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百億晶片大單,絕殺高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15章 百億晶片大單,絕殺高通

  不僅手機需要電源管理晶片,充電器也需要電源管理晶片。

  甚至部分品牌的原裝充電線,都有晶片。

  當然,這種充電線就很貴了。

  比如前世蘋果的原裝充電線,一百多一根。

  小米的原裝充電線,也要幾十。

  而沒有晶片的充電線,就便宜多了。

  當下10瓦的充電線,其實不帶晶片也問題不大,但若是功率再大了,晶片也就必不可少。

  一部3G手機,需要兩顆電源管理晶片P1,分別用於手機和原裝充電器。

  一顆快充晶片C1,用於手機。

  因此,王逸都是三顆晶片一起出售。

  若是充電線都強制帶上晶片,那就是四顆。

  但四顆成本太高,大部分廠商都接受不了,尤其是國產品牌。

  像是小米旗艦,加上稅費的總成本才1500,若是四顆電源晶片就干到150,都快趕得上手機處理器了,那小米都有壓力。

  王逸思來想去,還是放棄了強制充電線內置晶片的策略。

  一旦強制,不但手機廠商要多買一顆晶片,那些造充電器數據線的上下游廠商,也得多買一顆晶片,必然會引起抵制。

  畢竟這年頭數據線價格都很便宜。

  一顆電源管理晶片就40,那充電線都得奔著100去了,這不現實,也不利於x-charge快充標準的推廣。

  最終王逸見好就收,放棄了充電線強制內置晶片的策略。

  一部手機+充電器,三顆晶片足夠賺了。

  當下,高通,德州儀器,博通等友商的電源管理晶片最高支持5瓦,不支持10瓦快充。

  可以說,星逸科技的電源管理晶片P1,快充晶片C1,都處於壟斷地位,全球只此一家。

  別說賣到三四十一顆,就算是賣到五六十,比高通晶片貴一倍,友商也得買。

  這就是壟斷地位的優勢。

  畢竟普通手機可以不上10瓦快充,但旗艦手機想賣高價,就得上10瓦,否則競爭不過友商。

  哪怕王逸要高價,他們也得硬著頭皮買。

  可王逸沒有漫天要價,相反,只是比高通等友商的5瓦慢充,貴了1美元左右。

  領先一代的水平,卻只貴了1美元左右,各大品牌都覺得王逸良心。

  得益於王逸良心的定價,哪怕壟斷優勢,都沒有漫天要價,各大品牌紛紛下單。

  沒有任何意外,單是這一波快充晶片套裝的出售,就賺得盆滿缽滿。

  看著星逸半導體部門的報表,王逸心情大好。

  300萬套訂單的客戶:魅族,小米,黑莓。

  500萬套訂單的客戶:HTC、VIVO、oppo、酷派、摩托羅拉。

  1000萬套訂單的客戶:華為、中興、三星、聯想、索尼、諾基亞、LG。

  看著訂單,王逸神色有些複雜。

  這年頭,很多品牌尚且健在。

  比如摩托羅拉,這年頭還是銷量前十名的巨頭,還沒有被聯想收購。

  再比如黑莓,也活得很好,還沒有賣身TCL。

  只是讓王逸感到意外,黑莓也要做快充?

  也是,黑莓手機雖然一直保留鍵盤,但也在做智慧型手機,只是發展路徑不同,似乎對觸控螢幕有牴觸。

  以至於鍵盤也成了黑莓的一個亮點。

  再加上獨有的安全性和全球開售,黑莓手機這年頭的銷量還是可以的。

  一款旗艦一年賣個幾百萬台還是沒壓力,畢竟黑莓也是國際大品牌。

  美帝總統都用的黑莓手機!

  還有酷派,也一次性下單了五百萬。

  這年頭中華酷聯四巨頭,依舊寶刀未老!

  小米魅族之類的,反而是新興品牌。

  王逸算了一下,十幾個品牌總共訂購了1.04億套充電晶片,總共3.12億顆晶片!


  哪怕都按照100元一套計算,總共104億!

  毛利潤超過95億。

  這可賺大了!

  高通的快樂,王逸終於體會到了。

  當然,未來一年各大手機廠商的錢,王逸基本一波賺到手了。

  後續能繼續加單的,也就三星,LG等品牌。

  他們的旗艦手機全球開售,一年發布多款,銷量突破兩三千萬都有希望。

  屆時肯定還得繼續追加訂單。

  但其他企業追加訂單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像是華為,中興的銷量雖然也恐怖,但是以低端智能機和功能機為主。

  相反,旗艦智能機的銷量反而表現一般。

  王逸可不指望著他們的低端手機,都上10瓦快充,這不現實。

  不過無所謂,手機廠商的錢賺到手了,後面還有配件廠商的錢。

  雖然10瓦充電線不用電源管理晶片P1,但是充電器要用。

  不管是哪個品牌要做10瓦充電器,都得採用星逸科技的X-charge快充標準,採用X接口,採購電源管理晶片P1。

  若是不這樣,就無法實現十瓦快充,就賣不動。

  還有那些賣充電寶的,想要跟進10瓦快充,也得採購電源管理晶片P1和快充晶片C1。

  都繞不開星逸科技。

  這就是做標準的好處,一旦做成,友商得跟進採購,上下游產業鏈也得跟進採購,別無選擇。

  再加上壟斷優勢,未來一年都是這般順風順水。

  直到明年這個時候,高通快充出來,或許會有所改變,但改變有限。

  到時候,全球都是X接口,都是X-charge快充標準,都是C1快充晶片,P1電源管理晶片。

  王逸再趁機降價一波,打個價格戰,高通的快充協議想要推廣,都沒那麼容易了。

  這一切,王逸早就計劃好了。

  這就是先手優勢,也是標準之爭。

  也正是為了絕殺高通,王逸沒有定高價,而是選擇薄利多銷的策略,用低價換市場!

  隨後,王逸再度撥通台積電老張的電話。

  電話那邊老張笑著開口:「恭喜王董,手機大賣,晶片也大賣,厲害,真厲害!」

  他也很是意外,王逸做快充晶片時,老張沒覺得如何,甚至覺得王逸腦子有坑。

  專門研發一款電源管理晶片,一款快充晶片,有必要嗎?

  其他品牌都是直接購買高通,德州儀器,聯發科的電源管理晶片,多省事?

  直到這一刻,看著王逸輕鬆拿下百億大單,爆賺90多億,老張恍然大悟。

  高,實在是高!

  這一波王逸在大氣層!

  「小打小鬧罷了,都是些小晶片,比不了高通等巨頭。」王逸謙虛道。

  「王董,你太謙虛了,高通都羨慕地咬牙切齒了,哈哈。」老張笑說。

  「是嗎?」王逸心中啞然,這一波的確搶了高通的大量訂單。

  「當然。」老張說著,話鋒一轉:「王董一下子賣出去三億多顆晶片,你放心,台積電40納米的產能充足,優先給您加急生產。」

  「感謝。」王逸笑說:「另外,電源管理晶片P1再加2億顆,快充晶片C1再加1億顆,越快越好,我這邊等著交貨。」

  「沒問題,王董,插隊我也給你安排了,哈哈。」老張眼睛都笑彎了。

  就這一波,王逸已經從台積電的小客戶,變成了台積電的大客戶。

  還是40納米的優質客戶。

  這年頭,蘋果等大客戶都在搶台積電的28納米產能,再加上28納米是先進的新工藝,台積電的28納米也產能告急。

  可四十納米的產能已經是成熟工藝,產線也多,客戶卻少了不少。

  最簡單的,去年蘋果的晶片都是40納米,為此台積電打造了很多40納米的產線。

  但可惜,今年蘋果轉向28納米,那麼多的40納米產線都空了出來,找不到足夠的新客戶,老張都著急。


  現在好了,王逸來了!

  之前就下單了3億顆電源管理晶片P1,2億顆快充晶片C1,1億顆路由器晶片R1。

  總共6億顆晶片,全都是40納米!

  可把老張高興壞了。

  如今再度追加2億顆電源管理晶片P1,1億顆快充晶片C1,又是3億顆晶片的大單,後續說不定還要繼續追加。

  台積電空閒的40納米產線都能直接產能拉滿,簡直妙不可言。

  沒辦法,星逸晶圓廠的40納米工藝良品率還不成熟,即便成熟了也要生產手機晶片,而不會生產這種低端電源管理晶片。

  而中芯國際的40納米工藝也沒搞定,王逸別無選擇,只能選擇台積電老張。

  最簡單的,有了這筆訂單,也算是台積電的大客戶。

  屆時,台積電就不會像對中芯國際一樣,對星逸半導體圍追堵截。

  畢竟一旦台積電對星逸半導體出手,星逸科技的40納米晶片大單台積電就別想了。

  後續28納米的旗艦手機大單,台積電也別想了,反而會便宜了英特爾和三星。

  這裡面的利益得失,台積電老張都得權衡一二。

  再加上星逸科技的晶圓廠,主要是生產自家晶片,對台積電衝擊遠小於中芯國際,老張也不會捨本逐末。

  若是老張也像對中芯國際一樣,拿著專利技術和個瘋狗似的對星逸半導體輸出,王逸也頭大。

  專利這個東西,星逸半導體能繞開絕大部分,但若是100%全面繞開,還是需要點時間。

  不只是半導體行業如此,手機行業也是這樣。

  想要完全避開友商所有專利,這根本不現實,最起碼底層的基礎專利根本避不開。

  也正是因此,有了交叉授權的概念。

  你侵犯了我多少專利,我侵犯了你多少專利,雙方對簿公堂,互相起訴,最終一合計,侵犯彼此的專利差不多,直接達成專利交叉授權協議,達成和解。

  若是差得多了,那就得大出血,付一大筆專利費達成和解。

  像是HTC一樣,差得太多,又不想付天價專利費,就只有禁售了。

  同樣,半導體行業也是如此。

  當年中芯國際用了台積電的部分專利技術,台積電瘋狂起訴,使得中芯國際險象環生。

  最終逼得中芯國際創始人張老不得不退出,並給了台積電10%的股份,台積電老張方才罷休!

  不過星逸半導體好一些,40納米工藝都是胡老尋找的全新解決方案,繞開了台積電的絕大多數專利。

  剩下寥寥幾項,也問題不大,再過段時間,也能找到全新的解決方案,全面替代。

  如今有了星逸科技的40納米晶片大單,未來還有28納米旗艦晶片大單,未來一年,台積電不至於翻臉下死手。

  畢竟代工星逸科技的晶片賺的更多。

  等到一年後,全面替代的方案就有了,屆時老張也無可奈何。

  用晶片大單換時間,王逸也是沒辦法的事。

  任何企業的發展,都是如此。

  半導體行業,最為艱難。

  想清楚這些,王逸心中大定,看著百億晶片大單,只覺得半導體才是永遠滴神。

  畢竟只是低級的電源管理晶片和快充晶片,就這麼賺錢,前世高通手機晶片賣到一兩千一顆,那得多賺錢?

  晶片行業本就是規模效應,本就是高投入,低產出的行業。

  研發一款晶片耗資巨大,如果只是自用,成本居高不下。

  就像前世的海思旗艦晶片,雖然自研,但成本比起小米外購高通晶片,低不了多少。

  無他,海思旗艦晶片只有華為自己用,銷量有限,產量也多不了,攤薄的研發成本就高了,成本也高。

  而高通的旗艦晶片眾多廠商全部採購,銷量高,產量也高,攤薄的成本低,總成本自然比華為低得多,哪怕加價銷售,也高不了多少。

  也正是因此,十多年後,華為海思半導體部門獨立出來,逐步開始向第三方廠商開售手機晶片,甚至旗艦晶片。

  沒辦法,晶片研發太燒錢,只有賣給第三方,銷量才能上去,成本才能降低,海思半導體才能盈利。


  若是只自己用,肯定賠。

  同樣,星逸半導體也是如此。

  像是之前的快充晶片,想要將成本做到一元左右,王逸單款就要生產兩三億枚。

  兩三億枚,星逸科技自己消化都要一兩年。

  如今對外出售,一下子多了三億多枚晶片大單,再度加單三億多顆晶片,直接導致晶片的成本繼續下降。

  使得P1晶片的成本從之前的八毛一顆,降到五毛,加上兩毛代工費,也才七毛。

  比起之前的一元一顆,又降低了30%!

  這就是規模效應。

  王逸打定主意,後續的鯤鵬晶片也會逐步對外出售。

  高端旗艦晶片鯤鵬900系列,暫時不會對外出售。

  但明年,鯤鵬500和鯤鵬510,都可以對外出售。

  等到鯤鵬900 SOC量產,外掛基帶的鯤鵬700都可以對外出售。

  只要最新的旗艦晶片不賣,就不怕友商用到低端手機上,拉低旗艦晶片的檔次。

  而且在銷售過程中,可以加以限制。

  比如星逸半導體除了出售晶片之外,還可以提供晶片調教服務。

  只要手機廠商支付調教服務費,星逸半導體團隊就會一對一地定製調教解決方案,讓友商的鯤鵬晶片也爆發出強大的性能。

  而這種調教的前提,就是不能將高端晶片用於低端手機。

  否則直接拉黑,永不合作。

  實際上,除了高通的狗腿子,一般也沒有哪個企業,會把旗艦晶片用於低端手機。

  畢竟旗艦的價格高,真用於低端手機,那得賠死。

  比如後年,鯤鵬旗艦對外出售,一顆SOC晶片就要三百左右。

  而千元機的總成本才五百左右,若是用上鯤鵬旗艦,直接占了300成本,屏幕再花一百,還剩下一百塊,根本不夠鏡頭+內存+快閃記憶體+電池等元器件的成本。

  只要加以限制,總會有很多的解決方案。

  或者直接對高通的狗腿子進行封殺,直接不賣!

  屆時星逸半導體和高通徹底對立,其他廠商選邊站隊!

  一部分手機廠商會選擇高通,全系採用高通晶片。

  而另一部分手機廠商,則會選擇星逸科技,全系採用星逸晶片。

  這些品牌跟著星逸科技混,自然不會做出把高端晶片用於低端手機的情形。

  至於說手機廠商成為頭部供應商?

  這也問題不大。

  就像前世的比亞迪,明明是個汽車廠商,可也是頭部供應商,依舊魚龍得水。

  不僅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瘋狂熱銷,還對外出售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和三元鋰電池,以及電機、電機控制器、發動機、發動機冷卻模塊ECM、排氣系統、增壓器、混動DCT、碳化矽電機控制模塊……

  像是比亞迪的三電系統,不僅比亞迪用,特斯拉、紅旗、豐田、福特等企業也都在用。

  只要產品做得好,價格公道,服務到位,友商也會瘋狂採購。

  同樣,星逸科技的快充晶片,手機晶片,也是如此。

  最簡單的,明年40納米的鯤鵬510,雖然只是40納米工藝,製程上不如高通的APQ 8064的28納米,省電和功耗上不如8064,但GPU比起高通8064一點不差。

  在研發的時候,王逸就特意做了要求,CPU可以略輸高通8064,製程可以不如,但GPU一定不能輸!

  王逸可是清楚,四核1.5G頻率的CPU在這兩年基本都性能過剩,能不能帶動1080P,玩遊戲卡不卡,關鍵看GPU!

  英偉達tegra 3比起高通8064,最大的短板不是40納米和28納米的差距,而是GPU方面差得太大,只有8064的GPU Adreno320的一半!

  也正是因此,同為四核處理器,英偉達tegra 3隻能帶720P,根本帶不動1080P,強行上1080P,只會死的很慘很慘。

  實際上,APQ 8064的GPU Adreno320也只是1080P的入門級GPU,帶1080P也有些力不從心,掉幀嚴重。


  若不是xphone 2升級了XUI 4.0,全面重寫了安卓4.0的底層架構,從系統底層進行優化,使得性能提升了30%,xphone 2的8064帶1080P也會掉幀。

  沒辦法,安卓4.0就是這麼廢柴,虛擬機的機制,導致安卓比IOS強大一倍的配置,都只能打個五五開。

  而重寫底層架構之後,藉助XUI 4.0的強大,xphone 2的8064帶1080P都很流暢。

  可友商沒有這個技術。

  這年頭,友商別說重寫安卓4.0的底層架構了,能把安卓4.0適配到位就不錯了。

  實際上,未來五年,各大廠商對安卓的優化都是負優化,還不如原生安卓流暢。

  也正是因此,前世的MIUI從最好用的安卓UI,變成最臃腫的安卓UI。

  雖然更新頻率很高,但是BUG更多,米粉都苦不堪言。

  前世的王逸,也曾當過miboy,也曾用過旗艦小米手機,陶瓷後殼的MIX2。

  當時國產旗艦手機才1999,MIX2 3299起步,在國產手機都算是高端了。畢竟同期的iPhone 8 64G版才5888。

  然而mix2售價不低,小米的高端產品,但系統BUG一點不少,妥妥的負優化,還不如直接上原生安卓。

  同樣,基於負優化之下,友商若是跟著xphone 2一起,也用APQ 8064帶1080P,那就好玩了,必定集體翻車。

  其翻車程度,遠不亞於tegra 3帶720P。

  像是HTC one x,若是用480P的低分屏,發熱不會這麼嚴重,也不會翻車。

  但上了720高分屏,又優化不到位,一到夏天天熱,就滑鐵盧了。

  同樣,APQ 8064也就是驍龍600,今年的旗艦處理器,明年的中端處理器,帶720P沒壓力,負優化都能很流暢。

  可若是用來帶1080P,必定集體翻車,掉幀嚴重。

  除非和星逸科技的xphone 2一樣,重寫安卓底層架構,從系統方面進行優化,才能保持1080P都很流暢,不翻車。

  但可惜,友商沒這個實力,也沒有重寫安卓底層系統的魄力,最終只能翻車。

  屆時,友商8064的表現,或許還不如星逸科技的鯤鵬510。

  由於星逸科技散熱控制得好,調教到位,重寫安卓底層系統架構,APQ 8064在xphone 2上能發揮出十成性能,帶1080P也沒壓力。

  可到了友商手機上,散熱做不到位,調教不好,系統負優化,強行帶1080P,APQ 8064照樣發熱降頻,實際性能估計只能發揮出五成。

  而鯤鵬510的GPU和8064的GPU差不多,再加上散熱模組強大,調教到位,實際性能比起友商負優化的高通APQ 8064甚至更強。

  王逸對外出售40納米的鯤鵬510,提供調教服務,實際性能碾壓高通APQ 8064。

  再加上鯤鵬510集成基帶,而高通 8064外掛基帶,鯤鵬510成本更低,價格更實惠,完全可以搶高通APQ 8064的訂單!

  高通為了拿下星逸手機的四核訂單,半年前就和王逸達成合作協議,以不高於英偉達tegra 3的價格,賣給星逸科技。

  或許是為了噁心高通,也為了增加tegra 3的訂單,老黃在高通8064上市前,把tegra 3的價格一路降到了12美元!

  受協議限制,高通的8064賣給王逸的價格不能高於12美元,只能按12美元執行。

  可高通賣給其他企業的價格,卻是貴得多,單是8064晶片就要20美元!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