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3章 高本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813章 高本漢

  「還要結合國外關於語言發聲的研究成果。」辜幼文好像一點都沒聽到周至說會有人罵這一點,繼續琢磨道:「高本漢的東西,你有研究嗎?」

  「研究談不上,他的著作《高本漢的諧聲說》倒是讀過的。」周至答道。

  「他的一些東西還是要好好研究一下,尤其是他田野考察留下的資料,那是普通話推廣之前最完備齊全的方言採集樣本,對於我們研推古音有極高的價值。」

  高本漢在中國漢字音韻學上的成就非常高,屬於傳奇一類,最搞笑的是他是個老外,瑞典人。

  高本漢在完成大學學習後,到俄國學了兩個月基礎漢語,便搞了一筆獎學金來華逗留了兩年,在獎學金已經用完的情況下,他靠在山西大學堂教授法語和英語謀生。

  在中國期間,高本漢先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迅速掌握漢語口語和常用漢字,達到可以獨立外出的程度,隨後,他就列出詳細的調查問題表,開始進行方言資料的收集與考證。

  他努力收集了中國二十四種方言的記錄考察,其中燕晉八種、甘陝六種、豫省三種、還有金陵方言,以上十九種屬北方官話系統。

  另外還收集了無方言的滬上話、代表閩方言的福州話、代表粵方言的廣府話。

  甚至還將漢語借子的日語、越南語讀音也收集了一番。另外他還根據已發表的材料,收集了其他九種方言的發音。

  有了這些田野考察成果,他開始了對古漢語音韻系統的思考。

  最終高本漢成了世界著名的漢學家,學術研究主要涉及漢語言學和考古學領域,一生著述達百部之多,研究範圍包括漢語音韻學、方言學、詞典學、文獻學、考古學、文學、藝術和宗教。

  高本漢學術研究的最重大的貢獻,是完成了對古漢語語音系統的構擬。

  這個構擬體現在兩本著作里,《中國音韻學研究》和《古漢語字典》。

  在高本漢之前,中國語言學界對於古代語音原來只能借反切方法照韻圖加以考證。高本漢發明了一套用注音字母對古音做描寫,與反切系統的韻部相互檢驗,又以現代漢語和日本、朝鮮、越南等國語言中的古漢語譯借音進行對照比較的辦法,在漢語音韻學方面,他以《切韻》為樞紐,上推先秦古音,下聯現代漢語的方言,對漢語語音史進行了全面的研究,並對漢語的中古音系和上古音系進行了語音學的描寫,為每一個音類構擬了具體的音值,寫成了《中國音韻學研究》。

  該書影響極大,標誌著中國現代音韻學史的開端。

  「《中國音韻學研究》讀到哪兒了?」見到關門弟子這麼忙的情況下還對本門學問沒有拋荒,老爺子感到非常欣慰:「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中國音韻學研究》除「原序」、「緒論」和附說「所調查方言地圖」外,共分四卷:第一卷古代漢語;第二卷現代方言的描寫語音學;第三卷歷史上的研究;第四卷方言字彙。實際上講了漢語語音史概論、現代方言研究中的描寫方法和歷史語言學研究中的共時描寫、歷史語言學中的歷史解釋方法、方言字典編纂學和編纂法。

  這是要拷問讀書心得了,周至說道:「以《廣韻》中古音構擬為基點,展開漢語歷史語音學研究,先全面利用現代方言資料證就中古語音,再進而由中古音系推證上古音系,這條路子是非常令人驚佩的。」

  「在《中國音韻學研究》中,高本漢一方面參照宋朝及以後各朝的韻表,一方面又根據《廣韻》中的反切,把三千一百個漢字排列成表。再比較了這些字在現代各種方言中的讀音,構擬出其音值,把這些已知的音值插進表中,用這種來自田野調查的科學成果來確定古音類別和各個字的古讀,就遠比我國傳統學者在書房當中閉門造車的方式更加準確可信。」

  「這為漢語音韻和語音史的研究開闢了一條新的研究途徑。中國學者從此後基本都接受了高本漢的總原則,只是在細節問題上進行了訂正。」

  「所以羅常培先生才會說這部書不但在外國人研究中國音韻學的論著里是一部集大成的工作,就算和國內學者所作的音韻學通論放在一起,也算是一部空前的偉著。」周至說道:「從比較語言學的眼光來看,高氏構擬的價值是相當高的。」

  「之所以價值這麼高,最大的原因就是方法的科學和材料的充分。在重建中古漢語的時候,高本漢主要運用三個方面的材料:一是韻書和韻圖;二是漢語方言;三是外語借詞。從三分方面檢拾出最接近的構擬音,把若干現代科學方法引進了傳統音韻學,在現代方言調查這座大鏡台面前映照中古音聲韻系統,以有推無,首次構擬其音值,建立這套體系的根基實在太紮實了,因此極具科學價值。」

  「如果要說缺點的話……」周至說道:「那就是基礎樣本的採集還不夠全面,比如我們蜀中的方言,他就沒有採集,還有鄂省特有的方言,也沒有包括。」

  「鄂省的方言?」辜幼文一皺眉:「川南方言裡有許多中古音留存,鄂省有什麼?」

  「上次三峽考察,我發現他們的口音當中存在一種彈舌音,這種發音方式在我以前接觸過的漢語語系當中是沒有發現過的。我在想它們會不會也是中古音的留存。」

  「原來如此。」辜幼文笑道:「不錯,這個也是小發現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當時高本漢進行研究的時候,沒有使用聲音的採錄設備,因此在記錄二十幾種方言的時候,還是用的音標表,雖然後來元任受其啟發,創設了中國第一套羅馬拼音字母方案,但是說到底還是用符號記錄聲音,用眼睛解讀聲音,不夠精準。」

  「對於身邊隨時都有人會說的普通話來講,推廣這些音標的讀法輕而易舉,學起來也就容易。可是對於方言,身邊不是隨時都有人可以教,可能就會鬧出用普通話的音標去解讀粵語字典,最後讀成一個四不像的笑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