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8章 論文的好消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828章 論文的好消息

  「花青素類物質有個非常簡單的測試方法,它的顏色隨pH值變化而變化,pH小於7的時候,呈紅色,pH在7到8之間的時候呈紫色,pH大於11時呈藍色。」

  「誒?」

  「對,導致牽牛花顏色變化的牽牛花素,其實也是花青素的一種。」梁光平知道周至是在誒什麼,微笑道:「牽牛花的顏色變化,是小學自然課的內容吧?」

  「赤日爺爺,這樣的烏洋芋,在大涼山有多少種啊?」

  「這個在我們彝語裡邊叫『牙優阿念念』,」老赤日對烏洋芋是真愛不起來,就好像長期吃米飯的人只吃白米飯會覺得香那樣,彝族人吃烏洋芋喜歡沾著椒鹽吃。今天是被聊起來了興致,才拿起來吃一個,吃了幾十年,再好吃的東西也都覺得尋常了:「有兩種,一種叫『牙優念波』,一種叫做『阿念牙優』,牙優念波要大一點,少一點,阿念牙優要小一點,多一點,產量其實都差不多的。」

  「這東西有要求,土要肥、要過水不留、最好白天晚上冷熱要明顯,常年霧罩時間較長的地方,長得尤其好。」

  「兩種洋芋其實都很好認。」老赤日將土豆掰開,裡面出現了一些紫色的花紋:「正宗的牙優阿念念,個頭不大,大拇指二指頭圈起來大小,切開後離皮半公分一公分的地方,有一圈紫色的圈圈,裡邊的薯肉為白色,有朵紫色的花兒在裡頭。」

  「如果沒有紫色的圈圈,就不是正宗的牙優阿念念了。」

  「還真是。」梁光平認真研究起這種特殊的土豆來:「國外有一種紫土豆,裡面是全紫色的,沒有這個好看,估計也沒有這個香。」

  「的確,這個口感有一種板栗的味道。除了個頭小點,口味是非常卓越的了。」

  「梁哥,劉哥,如果我們想要擴大這種土豆的種植,有沒有什麼辦法?」周至問道。

  「肘子這話說得客氣。」老赤日笑道:「咱們現在種土豆,還是喜歡春季燒山,燒完在草灰堆裡邊埋土豆,阿紫說我們那叫做『刀耕火種』,不夠科學,不過我們也不懂咋種才算科學,阿紫給我們買了兩本農書回來,我們也有些看不懂。」

  「燒山?」梁光平和劉洪濤嚇了一大跳:「其實燒山的主要功用就是殺蟲,補充鉀肥,還有……」

  「還有類似稻炭的作用,疏鬆土質,改變土壤PH值。」劉洪濤聽得直搖頭:「不過這樣的種法……」

  「這種種法在古代叫做畲田,就是完全靠天。」周至說道:「從宋代開始就只有山裡頭的畲民才種植,平原和丘陵地區已經淘汰了。」

  說著端起酒杯來:「如何讓聯和鄉把畲田淘汰,我跟仁中倒是無所謂了,現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基地就在聯和鄉落地,你們不怕被戳脊梁骨,那我們也不怕,就當保留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靠!」梁光平和劉洪濤這才想到這個問題,國家最高農業科研機構的基地落戶的地方,周圍農業還在實行刀耕火種,這事情要是給捅到媒體上去,怕是院長都不好跟全國人民交代!

  見到兩人已經明白了,周至才笑眯眯地道:「來來來,我們和農科院的兩個熱扎走一個!」

  「熱扎啥意思?」梁光平和劉洪濤端起酒杯,清澈的愚蠢再次顯露出來。

  「熱扎就是帥哥,英俊的意思。」阿紫幫著翻譯道。

  「那美女呢?」

  「美女和漂亮,要叫里扎。快喝快喝,喝了再聊!」

  這頓飯大家都吃得開心,吃到一半的時候,到會議室看電視的老鄉們就陸陸續續地來了。

  大家見到周至回來了都很高興,嘰里咕嚕地跟他打招呼,不過周至現在的彝語水平有限,實在是有些聽不懂。

  「肘子肘子,大家問你是不是在這一個多月裡頭上過電視了?」土子日問道:「好像我們在聯播上面看到了兩三回,都說那個人好像你嘛!」

  「是不是一個捐贈儀式,一個銅器蓋子和身子終於合二為一那個?」

  「對對對!那個算一次!」土良志點頭:「還有一回是幾個老專家審幾幅畫兒。」

  「你們眼睛都挺尖的。」周至笑道:「那兩回還真都是我。」

  土子日就高興得跳了起來:「我贏了我贏了!給錢給錢給錢!」

  「土子日你狗日的皮又癢了!」土良志氣得將酒杯往桌上一頓:「跑糧站鄉公所賭博來了?!」

  土子日嚇得脖子一縮,趕緊丟下這茬朝會議室溜去,不過走了兩步又扭頭跟周至念叨:「肘子回來了就好!一會兒來看電視啊!」

  大家不由得又是鬨笑,大致在笑土子日不拿自己當草包,擺起了主人的架子,忘了電視都是人家肘子給買的了。

  等到看電視的鄉親們進會議室了,眾人才又跟周至打聽起他怎麼會出現在央視新聞裡邊的事情。

  雖然周至都是跟在王老和啟老身後的,但是架不住大家都看了出來,因此周至也就不再藏著掖著。

  不過事情只說自己是國博王老和啟老的半個弟子,一邊一半,加起來也湊合能算一個,這次拿著用古彝語解讀新石器時代幾個遺址的符號的那篇論文去求教二老,剛好遇到皿方罍的回歸和六朝四大畫家的畫作現身,這兩件都算得上是國家文保界的大事件,因此跟著看了個熱鬧。

  周至才懂幾個彝語?那篇論文老赤日才是真正的主力,用古彝語解讀賈湖符號,本來就是周至基於彝語是華夏最古老語言的一種聯想,沒想到居然給老赤日解讀出了文藝,當然不由得周至不重視,最後嘗試著寫成了一篇論文。

  果然周至一提起這茬,老赤日便將上新聞的事兒丟到九霄雲外,關心起論文的事情起來。

  於是周至告訴老赤日一個好消息,論文裡用青海樂都柳灣遺址出土的五十二個彩繪符號中的二十四個刻符,可用彝文字識讀釋解出百分之四十六的這個結論,專家們已經認可,而對於距離今天年代約為7500到8000年的舞陽縣賈湖遺址,其中的甲骨石飾刻符,可以用古代彝族文字釋讀出「天雷門莫閉」的完整文義,更是引起了學界的好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