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難評的勝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75章 難評的勝利

  河北,常山真定。

  郭子儀、李光弼和僕固懷恩一眾武將議事。

  朝廷的軍餉已經送到,他們需要商定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李光弼提出建議,不必和史思明硬碰硬,可以兵分兩路,一路去饒陽牽制史思明,一路向范陽方向打,直抄叛軍老巢。

  郭子儀同意了李光弼的建議,但具體出兵細節,還需要再商議。

  會議後,僕固懷恩找到郭子儀,道:「大帥,等消滅安史叛軍,您想去哪兒?」

  郭子儀笑道:「陛下讓去哪裡,我就去哪裡。」

  僕固懷恩道:「史思明用兵無常,陛下也深知這點,現如今,李光弼既然想用圍城疲敵之策,我們不如徹底配合他,多圍一段時間。」

  僕固懷恩的言外之意,是想養寇自重。

  自節度使做大後,養寇自重成了邊疆大帥的通病。

  僕固懷恩就是其中一種類型,他們既忠於大唐,又想通過養寇自重獲得權力地位。

  郭子儀聽得懂僕固懷恩的意思,但卻佯裝不懂,道:「圍多久,怎麼打,應該根據戰場形勢而定,仆固將軍也是懂兵法之人,怎能提出這種糊塗建議?」

  「這……」僕固懷恩一怔,訕訕一笑,低聲道:「飛鳥盡,良弓藏,古來皆是如此,望節帥三思。」

  郭子儀見僕固懷恩不知進退,捅破了窗戶紙,不由得嘆了口氣,道:「先不講大義,難道你覺得陛下除了我們,就沒人可用了嗎?」

  僕固懷恩想了想,道:「確有高仙芝、封常清等人,而且陛下自己,更是極善用兵。」

  郭子儀道:「陛下的親軍是誰?」

  僕固懷恩道:「隴右道四鎮精兵。」

  郭子儀道:「平叛以來,我們仗雖然打得多,但是叛軍精銳一直是高仙芝在牽制。現在我雖然統帥前方,但手下除了朔方軍,還有河東、河北、安西、河隴將士,若是我今日敢起私心,明日人頭就會被送往長安。」

  僕固懷恩聽後,沉默不語。

  郭子儀接著道:「陛下讓我為主帥,是信任我,恩寵如此,我又怎能為了個人私利,背棄陛下,自絕於天下?我若真是成了安祿山那樣的人,上天棄之,萬民唾之!」

  僕固懷恩見郭子儀態度堅決,恭敬道:「是,末將淺薄,還請大帥治罪。」

  「這也怪不得你。」郭子儀擺擺手,道:「若君主賞罰不明,外將或起私心,若是君主孱弱,則外將有功高蓋主之危,若君主年老多病,年輕的猛將或有殺身之禍。但現在陛下賞罰分明,雄才大略,身強體壯,我們又有什麼好擔心的?你不能用以前的事,套現在的情形。」

  僕固懷恩似有所悟,道:「末將謝大帥賜教!」

  郭子儀會心一笑,道:「好了,用心戰事,準備立功吧。」

  「是。」僕固懷恩領命去了。

  ……

  一個月後,郭子儀開拔大軍,一路由僕固懷恩領兵兩萬,向北進攻范陽,一路他親自帶兵,進攻饒陽。

  史思明得知官軍進軍,留一萬人守饒陽,自己帶主力向北出擊。

  史思明這麼做,有兩個原因。

  第一,饒陽雖然難攻,但畢竟城小,而且真定恆陽都在官軍手裡,對他已經形成半包圍之勢,他若是把大軍都留在饒陽城,很容易被官軍困死。

  第二,他認為饒陽可以丟,只要守住范陽平盧,就能割據一時,而且他還可以讓官軍替他解決掉他不方便解決的人。

  郭子儀和李光弼兵臨饒陽城下,不知道史思明已經溜走,於是採取圍城之策。

  圍了兩天,斥候才來報,說史思明已經不在饒陽城,但安祿山和安慶緒,還在城裡。

  不過,雖然史思明不在城裡,郭子儀還是不知道史思明在饒陽城留了多少人。

  於是,郭子儀一邊派斥候打探,一邊試探攻擊饒陽城。

  通過斥候的消息以及幾番試探性交手,郭子儀大概摸清了叛軍在饒陽城的實力,準備強攻饒陽。

  但是,郭子儀才做好強攻準備,烏承恩和薛嵩帶著叛軍開城投降了。

  原來,史思明以安太清為饒陽主帥,統領烏承恩、薛嵩等人留守饒陽。烏承恩和薛嵩,本來就在大唐和叛軍之間搖擺,現在又見官軍勢大,史思明溜走,便密謀殺了安太清,開城投降官軍,並且獻上安祿山和安慶緒父子。


  官軍只通過幾場試探性的攻城戰,便取下饒陽,活抓叛軍皇帝安祿山,

  這勝利,說大吧,沒怎麼打,說小吧,又活捉了安祿山。

  郭子儀等人一時間都不知道怎麼評價。

  但是,郭子儀這樣的心情沒維持多久,就傳來一個噩耗,史思明帶大軍大敗僕固懷恩,僕固懷恩所帶去進攻范陽的兩萬將士,只剩下兩千餘人逃走。

  郭子儀感覺自己上了史思明的當,但是他也只能咬牙吞下,讓顏真卿將安祿山和安慶緒帶回京城獻捷,自己繼續率軍北上。

  顏真卿一走,河北南部的部分豪強因為兩稅法的原因,發動暴亂,推舉博州刺史賀蘭進明為帥,響應史思明的叛亂。

  賀蘭進明原為北海太守,李琩將其調任為博州刺史。

  襄州、荊州、汴州、陳留,甚至關中岐州,也因為兩稅法的緣故,多地暴動。

  形勢似乎急轉之下,各地奏報不斷的送到長安。

  ……

  長安,李琩召文武議事。

  韋見素率先道:「陛下,除史思明外,其餘各地暴亂皆是因為推行兩稅法所引起,漢光武帝劉秀只推行『度田』,便引起多地叛亂,如今陛下推行的兩稅法,比『度田』有過之而無不及。」

  度田就是核查田地人口,早在西漢時期,就會對各州縣的田地人口進行核查。

  東漢建國,劉秀下令各州、郡,清查人們占有田地數量、戶口、年紀。

  但是,東漢的門閥勢力太大,各門閥豪強對地方官吏採取威逼利誘的方式,與地方官吏相互勾結,隱瞞、謊報田地人口。

  劉秀發現此事,大怒,將十幾個刺史、郡守賜死,並且以更嚴厲的方式強制清查,黃河下游的州郡門閥見瞞不住,便發動暴亂。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