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自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68章 自困

  次日。

  李琩親自領邊令誠和楊釗檢查府庫。

  邊令誠收了錢,暫時不想和李琩為難,因此一路都沒怎麼看,全程打哈哈。

  楊釗則用心檢查,仔細算帳,但結果卻和報給的朝廷的數目一模一樣。

  李琩對邊令誠道:「邊監軍,龜茲的府庫就這些,你們是否要去其他四鎮看看?」

  邊令誠道:「一葉知秋,龜茲如此,其他四鎮想必也沒有問題,殿下公務繁忙,我看就不必浪費時間了吧。」

  李琩道:「也好,邊監軍若什麼時候想去其他邊鎮,可招呼磧西文武同去,千萬不要獨自出行。磧西地廣人稀,到處都是荒漠戈壁,沒有熟人帶路,容易誤入絕路而死,有時候就算有熟人帶路,也容易遇到賊寇,甚至是敵軍襲擊。」

  「下官明白。」邊令誠連忙回復,然後轉對楊國忠道:「楊參軍聽清了,為了自身安全,不要私自行事。」

  「多謝提醒。」楊國忠恭敬回話。

  幾人說著話,館驛的驛差給他們上了加冰的葡萄酒。

  邊令誠美美的品嘗了一口,道:「這葡萄酒還是磧西的喝起來更有味道,配上特製的冰,口感極佳,磧西真是個好地方。」

  「是啊。」驛差接了話,「除了葡萄酒和製冰的硝石,安西還有好幾處銅鐵礦藏……」

  驛差說到這裡,注意到李琩的表情,連忙住嘴,退了下去。

  楊國忠敏銳的撲捉到了這一細節,心裡打起了主意。

  邊令誠則裝作什麼都沒聽見。

  李琩也不解釋,只和邊令誠聊起了葡萄酒的事。

  ……

  接下來的幾天,楊國忠暫時放棄了對磧西府庫的執念,轉而對磧西的礦藏明察暗訪。

  在一番努力之下,楊國忠終於有了收穫。

  他發現,磧西確實有好幾處優質銅鐵礦藏,但是官府並未開採,於是他寫了一道奏書,上奏此事,並順帶彈劾李琩。

  他彈劾李琩的主要是兩件事。

  第一件,是米謙和康禕逃獄並被阿綺絲殺死。第二件,他說李琩發現礦藏隱瞞不報,別有用心。

  不過他的奏書送到驛站不久,就轉回到了李琩的手裡。

  李琩拿著楊國忠道奏書仔細看了會兒,對一旁的楊玉環道:「他果然在裡面說了我的壞話。」

  楊玉環湊過來看了看,道:「那要不要把這封奏書淹了?」

  「不用。」李琩搖頭,「他說我的這些壞話,不見得是壞事,而且有人替我解釋,我的奏書也早就到了朝廷。」

  李琩說著,將奏書遞給驛差,道:「還以原樣,替他加急送往朝廷。」

  「是。」驛差接過信,出門去了。

  ……

  長安。

  李林甫收到楊國忠的奏書,沒有逗留,直接轉呈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閱覽後,對旁邊的高力士道:「力士啊,邊令誠剛上奏書讚揚了十八郎,楊釗就接著彈劾了十八郎一本,他們之間到底誰說了謊?」

  高力士恭敬道:「奴婢也不確定,最好能再派一個人去看看。」

  「那也不必,之前朝廷派去磧西的人,都對十八郎稱讚有加,楊釗嘛……」李隆基看了一眼李林甫,沒有給出評價。

  李隆基最早的時候,就派過辛雲京監督李琩,後來他又陸續派了一些人,一直到現在,這些人對李琩評價都很不錯。

  只有楊釗一個人,對李琩有微詞。

  但楊釗畢竟是李林甫的人,李林甫的人,不針對李琩才是怪事。

  李林甫察言觀色,大概猜到了李隆基的想法,同時,他也有些回過味了,暗道:「聖人精通帝王之術,他把我和壽王的一切鬥爭,都理解為政鬥,以後只要是我用的人,無論他們誰說壽王的壞話,聖人都不會信,聖人這是自己把自己困進去了。」

  念及此處,李林甫又做了更進一步的思考。

  以李琩的手段,楊釗彈劾他的奏書,怎麼能大搖大擺的從安西送出來?

  除非是李琩故意為之。

  所以,這極有可能是李琩的投石問路之計,如果這次李隆基不對李琩做出一些訓誡,那李琩只會越來越肆無忌憚。


  李林甫想到這裡,上前道:「稟聖人,楊釗既然彈劾了壽王殿下,臣覺得還是派人查一查為好,查清了,也好還壽王殿下清白。」

  李隆基道:「右相還記得周子諒嗎?」

  周子諒當初彈劾牛仙客和李适之,反被李隆基打死了。

  當時李林甫為了針對張九齡,暗中使了壞。

  如今,角色互換,李隆基的暗示也很明顯。

  李林甫一怔,連忙道:「臣失言。」

  李隆基也不怪罪李林甫,轉道:「磧西銅鐵礦藏之事,十八郎上過奏書請求朝廷派專人開採,如今楊釗又再提起此事,看來確實該安排一下了。」

  李林甫道:「磧西偏遠,開採出來的銅鐵礦藏,也不好運回長安。」

  「那便就地利用。」李隆基思索著,「中原大地每年都要向磧西輸送大量軍資器械,如果磧西能自己解決一部分,也能減輕朝廷的壓力。」

  李林甫道:「如此不好管控。」

  李隆基點點頭,沉思半晌,道:「但也不能因噎廢食。前期的開採交給十八郎去做,邊令誠和楊釗不是在磧西嗎?先讓他們協同監管,待磧西工坊初具規模,右相再派人去接管。」

  按理說,大唐所有的兵器坊,都應該由朝廷專門派人去運作,可是還是那句話,磧西離長安太遠了,干任何事的成本都高得可怕,只有放權給地方自己處理,才能讓效率和效益都最大化。

  所以李隆基把鑄兵器的權利下放給了李琩雖然冒險,但也有權衡之下的決策。

  李林甫也沒有辦法,畢竟現在朝廷的開支太大,能省去一些花銷,讓李隆基多點錢揮霍,比什麼都重要。

  因此李林甫道:「聖人英明,臣領旨。」

  李隆基滿意點頭,轉問新任左相陳希烈道:「左相以為呢?」

  陳希烈自接任左相以來,對李林甫言聽計從。李林甫在家中處理政務,百官都集聚到李林甫府前等候召見,而陳希烈雖坐鎮政事堂,卻無人謁見,陳希烈基本已經習慣了除了簽字啥也不乾的日子。

  陳希烈連忙跟著道:「臣附議,聖人英明。」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