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4章 霸凌同事
幾個人把機器人弄進去,開始改。
前後滾的時候,脖子和頭礙事,這個還好,能往前低下去,連身子和四肢一起蜷成一團。
可是往左右翻的時候,胳膊太礙事,會卡住。
死活都翻不快。
有組員:「把胳膊縮回去,把整個身體做成圓柱狀呢?」
另外一個搖頭:「胳膊縮回去,身體裡面就要留一大片地方來安放縮回去的手。」
第一個:「不用在身體裡留地方,身體側面設計凹槽就好了。就跟剃刀的機制一樣。」
「那樣側面又多了兩個不平整的地方,運動的時候阻力又加大了。就為了翻個身這麼改,跟用十個雞蛋炒剩飯有什麼區別。」
「不試試怎麼知道。再說不做圓筒形也可以做成子彈頭形,上小下大。奔跑速度快的時候,還能減小風阻,最大可能的節能。」
董慶軍:「那就試試吧。反正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然後他們就去改了。
做好新的一版,領出來。
雖然外觀沒有之前那個酷帥,不過滾動的時候確實速度快了很多。
摔倒了,一滾就到了正面,一下爬起來。
有人又說:「會不會一滾就收不住。比如在斜坡上。」
這也太好滾了,機器人摔倒了一滾到底也不行。
董慶軍把機器人叫到一個緩坡草地上,給它下了個指令:「滾三圈。」
然後把它一推。
機器人就沿著坡咕嚕嚕直接滾了下去。
大家在後面叫著,追趕:「停下。」
「臥槽,你忘了壓根沒有設置滾動剎車措施嗎?」
下面就是河道。
滾到河裡,且不說機器人會不會報廢。
又要叫機械來救它,他們又得挨罵。
因為是下坡,所以人跑起來也很容易摔,結果就是沒止住機器人,自己還跟著一起滾起來。
機器人倒是停下來,不過卡在了兩塊景觀石之間。
因為手臂摺疊進身體了,唯一能掙脫的武器也沒有了,所以機器人搖頭晃腦,蹬腿,不停掙扎,也出不來,還越卡越緊,越卡越緊。
其實石頭不高,但是卡它剛好夠。
董慶軍他們沉默地看它掙扎,直到電量耗盡終於停下,才一起嘆氣:「不行。」
白立剛跟董為民在對面散步路過,看著他們像個瘋子一樣追著個什麼。
白立剛指著那邊:「瞧瞧。」
董為民:「那小子是誰家的,好淘氣。」
白立剛:「哈?!」
董為民:「你又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
白立剛:「那是你兒子啊。唉......你的老年痴呆症,真是越來越嚴重了。」
就這樣吵吵鬧鬧,改進了好多遍都不行。董慶軍撓破了頭也想不出來,又去請教李文軍了。
李文軍看了他拍攝的機器人摔倒站起來的畫面,淡淡地問:「為什麼一定要翻身才能站起來。你這個是機器人,跟人不一樣。人的脖子和四肢跟主體連接處,不管往哪個方向旋轉都是有旋轉極限的。機器人沒有,連脊椎都可以無限制彎折,所以它都不用分前後。萬一仰面朝天摔倒後,背後就自動變成前面,頭轉動一百八十度到後面,直接站起來。」
董慶軍一拍手:「對啊,我怎麼沒想到。我本來還想讓它鯉魚打挺。那樣確實很炫酷,但是太耗能。」
李文軍:「你直接讓它自己用算法計算最優策略。而且我有個疑惑,照理說以它的程序是可以預判你們的動作,躲開就好了。甚至是不躲開,被你們推得往一邊倒只有,在落地之前,應該就能回位。」
董慶軍沉默了一下:「我沒教它可以躲。主要是想測試它傾倒後復原的能力。」
李文軍:「神經,萬一是敵人打它呢,還不讓它躲開嗎?」
董慶軍點頭:「是。這一次改進後,就給它把躲避策略也加上去。」
他急吼吼地回去改進了。
改進後的機器人像個不倒翁一樣。
不管怎麼倒,都能彈起來。
等董慶軍把躲避策略也加上去之後,他們就發現壓根就打不到機器人了。
他們歡欣鼓舞,決定帶人形機器人去爬山,來檢測上坡,爬樓梯等稍微複雜運動形態。
為了確保所有動作都是機器人自己判斷後做出的,沒有人為干擾,董慶軍給機器人下的指令是「跟隨前面的人並保持兩米距離」。
而且為了確保中間不會冒出什麼莫名其妙的人對機器人發語音指令,他們暫時取消了語音指令這個一項。
大家覺得這個設置沒問題,是能想到的策略中出錯概率最低的。
只要走在它前面的人不發神經,後面的人隨時保持警惕,就不會相撞和跑偏。
不過「領航員」絕對不能讓董慶軍來做。
因為沒有危險的時候,他就是團隊裡最大的風險。
可是董慶軍偏要做「領航員」,因為他覺得很有意思。
大家苦口婆心勸董慶軍:「作為組長,你應該跟隨機器人隨時觀察它的動態,掌控大局。」
「就是,做『領航員』,要不停回頭,不然什麼都看不到。」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站在能通觀全局的位置上。」
董慶軍欣然應允。
因為他喜歡「掌控大局」「通觀全局」這幾個字。
大家投票,挑出組裡最年輕,身體素質最好的人作為「領航員」。
為了防止機器人被干擾,其他人一律只能走在機器人身後一米以外。
計劃是這樣的:從山腳往上,到水庫邊進行第一階段總結。
因為這一段以緩坡為主,比平地步行略複雜一點,卻很有代表性。
接著從水庫沿著石階而上,在「望山居」竹林外做第二階段總結,並更換電池。
因為這一段是踏步比較寬且矮的石階,跟第一段又有所區別,也是很典型的地形。
接著機器人會一直走到山頂的「佛堂清舍」,然後測試結束。
第三段樓梯窄且高,比較艱難,所以他們沒有把握機器人能一次就順利完成。
所以今天以完成第二階段為最低要求。
接著一群人就從山腳出發了。
前後滾的時候,脖子和頭礙事,這個還好,能往前低下去,連身子和四肢一起蜷成一團。
可是往左右翻的時候,胳膊太礙事,會卡住。
死活都翻不快。
有組員:「把胳膊縮回去,把整個身體做成圓柱狀呢?」
另外一個搖頭:「胳膊縮回去,身體裡面就要留一大片地方來安放縮回去的手。」
第一個:「不用在身體裡留地方,身體側面設計凹槽就好了。就跟剃刀的機制一樣。」
「那樣側面又多了兩個不平整的地方,運動的時候阻力又加大了。就為了翻個身這麼改,跟用十個雞蛋炒剩飯有什麼區別。」
「不試試怎麼知道。再說不做圓筒形也可以做成子彈頭形,上小下大。奔跑速度快的時候,還能減小風阻,最大可能的節能。」
董慶軍:「那就試試吧。反正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然後他們就去改了。
做好新的一版,領出來。
雖然外觀沒有之前那個酷帥,不過滾動的時候確實速度快了很多。
摔倒了,一滾就到了正面,一下爬起來。
有人又說:「會不會一滾就收不住。比如在斜坡上。」
這也太好滾了,機器人摔倒了一滾到底也不行。
董慶軍把機器人叫到一個緩坡草地上,給它下了個指令:「滾三圈。」
然後把它一推。
機器人就沿著坡咕嚕嚕直接滾了下去。
大家在後面叫著,追趕:「停下。」
「臥槽,你忘了壓根沒有設置滾動剎車措施嗎?」
下面就是河道。
滾到河裡,且不說機器人會不會報廢。
又要叫機械來救它,他們又得挨罵。
因為是下坡,所以人跑起來也很容易摔,結果就是沒止住機器人,自己還跟著一起滾起來。
機器人倒是停下來,不過卡在了兩塊景觀石之間。
因為手臂摺疊進身體了,唯一能掙脫的武器也沒有了,所以機器人搖頭晃腦,蹬腿,不停掙扎,也出不來,還越卡越緊,越卡越緊。
其實石頭不高,但是卡它剛好夠。
董慶軍他們沉默地看它掙扎,直到電量耗盡終於停下,才一起嘆氣:「不行。」
白立剛跟董為民在對面散步路過,看著他們像個瘋子一樣追著個什麼。
白立剛指著那邊:「瞧瞧。」
董為民:「那小子是誰家的,好淘氣。」
白立剛:「哈?!」
董為民:「你又是誰,我為什麼在這裡。」
白立剛:「那是你兒子啊。唉......你的老年痴呆症,真是越來越嚴重了。」
就這樣吵吵鬧鬧,改進了好多遍都不行。董慶軍撓破了頭也想不出來,又去請教李文軍了。
李文軍看了他拍攝的機器人摔倒站起來的畫面,淡淡地問:「為什麼一定要翻身才能站起來。你這個是機器人,跟人不一樣。人的脖子和四肢跟主體連接處,不管往哪個方向旋轉都是有旋轉極限的。機器人沒有,連脊椎都可以無限制彎折,所以它都不用分前後。萬一仰面朝天摔倒後,背後就自動變成前面,頭轉動一百八十度到後面,直接站起來。」
董慶軍一拍手:「對啊,我怎麼沒想到。我本來還想讓它鯉魚打挺。那樣確實很炫酷,但是太耗能。」
李文軍:「你直接讓它自己用算法計算最優策略。而且我有個疑惑,照理說以它的程序是可以預判你們的動作,躲開就好了。甚至是不躲開,被你們推得往一邊倒只有,在落地之前,應該就能回位。」
董慶軍沉默了一下:「我沒教它可以躲。主要是想測試它傾倒後復原的能力。」
李文軍:「神經,萬一是敵人打它呢,還不讓它躲開嗎?」
董慶軍點頭:「是。這一次改進後,就給它把躲避策略也加上去。」
他急吼吼地回去改進了。
改進後的機器人像個不倒翁一樣。
不管怎麼倒,都能彈起來。
等董慶軍把躲避策略也加上去之後,他們就發現壓根就打不到機器人了。
他們歡欣鼓舞,決定帶人形機器人去爬山,來檢測上坡,爬樓梯等稍微複雜運動形態。
為了確保所有動作都是機器人自己判斷後做出的,沒有人為干擾,董慶軍給機器人下的指令是「跟隨前面的人並保持兩米距離」。
而且為了確保中間不會冒出什麼莫名其妙的人對機器人發語音指令,他們暫時取消了語音指令這個一項。
大家覺得這個設置沒問題,是能想到的策略中出錯概率最低的。
只要走在它前面的人不發神經,後面的人隨時保持警惕,就不會相撞和跑偏。
不過「領航員」絕對不能讓董慶軍來做。
因為沒有危險的時候,他就是團隊裡最大的風險。
可是董慶軍偏要做「領航員」,因為他覺得很有意思。
大家苦口婆心勸董慶軍:「作為組長,你應該跟隨機器人隨時觀察它的動態,掌控大局。」
「就是,做『領航員』,要不停回頭,不然什麼都看不到。」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站在能通觀全局的位置上。」
董慶軍欣然應允。
因為他喜歡「掌控大局」「通觀全局」這幾個字。
大家投票,挑出組裡最年輕,身體素質最好的人作為「領航員」。
為了防止機器人被干擾,其他人一律只能走在機器人身後一米以外。
計劃是這樣的:從山腳往上,到水庫邊進行第一階段總結。
因為這一段以緩坡為主,比平地步行略複雜一點,卻很有代表性。
接著從水庫沿著石階而上,在「望山居」竹林外做第二階段總結,並更換電池。
因為這一段是踏步比較寬且矮的石階,跟第一段又有所區別,也是很典型的地形。
接著機器人會一直走到山頂的「佛堂清舍」,然後測試結束。
第三段樓梯窄且高,比較艱難,所以他們沒有把握機器人能一次就順利完成。
所以今天以完成第二階段為最低要求。
接著一群人就從山腳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