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策立太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64章 策立太子

  李亨並沒有因為呂向是他的老師和謀士,站在呂向的一邊,更沒有以此對李琩進行詆毀和攻擊。

  相反,他支持了李琩。

  但他這樣說,並不是因為真的要幫助李琩,而是他知道,現在李琩在李隆基心裡極其重要,只要李琩不犯謀逆罪,李隆基就會給予李琩充分的信任。

  因此,只有支持李琩,才能顯得他識大體顧大局,有人君的氣宇。

  除此之外,他也替呂向求了情,昭示了他的仁義。

  李隆基對李亨的回覆很是滿意,微微一笑,說道:「既然你替呂向求情,朕便不明諭責他。他雖然是你的老師,但他若犯了糊塗,你也應對他多加勸導。好了,伱起身吧。」

  「謝父皇。」李亨起身,規矩的站著。

  李隆基道:「十八郎在外征戰,你在朝中,應當多幫襯著他一些,不要讓他難做。」

  李亨聞言微怔,他不明白,他在朝中能幫李琩什麼。

  李亨一時想不明白,但還是說道:「是,兒臣謹遵父皇旨意。」

  「嗯。」李隆基點點頭,道:「十八郎在河西擊退了吐蕃,吐蕃劫掠河西不成,又在隴右劫掠一番,隴右各軍竟然只敢固守各城,不敢主動出擊。」

  李亨道:「隴右受先前大敗影響,士氣受挫,若能派一位得力幹將前去反敗為勝,想必能重塑隴右軍士氣。」

  「你說得不錯。」李隆基站起身,道:「朕有意讓十八郎再兼任隴右節度使,你以為如何?

  李亨道:「十八弟用兵如神,若他能出任隴右節度使,再好不過,只是……」」

  「只是什麼?」李隆基問道。

  李亨原本想說,只是這樣十八弟領的兵馬就太多了,可是話到嘴邊,終究沒有說出來,而是改口回道:「只是不知道十八弟的身體能否支持得住。」

  「十八郎正直壯年,想必還能支持一段時間,就按你的諫言,讓他兼任隴右節度使吧。」

  李隆基說罷,讓李亨先行退下。

  ……

  次日,紫宸殿。

  李隆基召開了朝會,朝中大小官員以及皇子,全部列席。

  李隆基等李林甫匯報了河西隴右的戰事,便道:「昨日忠王提議,讓壽王兼任隴右節度使,朕同意了,諸位還有何諫言?」

  殿下眾人聽了這話,都是一驚。

  特別是李亨、李林甫和李璘。

  李亨驚訝,是這個提議根本就是李隆基自己說的,他只不過是不敢反駁,跟著附和,但李隆基卻算在他的頭上。

  李林甫則是因為他感覺到了李亨越來越會揣摩李隆基的心思。

  至於李璘,他是責怪李亨為什麼沒有推薦他任隴右節度使,他先前就和李亨提過這事,他也想立功。

  李林甫驚訝之後,很快就把心思拉了回來。

  他知道,自從李隆基任命李琩為河西節度使之後,加任隴右節度使,只是遲早的事。

  但他還是照例反駁道:「稟聖人,壽王殿下雖然才識過人,可畢竟太過年輕,他一人兼任隴右道三鎮節度使,恐怕難以勝任。」

  李隆基沒有回答李林甫,而是問牛仙客,道:「牛相以為呢?」

  牛仙客原本想跟著李林甫說,但見李隆基的態度,決定還是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道:「用兵一事,壽王殿下到現在從未有過敗績,臣自認不如。臣附議,奏請壽王殿下兼任隴右節度使。」

  「既然牛相也認同,那便定了吧。」李隆基直接敲定下來,話鋒一轉,又道:「前日適之奏請立忠王為太子,朕思慮良久。誠如適之所說,策立太子關係國本,太子之位虛懸已久,朝廷上下人心不安。忠王忠孝仁義,才德兼備,為國舉才,不避親疏,可堪重任。朕意已決,策立忠王為太子。」

  李隆基的語氣十分堅定,眾臣不敢質疑,紛紛給李亨行禮祝賀。

  ……

  朝會散去。

  李林甫若有所思,李璘則慍怒而去。

  李亨追上李璘,道:「十六弟,留步。」

  李璘停了下來,皮笑肉不笑的道:「恭祝三哥做了太子,十六弟無用,幫不了三哥了。」


  李亨道:「你在氣我沒有舉薦你做隴右節度使?」

  李璘道:「臣弟不敢。」

  「父皇任命十八弟做隴右節度使,是為了讓他能集中力量攻打石堡城,此時我若舉薦你,父皇不僅不會同意,反而會懷疑你我別有用心,而且石堡城難克,你若去了那裡,反而是吃力不討好。」李亨耐心解釋。

  李璘頗為自信,以為自己只要出去,不會比李琩弱,因此道:「是三哥不信任臣弟罷了。」

  「非是我不信你。」李亨搖頭,「我為你物色了一個去處,你若想去,我便舉薦你。」

  「哪裡?」李璘問道。

  「劍南。」李亨說出名字,接著解釋:「劍南也是邊境,那裡鄰近吐蕃和南詔。不過與隴右相比,大唐同南詔關係要好,你若去了劍南,可以聯合南詔,進取吐蕃,如此立功容易,也沒有危險。」

  李璘想了想,覺得李亨說得有理,行禮道:「原來三哥一直沒我著想,是弟錯怪你了,請三哥恕罪。」

  李亨微微一笑,道:「你我之間的情誼,不必這麼客氣。」

  ……

  李亨府。

  由於李亨做了太子,朝中太小官員紛紛前來祝賀,門庭若市,絡繹不絕。

  李亨高興的應付完了朝廷官員,來到張氏房間,說道:「我這府院有些小了,朝中來了些祝賀的人,便顯得十分擁擠。」

  李亨明面上說的是自己宅院小,實際是在問張氏自己應不應該搬到東宮去。

  張氏明白李亨的意思,笑道:「此事殿下可問問禮部。」

  張氏的言外之意,是禮部管禮儀,如今李亨做了太子,就應該有太子的禮儀,按照太子的禮儀,李亨就應該住在東宮。

  李亨道:「可我的兄弟們都住在十王宅,我若搬出去,恐怕惹父皇不高興。」

  張氏道:「壽王如今也沒住在十王宅,聖人也沒有不高興。」

  提起李琩,李亨就想到李琩如今兼著三鎮節度使,手握十幾萬雄兵,比起他這個太子,李琩似乎更有實權。

  李亨沉默了會兒,直言道:「你的意思,我搬出十王宅住在東宮,父皇不會不高興?」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