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聖心難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11章 聖心難測

  長安,興慶宮。

  東北戰事的情況送到李隆基桌上,李隆基打開一看,上面赫然寫著朔方節度副使、奉信王阿布思在討契丹的途中,叛變大唐,奔漠北去了。

  李隆基怒不可遏,道:「DTZ汗國滅亡,烏蘇米施可汗被拔悉蜜、回紇和葛邏祿的聯兵攻殺,阿布思率部投奔大唐,朕給阿布思封了王,賜名李獻忠,朕待阿布思不薄,他何故叛唐?」

  楊國忠上前道:「回聖人,臣以為阿布思是懷念DTZ,此舉是為了所謂的復國。」

  李隆基沒有答楊國忠的話,而是轉問李林甫:「右相不是說,胡人最驍勇善戰、赤膽忠心嗎?阿布思為何叛唐?」

  李林甫為了防止漢人門閥掌軍功做大,便提議多用沒什麼背景的胡人做將軍,但誰能想到阿布思居然叛了!

  阿布思這不是打他的臉嗎?

  可這事歸根結底,還是李隆基的意思。

  就像安祿山能被重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是胡人,和河北道的世家沒什麼關係,李隆基才想用他去鎮壓河北道世家。

  但現在李隆基故意這麼問他,明顯是有想甩鍋的意思。

  李林甫沉吟片刻,回道:「阿布思為何叛變,原因尚且不明,現在不好妄下定論,楊御史之言過於武斷了。」

  李隆基道:「你的意思,是安祿山逼他反的?」

  李隆基知道安祿山和阿布思不和,這次阿布思叛變,多是安祿山的壓迫,可是安祿山也是胡人,一直以來對他也是畢恭畢敬,他目前不好捅安祿山的刀子,只得道:「臣絕無此意,臣只是覺得需要詳查。」

  「查什麼查?」李隆基提高了聲音,「不管什麼原因,阿布思都已經叛變了,況且現在連人都找不到,怎麼查?」

  「聖人所言甚是。」楊國忠上前附和,「阿布思叛變,有損大唐神威,必須將他抓回長安,明正典刑!」

  李隆基道:「怎麼抓?」

  楊國忠道:「阿布思逃往漠北,不如讓回紇去抓,以此順便看看回紇是否忠於大唐。」

  李隆基依舊不答楊國忠,再問李林甫道:「右相以為呢?」

  李林甫知道李隆基這是打算不問緣由,只想以武力解決,心中默默嘆氣,進言道:「臣建議在楊御史的方略上再加一條,讓壽王殿下會同回紇抓捕。」

  李隆基聞言微怔。

  楊國忠的方略,只想讓回紇出力,如此主動權全部在回紇手中,回紇出不出力,出多大的力,都是未知數,到時候甚至只需做做樣子,拿不到人也有說辭。

  而李林甫的建議,則是把主動權握在了大唐手裡,到時候若是回紇不賣力,李琩就有理由領重兵挺進回紇,那時不要說抓捕阿布思,就是回紇領土能不能保全,也是大唐說了算。

  至於楊國忠所說的測試回紇忠誠度,則不在李隆基的考慮範圍內,國家之間利益為主,忠誠只與利益掛鉤。

  「楊釗還是太青澀了些。」李隆基默默感慨一句,道:「那便依右相所言。」

  「喏。」眾臣領命。

  李林甫接道:「阿布思兼領著朔方副節度使,如今他叛逃,朔方應立即補上缺位。」

  李隆基道:「右相可有舉薦之人?」

  李林甫道:「臣舉薦赤水軍副軍使李光弼,與吐蕃戰事,李光弼屢立戰功,是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

  李隆基轉向一直不說話的李亨,問道:「太子以為呢?」

  李亨道:「兒附議右相。」

  李隆基神情微變,道:「既然如此,朕便准了。」

  李林甫又道:「南詔最近和吐蕃往來頻繁,不易拉攏,臣諫言,再度對南詔用兵。」

  李隆基道:「北邊戰事未停,西邊極可能又起戰事,現在不宜再開戰端,此事再議吧。」

  李林甫道:「聖人聖明,不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南詔那邊也不能聽之任之,臣建議從朝中挑選熟悉南詔的賢才,到劍南輔助榮王主理針對南詔的事宜。」

  「這倒是個不錯提議。」李隆基點點頭,「右相覺得誰合適?」

  「楊釗楊御史。」李林甫脫口而出,「楊御史本就是劍南人士,先前和南詔的戰事他也參與其中,讓楊御史去,再合適不過。」


  李隆基眼色微變。

  他知道李林甫這是在排擠楊國忠,想把楊國忠調去劍南,他自己好在朝中獨攬大權。

  李隆基不想讓楊國忠離開長安,但也不想拂了李林甫的面子,微微一笑,道:「右相這是老成謀國之言,便依你所言,讓楊御史去劍南任副節度使吧。」

  李林甫大喜,道:「聖人英明!」

  楊國忠則如遭雷擊,整個人萎靡下來。

  ……

  朝後,李林甫興高采烈去了,楊國忠則有些悶悶不樂。

  這時,傳旨太監叫住楊國忠,道:「楊御史,聖人有請。」

  「喏。」楊國忠接了話,跟上傳旨太監,心裡卻在想:「完了,聖人這是要催我趕緊出發啊!」

  懷著忐忑的心情,楊國忠在沉香庭見到了李隆基。

  李隆基和江采萍撒著魚食,等楊國忠行了禮,道:「楊御史去劍南待上幾月,走走親戚,幾月後朕把你調回來,到時伱也算增加了磨練,可以接替王鉷的工作。」

  楊國忠聞言,一下子精神了,忙行禮道:「臣謝聖人恩典。」

  李隆基道:「行了,好好辦差吧。」

  「喏。」楊國忠領旨,猶豫了片刻,伏拜道:「臣名為釗,而圖讖上有「卯金刀」三字,此乃不吉之名,臣懇請聖人賜名。」

  「你倒是忠心。」李隆基望著楊國忠,想起給阿布思賜名李獻忠的事,道:「你既然忠心為國,朕便給你賜名國忠,希望你以後不負國忠之名。」

  楊國忠大喜,道:「臣叩謝聖人恩典!」

  李隆基揮揮手,楊國忠興高采烈的退下了。

  楊國忠剛離開,高力士走進了亭子,呈上奏摺,道:「聖人,這是太子送來報喜的信。」

  李隆基道:「報什麼喜?」

  高力士道:「張良娣產子,是個男孩。」

  一旁的江采萍聽到這話,臉色微變,撒魚食的手停了一下。

  李隆基道:「既然添了皇孫,該加的丫鬟僕人照例增加便是。」

  高力士道:「喏。」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