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難以解釋的問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98章 難以解釋的問題

  「有些過來應選的士兵職務太高,比如石守義,他如今是都尉,下管八百餘人,卻過來應招一個小小的衛隊長。其餘旅帥來應選的更是繁多。」張光晟說出了問題。

  石守義李琩熟悉,第一次李琩去打小勃律的時候,石守義就隨軍出征,還立了功,李琩信守承諾,帶他去了長安。

  再後來,每次出征都有他的身影,他靠著軍功一路升到了都尉。

  這些人來應選,對張光晟是個難題,但對李琩來說,卻是一個好事。

  安祿山沒有養私兵的權利,便換了種方法,靠收義子來鞏固勢力,李琩如今有這個權利,自然要好好利用。

  李琩沉吟片刻,道:「這些人都是軍中基石,不能抽調過來,但也不能冷了他們的好意,讓他們兼領護衛職務,原職不變。」

  讓這些人兼領護衛,表面上會占據李琩護衛的名額,但實際上,李琩以後調用他們,就不僅可以用兵部的調令,還可以用掉護衛的名義。

  「是。」張光晟領命,道:「末將整理好名冊後,再呈殿下閱覽。」

  「有勞張參軍。」李琩點點頭,想了想,又道:「你查查河西、安西、北庭這三鎮有多少粟特人參與安祿山的祆教活動。記住,要暗訪。」

  祆教,便是瑣羅亞斯德教,也就是之前阿布·穆斯林信仰的宗教。

  這個宗教,不僅波斯人信仰,粟特人也信仰。

  安祿山利用祆教活動,圈了不少粟特人的錢,攢下很多活動經費。

  李琩現在占著絲綢之路的要道,這筆錢他也想搞,所以勢必要和安祿山過過招。

  「末將明白。」張光晟領命,退了下去。

  李琩和楊玉環一路往回走,比之前,李琩話少了很多,基本都在低著頭想事。

  直到回了府,楊玉環給李琩端來茶水,才問道:「郎君在擔憂什麼嗎?」

  「是啊。」李琩點點頭,嘆了口氣,卻不知從何說起。

  紅月給他送他的消息,一條是關於安祿山,一條是關於南詔。

  安祿山方面,即使沒有楊玉環可以討好,安祿山還是和歷史上一樣,依舊茁壯成長。

  這倒是好理解,畢竟歷史上安祿山討好楊玉環的目的,是為了討好李隆基,只要李隆基還在,安祿山的這一招就不會失效。

  楊玉環只是一個背鍋的媒介。

  所謂盛世需要美人點綴,亂世需要美人背罪。

  楊玉環足夠漂亮,正好處在盛世和亂世交替間,既點綴了大唐盛世,又背了亂世的鍋。

  李琩想到這兒,不由看了一眼楊玉環。

  他暫時改變了楊玉環的人生,可是歷史的大勢依舊沒變,安祿山還是做了兩鎮節度使,安史之亂還是會來,

  而且他阻止不了。

  因為安史之亂,不是搞定一個安祿山就可以解決的。

  河北道以大唐十分之一的人口,納了占全國四分之一的稅。

  河北的氏族,部分自開元十年後,就沒讓家族子弟來參加科舉,因為他們知道來考了也沒用。

  河北從百姓到氏族,對朝廷已經十分不滿,少數人早就起了叛唐之心。

  比如現在已經在安祿山身邊的高尚。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安祿山只是被河北推出來對抗朝廷的工具人,就算搞死了安祿山,河北也會推出其他人。

  南詔方面,因為李璘提前去插了一腳,改變了歷史原有的走向。

  本來閣羅鳳還要在長安呆幾年,如今卻提前放了回去。

  閣羅鳳極具才華,野心不小,如今回到南詔,南詔就必有大事發生。

  如果李璘在劍南真的吃了南詔的虧,就會進一步加劇大唐局勢的惡化。

  大唐的局勢並沒有因為李琩的到來,和李琩的功業變得更好,反而更加的紛繁複雜。

  楊玉環見李琩沉思著,沒有向她解釋,笑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猶己飢之也。這固然是很好的品質,但郎君已經做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不應該過分憂慮。」

  李琩聞言一怔,道:「你怎麼知道我在想什麼?」


  楊玉環道:「郎君見了紅月的信才變得憂慮,那麼擔憂的事想必和信中的內容有關,臣妾雖然不知道信中的消息意味著什麼,但想來應該是涉及家國天下。」

  李琩笑道:「我並不是不想和你解釋,只是這事太過複雜,難以解釋。」

  「臣妾理解。」楊玉環點頭,認真道:「郎君思慮深遠,若事事都要和臣妾講清楚,恐怕得說半輩子。臣妾只是想告訴郎君,伱已經做得很好了,以後無論發生什麼事,臣妾都會和郎君同進同退。」

  李琩聽了這話,心中頗為感動,摟住楊玉環,笑道:「你這麼信任我,我把你賣了你都不知道。」

  「郎君捨得嗎?」楊玉環含笑,「阿綺絲來信說,郎君出征在外,都隨時想起臣妾。」

  李琩疑惑道:「她給你說這個做什麼?」

  「姑娘家的心思,臣妾也和郎君解釋不清,郎君相信臣妾可以處理好就行。」楊玉環說著,伸手按了按李琩手臂,接著道:「臣妾剛嫁給郎君時,郎君的這裡還比較柔軟,現在硬了不少。」

  李琩笑道:「行軍打仗時間久,就練出來了。」

  「也是。」楊玉環拿起李琩的手放在自己腰間,「這些年臣妾練舞沒有放下,腰也纖細了不少。」

  李琩摸了摸楊玉環的腰,道:「你的舞已經夠美了,你還那麼勤奮。」

  楊玉環道:「臣妾之前學的,多是宮廷樂舞類,來安西之後,融合了西域風情,臣妾還想學學劍舞。郎君知道公孫大娘嗎?」

  「略有耳聞。」李琩道。

  楊玉環道:「傳聞張旭的書法,就是看了公孫大娘的劍舞得到了啟示,臣妾今天本想問一問張旭,但見郎君和他們說政務,便不方便插話。」

  李琩知道公孫大娘,是因為杜甫的詩,這個傳聞他並不清楚。

  李琩道:「公孫大娘在民間演藝,並不好找。不過另一位劍舞大師裴旻好尋,有機會我請他來交流交流。」

  「好啊。」

  楊玉環微微一笑,正欲說話,張木槿便牽著李苓走了進來。

  楊玉環看到李苓,起身將李苓抱在懷裡。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