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到李世民平定了洛陽,李勣就對李世民說單雄信此人驍健無比,請求用自己所有的官爵為單雄信贖罪,但是李世民不准,一定要殺死單雄信。

  因為李世民覺得單雄信此人桀驁不馴,屢次背叛主子,把這樣的人放在自己身邊,實在是太危險了,既然不能為我所用,那隻好殺死他了。

  再說了,李世民也怕,如果單雄信活著,他和李勣搞到一塊,那今後這兩個人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難以駕馭,索性殺了單雄信,絕了李勣的念想,那樣他就會一生為唐所用。

  李勣再三請求仍不得,痛哭著退下。

  單雄信當然想活,但是當他得知李勣為他求情失敗後,就埋怨李勣說:「我早就知道你辦不成事。」

  李勣說:「我不惜餘生,想過要和兄長你一同赴死;但既然將這條命獻給了國家,事情就無法兩全了。況且我死了以後,誰照顧兄長你的妻兒呢?」

  於是割下一塊大腿上的肉,讓單雄信吃下,說道:「讓這塊肉隨兄長化為塵土,也許可以不負當年的誓言吧!」

  事實證明,李勣沒有食言。

  單雄信的兒子單道真,在李勣的關照下,後來做官,成了唐朝的梁州司馬,

  單道真生有三個兒子:單思敬、單思禮、單思遠。

  單思敬官任安東都護府都護,有子單光業;

  單思遠官任河南尹、岐州刺史,有子單有鄰、單不先。

  唐朝末年,單雄信第11代孫單興、單旺、單茂、單盛加入了黃巢的農民起義軍,起兵反唐,有沒有為祖先單雄信報仇雪恨的意思,就不得而知了。他們四人英勇善戰,人稱「黃軍四傑」。

  這是後話。

  李勣為朋友求情失敗,但此時此地,也有一個人為自己的叔叔求情成功,這個人就是杜如晦。

  當時,他的叔父杜淹是王世充的禮部尚書。

  杜淹,字執禮,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隋朝河內太守杜征之子。貞觀名相杜如晦的叔父。

  杜淹年輕時聰慧明辨,學識廣博,頗有美譽,與同鄉韋福嗣是莫逆之交。

  他對韋福嗣道:「皇帝喜歡任用隱士,蘇威便是在隱居時被徵辟為美職。」因此一同隱居在太白山,其實是在沽名釣譽。

  隋文帝聽聞,極為憎惡,將二人流放江南。後來,杜淹返回鄉里,得到雍州司馬高孝基的舉薦,授為承奉郎,累遷至御史中丞。

  當時,杜淹因與侄子杜如晦不睦,便在王世充面前進讒,致使杜如晦的兄長杜某(名不詳)被殺。

  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在鄭國為官,也遭到囚禁。

  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杜淹作為鄭國高官,被定為死罪。

  杜如晦在李世民麾下效力,此時也在洛陽。杜楚客便請他加以營救。

  杜如晦對自己的叔叔也心存怨恨,巴不得他早死,於是就不允。

  杜楚客哭道:「叔父已經害死了大哥,如今哥哥又不肯營救叔叔,我杜家要自相殘殺,真是令人悲痛。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說著要在杜如晦面前自殺。

  杜如晦頓時悔悟,於是就出面向李世民求情。

  果然杜如晦的面子更大,李世民立即下令免去杜淹的死罪,還讓他繼續在唐朝為官。

  後來,杜淹因久不升職,欲投靠太子李建成,被負責選官的封德彝告知房玄齡。

  房玄齡知道此人非常有才華,擔心李建成得到杜淹後會對李世民造成威脅,便舉薦杜淹為天策府兵曹參軍、文學館學士。

  貞觀元年(627年),杜淹被李世民任命為吏部尚書,參議朝政,成為宰相。他前後舉薦四十餘人,最終都成為知名官員。

  他侄子杜如晦在公元628年(貞觀二年),被李世民任命為檢校侍中,兼任兵部尚書,仍然總管東宮兵馬。

  公元629年(貞觀三年),杜如晦擔任宰相。

  叔侄兩人一個管人,一個管兵,都是宰相,當時傳為佳話。

  再說一說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

  和哥哥洛陽分別後,他一直隱居於嵩山達九年。

  貞觀四年(630年),杜如晦病逝後,李世民下詔,徵召杜楚客到長安,拜給事中。也就是擔任李世民的貼身秘書。

  李世民對他說:「聞卿山居日久,志意甚高,自非宰相之任,則不能出,何有是理耶?夫涉遠者必自邇,升高者必自下,但在官為眾所許,無慮官之不大。爾兄雖與我體異,其心猶一,於我國家非無大功。為憶爾兄,意欲見爾。宜識朕意,繼爾兄之忠義也。」

  李世民愛屋及烏之意,溢於言表。

  不久,杜楚客出為蒲州刺史,非常精明幹練,政績卓著。

  李世民又任命他為魏王府長史,拜工部尚書,攝魏王泰府事。

  杜楚客知道太宗不喜歡太子承干,魏王泰又命令杜楚客暗中結交朝中重臣,甚至以大量的金錢賄賂。讓他們在太宗面前說李泰聰明,可為為太子。

  有人向太宗舉報,太宗裝作不知道。

  等到李承干被廢,李泰的事情也被牽連出來,李世民追究李泰身邊的大臣。本來可以處死杜楚客,但太宗因為他哥哥杜如晦對國家有大功,於是免死,廢為庶人。

  叔侄三人,一個吏部尚書,一個兵部尚書,一個工部尚書,杜家確實人才輩出,非常受李世民欣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