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審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32章 審理

  「我也只是碰巧。」李琩微微一笑,「更碰巧的是,我昨晚在延平門外看到許多屍骨暴於荒野,然後進城我便聽到最近刁民鬧得很兇,特別是關中選去劍南入伍陣亡的家屬,這些刁民,一點不體諒朝廷的難處。」

  李林甫神色一變,道:「是嗎?此事臣並未聽聞,多謝殿下告知,臣派人去查查。」

  李琩道:「又要勞右相費心了。」

  李林甫道:「臣職所當為。」

  李琩一笑,又喝了口茶,道:「好茶,房裡的龍涎香也好聞,真想在右相府里多呆會兒,奈何事務繁忙,若右相沒有其他事,我便告辭了。」

  「打擾殿下,請殿下體諒。」李林甫起身,「臣送殿下。」

  「多謝。」李琩客套一句,出了右相府。

  待李琩走遠,吉溫上前道:「右相,壽王既然不領情,要不要上書聖人,參壽王一本?」

  「參他什麼?」李林甫問道。

  吉溫道:「私藏嫌犯,蓄意包庇杜有鄰,擾亂執法。」

  李林甫道:「你怎麼不參他蓄意謀反?」

  「這聖人恐怕不會輕信。」吉溫認真道。

  「怎麼不信?」李林甫冷笑,「他到了右相府,密會當朝宰相,這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吉溫終於聽出了李林甫的言外之意,忙道:「下官糊塗。」

  「不是你糊塗,是壽王太精明。他保杜二娘並沒有偷偷摸摸,而是光明正大。他這是料准了聖人的心思啊!不過他又能保幾個人?」李林甫感嘆了一句,轉道:「延平門外那些暴於荒野的屍體怎麼回事?千秋節在即,千萬不要出什麼亂子!」

  「下官這就去查。」吉溫連忙道。

  李林甫道:「若是牽扯到我們,你便去查,若沒有,讓京兆府去辦,韓朝宗也該下台了。」

  「下官明白。」吉溫給李林甫行了一禮,退了出去。

  ……

  東市道上。

  張光晟對剛才在李林甫府里聽到的聲響念念不忘,對李琩道:「殿下,我們進右相府後,似乎有人在監視我們。」

  「是嗎?」李琩哈哈一笑,「那伱有福了。」

  張光晟莫名其妙,道:「殿下何意?」

  李琩道:「右相有二十五個兒子,二十五個女兒。右相對他的兒女們極其寵溺,他為了讓女兒選到心儀的夫婿,便在會客廳的牆上開了一扇窗,用薄如蟬翼的輕紗進行遮蓋,當有青年才俊來拜訪時,他的女兒們就會站在窗後,觀察這些才俊,如果有中意的,就由右相去聯絡。你聽到動靜,便是右相的哪個女兒相中你了。」

  張光晟雖然英勇無敵,但年紀不大,聽了李琩這話,頓時紅了臉,道:「末將可不敢攀右相的高枝。」

  李琩笑道:「右相雖然可能名聲不太好,不過罪不及妻兒,他有六個女兒才貌雙全,特別是李騰空,更是宅心仁厚,樂善好施,反正你也未娶,李騰空未嫁,若是李騰空相中你,也不是不可以。」

  張光晟連忙搖頭,道:「殿下又在取笑末將,王妃已經答應給末將做媒,末將若遇到中意的,自會麻煩王妃。」

  李琩和張光晟的對話並不太正經,但後面的杜二娘聽了卻不反感,與之相反,她反而覺得李琩和下屬這樣的關係,才是和諧的。

  之前杜二娘對李琩並不熟悉,加上李亨的「洗腦」,她一直以為李琩是那種滿肚子陰謀詭計的小人,可是通過這兩天的認識,她逐漸覺得李琩有勇有謀,俠骨柔腸,和民間流傳的一般無二。

  當然,她雖然有這樣的認識,並不代表她就對李琩有什麼男女之情。

  李琩並沒有在意杜良娣的想法,他和張光晟說著話,心裡卻在猶豫要不要保其他的人。

  衡量半晌後,他選擇了放棄。

  畢竟,他不管他做了什麼,最後都是看李隆基的心思。

  ……

  接下來的兩天,李琩沒再過問案情的事,也沒理會杜良娣,多數時間呆在府中,少數時間進宮去看望武惠妃。

  兩天後,八月初三,韋堅案和杜有案開庭審理,大理寺派人來請李琩旁聽。

  李琩來到公堂之上,只見大理寺卿蕭炅,刑部吉溫、羅希奭,御史中丞楊慎矜都全部到坐。


  另外,由於京兆府協同辦理,因此京兆府尹韓朝宗也在一旁。

  李琩掃了一眼在座的各位,除了韓朝宗立場偏李亨,其他的人基本都是李林甫一道。

  眾官見了李琩,一同上來行禮。

  吉溫道:「殿下身份高貴,請坐堂上。」

  「我只是旁聽。」李琩坐到堂下椅子上,「我坐這裡就行,你們審吧。」

  「是。」

  吉溫也不多勸,和眾官一同回到堂上正坐,接著傳訊犯人。

  最先帶上堂的柳勣。

  此刻的柳勣渾身是刑具留下的傷,他來到堂上,不待三司官員問話,便跪了下來,主動「招供」。

  只聽柳勣道:「小人東翁杜有鄰確實亡稱圖讖,交構東宮,指斥乘輿,小人說的句句屬實。」

  「大膽!」蕭炅一拍桌案,先看了一眼李琩,才道:「空口無憑,你可知道誣陷太子是什麼罪嗎?」

  柳勣道:「半月前,小人東翁杜有鄰在家裡做法事,這事左右鄰舍都知道。」

  蕭炅道:「做法事這事三司官吏去查了,法師說是為招魂而做。」

  柳勣道:「他們自然不會輕易招認,各位上官若是不信,可問著作郎王曾和北海太守李邕。」

  李琩聽到這兩個人的名字,有些驚訝。

  該來的還是來了。

  李邕官職雖然不大,但是聲名顯赫。武則天時期,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是武則天的面首,滿朝文武對這兩個人趨之若鶩,但李邕從不巴結。

  除此之外,李邕還寫得一手好書法,後世包括蘇軾在內的不少書法名家,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不過李琩雖然驚訝,卻也沒有說話。

  只聽吉溫幽幽道:「你一個八品小吏,如何識得著作郎王曾和北海太守李邕?」

  柳勣道:「淄川太守裴敦復欣賞小人,把小人推薦給了北海太守李邕,李邕和小人一見如故,與小人結成了忘年之交,李邕還送了小人一匹馬,那馬還在小人家的馬廄里。」

  「那著作郎王曾呢?」吉溫道。

  柳勣道:「是李邕把小人推薦給的王曾。」

  吉溫道:「裴敦復和韋堅是親戚吧?韋堅密會王難得,杜有鄰亡稱圖讖,你從中間勾結串聯,是嗎?」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