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鷹愁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773章 鷹愁澗

  雖然小白龍心中忐忑,思緒萬千。但身為弱者,他知道自己並沒有選擇的權利。其他四位天地應劫人都不是他能招惹的。而他在此次大劫中具體有什麼表現,還要看玄奘和靈猴分身。這兩位才是此次天地大劫真正的主角。

  小白龍靜等玄奘和靈猴分身前來鷹愁澗!而玄奘和靈猴分身也早知曉了小白龍的存在。

  玄奘不是凡僧,靈猴分身更是勾陳大帝法身。佛教布置的西遊劫難根本瞞不過他們!

  鷹愁澗前!

  玄奘和靈猴分身剛剛駐足,小白龍便躍水而出,在兩人面前俯首!

  雖然,佛教交代小白龍要為難玄奘一番。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小白龍明白,以自己的修為,哪有資格為難玄奘和靈猴分身。

  而且,龍族是截教附屬,不歸佛教管轄!佛教的招呼小白龍可不在意。前幾日,靈猴分身在兩界山暴揍十八羅漢的場景,時刻關注兩界山的小白龍可是看的真切。以靈猴分身的暴躁,小白龍可以肯定,自己若是聽從佛教之命為難玄奘和靈猴分身,必然會被靈猴分身暴揍一頓。當然,以小白龍天地應劫人的身份,想必靈猴分身也不會下死手!但小白龍可不想主動找虐,被靈猴分身暴揍。另外,小白龍想要在天地大劫中獲得足夠的好處,還需要交好玄奘和靈猴分身,孰輕孰重,小白龍自然明白!

  「西海龍王三太子敖烈拜見齊天大聖、拜見法師!」

  靈猴分身輕笑一聲道:「你這小龍倒是機靈,如何知曉我是齊天大聖。」

  見靈猴分身出言溫和,小白龍心中一喜,忙說道:「回大聖,這鷹愁澗距離兩界山不遠,小龍知道兩界山是大聖道場,故而日日關注兩界山。那日,小龍見大聖踏雲從東方而來,故而妄自猜測大聖身份,唐突之處還請大聖見諒!」

  靈猴分身哈哈一笑道:「你倒是機靈!」

  見靈猴分身並無為難自己的想法,而且,在玄奘和靈猴分身兩人之中隱隱以玄奘為主,小白龍急忙對著玄奘道:「法師傳法天下之宏願,小龍佩服萬分,小龍願追隨法師西行傳法!」

  主動投誠,如此識趣的小白龍,很難讓人生出惡感!玄奘也笑著道:「西行之路艱難險阻,你可真心愿隨貧僧而去。」

  天地大劫的劫難,小白龍自然不陌生,也早就做好了準備!不過,小白龍明白,玄奘問的重點不是西行路上的艱難險阻,而是自己是否真心追隨玄奘。

  小白龍歪頭看了一眼笑意盈盈的靈猴分身,急忙點頭道:「法師,小龍之心日月可鑑,願隨法師西去。」

  雖然小白龍不知道靈明石猴和玄奘兩人中為何是玄奘做主,但不管誰做主,他只要跟著就好了!這個世界上,弱者最大的福祉就是跟隨強者,跟對強者!現在,連靈猴分身都讓玄奘做主,小白龍哪裡還有什麼猶豫。

  玄奘笑著道:「你既有此誠心,吾等相見也是有緣,也罷!你就隨貧僧西行去吧!」

  小白龍聞言,歡喜的道:「弟子多謝法師!」

  見玄奘順利的收了小白龍,靈猴分身笑著道:「敖烈,此地窮山惡水,可有路行。」

  小白龍急忙道:「大聖,蛇盤山荒僻,本沒有路,小龍來此之後曾開闢一條山路,以備不時之需!」

  玄奘也點點頭道:「既如此,你且去前面帶路!」

  小白龍是鷹愁澗之主,這山路又是他開闢,自該由他帶路!蛇盤山險峻陡峭,雖有山路盤旋,但也難行。不過玄奘三人都不是凡俗,這山路走的倒也輕快!

  三人走後數日!

  一位身背寶劍、手持葫蘆的少年修者,腳踏祥雲從西方而來!這少年修士在鷹愁澗虛空盤旋找尋許久,這才落下雲頭,來到鷹愁澗邊。

  只見那少年修士喃喃自語道:「以玄奘腳程應當早到了鷹愁澗,為何這鷹愁澗周邊卻是不見其蹤跡;還有這澗中的西海三太子為何也是不見蹤跡。」

  雖然那少年心中隱隱有了猜測,但其又在澗邊踟躕許久,這才翻手取出三根清香燃起,向著虛空恭敬說道:「珞珈山木吒請見蛇盤山山神!」

  待三根清香燃盡,一道威嚴的聲音問道:「汝以香請我,所為何事!」

  自天齊仁聖大帝崛起後,地祇一脈地位大大提升。若是以前,木吒以觀音菩薩嫡傳的身份,僅以咒法便能拘來蛇盤山山神供他驅使!可現在,木吒想尋山神請教,還需以香火交換。這些年來,地祇一脈可是以諸天萬界無數修士的生命,生生鑄造了自己的權威。木吒雖然身份不凡,可也不敢壞了天齊仁聖大帝定下的規矩。


  木吒輕聲道:「敢問尊神,不知西行人玄奘法師可到了此處!不知這鷹愁澗西海三太子去了何方。」

  那道威嚴的聲音依舊沒有絲毫波瀾的道:「玄奘法師五日前已至鷹愁澗,澗中的西海三太子也在那日隨玄奘法師而去。」說罷,那聲音徹底沉寂,仿佛從未出現過一般。

  地祇一脈秉承天齊仁聖大帝法令,不參與諸天萬界中任何事宜!諸天萬界任何勢力、修士,但有所求,也必須以香火之力供奉神祇!天地大劫雖然波及諸天萬界,但地祇一脈依舊是以中立身份置身事外。

  木吒聞聽蛇盤山所言,眉頭緊皺,心中翻騰!自從雙叉嶺出事後,木吒心中一直有股淡淡不安!現在,心中擔憂成真,木吒真不知該如何向觀音菩薩交代。

  此時,諸天大能也發現了鷹愁澗的異常!

  作為五位應劫人之一的應劫地,鷹愁澗匯聚了大量的天地劫氣!現在,這些濃郁的天地劫氣卻是猶如流水一般開始向西奔走!跟雙叉嶺和兩界山的情況的一模一樣!

  佛教分天地大劫為八十一難,的確是個極其天才的想法!

  天地之間的劫氣匯聚在一起爆發和分散成八十一處消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但是,此想法雖然天才,但也有弊病!

  比如說;佛教提前謀劃的人族幾難,以及雙叉嶺、兩界山、鷹愁澗這三處的劫難,若是沒有及時消弭的話,這些劫難中匯聚的劫氣就會匯聚在一起,醞釀更恐怖的劫難。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