓都有種去海外找尋菸草,然後讓廣大菸民承擔國防開支的衝動了……

  趙鼎又道:「官家,還有一項,太子殿下那裡,報了五百萬緡……臣,臣以為有些過了。」首相的臉很難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