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佛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見鄴城之外早就劃分出街市行道,百姓左右行進,雖然擁擠,嘈雜聲不斷。左近的賊捕始終管控著隊伍,不叫生出騷亂。

  那一間間臨著官道修築而起的屋子最初是用來安置災民,隨著鄴城成為大後方之後,袁紹麾下的部將土地被沒收。大片空置的土地被分發給百姓,一人五十畝。這數目不多,但在中原腹地,卻是一個大數目。

  若是願意遷移到邊地,一家便能獲得百畝土地。這一內一外的差別,才是安穩邊疆的根本原因。

  許多即便是分發土地也活難以養活一家老小,或是需要分家的子嗣,紛紛前往邊地,為了土地而成為大漢的衛戍者。

  此刻留在鄴城周遭的農戶越發少了,城外坊市早早規劃出來,被百姓占據。

  糖葫蘆兒,酥餅,蒸熟的栗米飯配上紅棗,南方的糯米丸子,撥浪鼓,椅子,各色布匹瓷器,雜耍......

  這廟會喧譁,是一年一度,只有三五日的盛會。百姓多多少少將口袋裡面的銀錢掏出來,購置一些生活必需品。

  能夠肆意享受美食的大多是商人,或是官吏。

  初平三年,百姓仍舊困頓。

  「李郎在想什麼?可是府中還有許多事情未曾處理?」

  呂玲綺嘰嘰喳喳,此處的小玩意兒,草繩編織的螞蚱,鳥雀,她歡喜得不得了,挑挑揀揀,一雙美眸在一隻草馬上面停留許久。

  蔡文姬只對琴棋書畫感興趣,心知肚明街市上的小玩意兒雖多,卻是來自於天下太平。若無夫郎平定天下,哪有如此多的新奇玩意兒。

  眼見李雲義沉思不語,她不免有些後悔。許是自己將他請出門,誤了許多事情。

  「並非。」李雲義回過神來,心情有所好轉:「我在想如何讓百姓更加富裕。」

  「富裕?」蔡文姬說不出話來,古籍當中並無讓百姓富裕的手段,至少她沒有看到。壓榨百姓商賈,讓國家快速富裕的手段倒是為數不少。

  漢武帝一個人就貢獻了許多手段。

  在敲骨吸髓上面,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若非大漢足夠強大,漢武帝威望太高,軍隊太強,大漢早就分崩離析,滅亡在漢武帝時期。

  「夫郎志向遠大,然許多事情並非是一日兩日便能做到,還需從長計議。」她輕言相勸。

  「你管他做不做得到,這是他的事情,他要如何做,就讓他去做。姐姐快與我往前走走,還是要及時行樂才是。」呂玲綺沒好氣的叉腰看向李雲義,雖然不是居高臨下,那股英武范兒,卻鶴立雞群。

  按她的話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家國大事自有李雲義一手安排,等他用得上自己的時候,在出謀劃策也來得及。

  及時行樂。

  李雲義面色古怪,倒也沒說什麼。呂玲綺一貫如此,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在自己面前毫不隱藏。

  若非溫侯呂布,也不會給自己臉色。

  大漢所敬重的神不如後世那般多,除了天地之外,便是老子,城隍土地。愚昧充斥的年代,李雲義沒辦法要求尋常百姓也成為無神論者。

  但在鄴城城外,卻有一間佛寺。

  佛寺並非是往日便有,而是興平一年選址,今年堪堪開放。跟其他道寺廟最大的不同就是,這佛寺寂靜。大漢佛教並不鼎盛。

  身為外來宗教,佛教在大漢還是新人,沒有廣為人知,更沒有強大的宗教勢力。

  從魏晉開始,才逐步流傳。南陳四百八十寺就是南北朝佛教鼎盛最好的寫照。

  同樣,得等到數次滅佛之後,佛教才會變成後世的模樣,和善起來。

  「夫郎,這佛教是外藩傳來,據說鄴城當中有許多人信奉,藉此超度逝去家人。」蔡文姬一看佛教,就有所意動。

  倒不是她信奉佛教,而是佛教的超度,就是親人間的緬懷,希望家人逝去之後,能夠在另外一個世界過得很好。

  此時此刻,她想到死在王允手下的父親,不免感傷。

  李雲義抓起蔡文姬的手,沖她微微笑道。

  如果是兩千年後,自己一定會將宗教錘爆。但這是大漢,萬民愚昧,容易被蠱惑。未來數百年內,這一模式都很難改變。

  自己能做的除了陪伴蔡文姬祭奠蔡邕之外,只有限制佛道的發展,讓他們變成良性的宗教,用度牒的方式,控制和尚道士的數目。


  沒人,佛教道教想要飛速發展,那就是做夢。

  同樣,過度控制正經宗教,只會讓邪教叢生。

  萬物都有自己的度,想要佛教道教變成自己的助力,第一步就是限制,隨後才是控制,讓他們為這個國家效力,成為國家的一部分,而不是游離在秩序之外。

  佛寺寂靜,鄴城百信大多知道此地有一間寺廟,也知道此地有和尚施粥布道。可眼下並非大亂之年,鄴城風平浪靜。

  莫說是流民,便是乞丐也被妥善安置,有田有房。

  佛教的樂善好施在太平年月,根本就沒有競爭力。道教也有自己善舉,也會招收信徒。

  但這一切在李雲義壕無人性的分田地,供養老人面前,就是渣渣。

  全然不知道李雲義心中所想的主持一看到門口來了數個貴人,便在小沙彌的通傳下,快步而來,拱手道:「阿彌陀佛,幾位施主這邊請。」

  「我不用了,你與她們說說話便是。」李雲義對佛教沒有興趣,對五祖六組都沒有誕生的佛教,更是看不上。

  「施主可是不知我佛?」

  「知道。」李雲義冷不丁的看向那主持,倒是想起一件事情。這個時期的佛教傳教並非是向著普羅大眾,而是上層人士。

  在歷經數百年的失敗之後,五祖六祖才將目光放在尋常百姓身上,佛教由此大興。

  佛教興盛與否,李雲義一點不關心,有信仰是好事兒。但將一切歸功於虛無縹緲的信仰,那就是腦袋被驢給踢了。

  「佛寺應該繳納的土地稅,寺內僧人數目必須按照官府規定。寺內佛像不許鎏金,更不許百信捐獻香火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