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諸葛請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且不提東吳那邊奇奇怪怪的各種事情,說回大漢這邊。6̶̛̎̋̔̇ͅ9̴̮̦͖̥͈̳̭̭̋̏͝ŝ̸̢̜̳̱͈̹͓̀̆̔͋͛͜͠ḩ̷̻̩͍̱̗͔̺̏̓͊̀͂̀ͅṵ̵̙̻͉̦͙̗̥̉̓̓͊̑̂̑x̸͍̘̳͂͊̂̊̀͊̕͘.̷̹̦̆̆c̶͙͈͚̽̄̈̎̒͜ó̶̧̧̝̳̠͇͕̺̲̹̔̈́̃͝͝m̷̗͓̽̂̌̋̃̌

  延熙十六年,諸葛亮滅魏之後,班師回朝。

  而在諸葛亮回到長安獻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書大漢天子劉禪,請求取消丞相一職,歸政於天子。

  這事兒,天子劉禪還沒說什麼呢,李嚴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了。

  娘咧,這個諸葛魚頭不安好心啊!!!

  挾滅國之功,回來後卻請辭丞相一職.你想幹啥?!莫非真的是要授「十錫」不成?!

  當然,如果諸葛亮真的是這種狼子野心之輩,能讓天子看清楚他的為人的話,那李嚴絕對不會跳出來反對,反而會因此推波助瀾。

  反正,以大漢如今的形式,諸葛亮真要有那個野心,他也成不了事情,河洛,兗州的情況不好說,但荊州,益州,河北這三個地方,肯定是不會允許諸葛亮有這種野心的。

  所以吧,理論上將,李嚴是不該跳出來反對的。

  但,這裡面有個小問題加十錫的這個說法來源,偏偏跟他李嚴有莫大的關係。

  當初諸葛亮在河洛坐鎮,遠離長安,李嚴一方面是為了討好諸葛亮,一方面也是為了試探諸葛亮的態度,看看能不能給諸葛亮上眼藥,他還是如同歷史上一樣,寫了一封信給諸葛亮。

  信中就有勸諸葛亮「加九錫」的說法。💜💜 ➅9s𝕙Ⓤ𝕏.Ⓒ𝔬m 👺🐳

  而諸葛亮也確實同歷史上一樣,給李嚴回了一封信,告訴李嚴,等到大家一起興復漢室了,別說「九錫」,就是「十錫」,他諸葛亮也可以帶著大家一起接受。

  當然,諸葛亮的本意,是告訴李嚴,如今大家的共同目標是興復漢室,想要享受榮華富貴,等到興復漢室以後再說「十錫」,不過是一個代名詞。

  但是吧,如今諸葛亮挾滅國之功回到長安,興復漢室已成定局,他又請辭丞相之位.要是這個老小子真的提出了要天子加他「十錫」的話來,這可怎麼收場?!

  以諸葛亮在劉禪心裡的地位,如果諸葛亮真的選擇了辭官享受生活,這個「十錫」,劉禪說不定是真的會給。

  不過是十種天子御用的禮器而已,如果不是王莽,曹操等人的騷操作,誰都不會往篡位的地方去想。

  但同時,劉禪心裡肯定也會懷疑,一向都是「九錫」的說法,怎麼到了丞相這邊就變成了「十錫」了哪個傢伙提出的這種說法?!

  到了那個時候,他李嚴還能撇的清關係嗎?!

  諸葛亮有身份,有地位,在大功,在天子信中地位極高,他受「十錫」不一定有事兒。

  但他李嚴,這個勸說諸葛亮接受「九錫」的人.下場肯定好不了。

  因此,李嚴必須跳出來反對,反對諸葛亮請辭丞相一職,不讓這老小子去享福,否則完蛋的就是自己。

  再一個,李嚴其實也考慮過,諸葛亮回朝後,自己的權利和地位,會受到什麼影響。

  如果諸葛亮還是丞相,那麼李嚴的權利確實會受到不小的影響,但是吧,他終究還是尚書令,主管朝政實施.雖然頭上會多個婆婆,但是吧,還是有一定的自主權的。

  三省六部制最大的優點,就是釐清各自的職責,提高行政效率,雖然有丞相總領國政,但該尚書省辦的事兒,丞相也不能太過插手。

  可如果諸葛亮請辭丞相,還把丞相這個職位徹底取消了那怎麼去安置諸葛亮?!

  諸葛亮也許是真的想要辭官享福,但站在天子劉禪的立場上,讓一個滅國大功臣,回到長安就失去所有官職,成為一介閒散人這是一國主君該幹的事兒麼?!

  因此啊,劉禪都不能允許諸葛亮就這麼辭官了,肯定還得留他下來繼續當官。

  可問題是,諸葛亮歸政天子,不設丞相,這本身對劉禪集權也有好處所以,李嚴換位思考後覺得,劉禪大概率是會允許諸葛亮請辭丞相,但同時,讓諸葛亮重新當回中書令。

  這麼一來,李嚴就難受了。

  雖然說吧,中書令和尚書令,嚴格意義上講是平級的,但是吧.那是諸葛亮。


  以諸葛亮的威望,功勞,他在中書令要是做出了什麼決策,他李嚴真的敢丁是丁,卯是卯的跟諸葛亮掰扯麼?!

  反正啊,李嚴越想,越覺得諸葛亮當了中書令後,自己的日子反而會更難受。

  這兩個理由加起來,促使了李嚴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諸葛亮辭去丞相一職。

  而諸葛亮也是納悶這裡面有你李正方什麼事兒?!

  諸葛亮這次回長安,請辭丞相之職,確實是經過自己深思熟慮的。

  一來,大漢自光武中興以來,就不再設置丞相一職,當初曹操復設丞相,在季漢這邊看來,是篡權奪位的第一步。

  時局所致,季漢建立後,一開始也是沒有丞相的,但後來昭烈帝崩於長安,天子年幼,不得不任命諸葛亮為丞相,總領國政。

  但如今,天子已經成年,大漢也已完成了滅魏大業,只剩下東吳偏安一隅,早晚可圖這個時候,丞相這個職位,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二來,從諸葛亮自身的角度講,他當年從隆中出來,輔佐先帝興復漢室,如今最大的目標已經達成了,漢室也旦夕可興,他已經沒什麼可以遺憾的了。

  諸葛亮從來不是一個貪戀權位的人,很多時候他都是趕鴨子上架,沒辦法的事情。

  可如今,諸葛亮覺得自己應該兌現自己當初許下的諾言,待漢室復興後,自己重回隆中,躬耕度日.這就是諸葛亮給自己安排的退休生活。

  所以,諸葛亮請辭丞相,這事兒既沒有李嚴想的那樣,是要享受「十錫」待遇,也沒有想要以退為進,他是真的要辭職。

  回到隆中,一邊躬耕,一邊幫著張溪出點主意,找到合適的時機滅吳,那麼這一身,他也就圓滿了。

  因此,諸葛亮在考慮請辭丞相的困難時,確實預料到會有人反對。

  諸葛亮猜想過,天子劉禪可能會反對,畢竟這些年,諸葛亮跟劉禪的關係一直不錯。

  劉禪是真的拿諸葛亮當相父,給了他足夠的信任和權柄,甚至到了後期,在關羽去世後,劉禪連本屬於大將軍的兵權都給了諸葛亮。

  所以,諸葛亮覺得,劉禪可能會出於不舍而挽留自己。

  諸葛亮也猜想過,蔣琬,費禕,董允等人,可能也會反對。

  這些人,基本都是在諸葛亮的指導下,一步一步的熟悉政務,走到現在的地位。

  他們已經習慣了上面有一個丞相府幫他們做出決策,在諸葛亮的引導下決定國事,突然沒了一個做主的人,他們可能會不知道怎麼處理政務。

  但,這本來就應該是他們必須要學會適應的事情,諸葛亮只是把這個事情提前了而已。

  而且諸葛亮覺得,丞相這個職位,在特殊時期可以起到集權的作用,但長久來說,對三省決策,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三省本來就應該直接對皇帝負責,而不是對丞相負責,三省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分權,多一個丞相反而是集權這對天子集權很不利,也容易滋生出權臣,這是諸葛亮不想看到的。

  因此,於公於私,諸葛亮都覺得,這些人越反對,這個丞相之位就越該廢除。

  最後,諸葛亮還猜想過,陳泰,裴潛,譙周等人會反對。

  不過這些人的反對嘛,大多都是裝裝樣子,畢竟諸葛亮的功勞太大,權勢太高了,他們如果不表達一下反對意見,反而顯得他們不會做人。

  但實際上,諸葛亮很清楚,這些人背後都有自己的利益集團,他們也不希望看到諸葛亮,龐統,張溪,徐庶這些人長期霸占朝廷的話語權,雖然表面反對,但實際上,一定會推波助瀾的促成這件事,這樣他們才有可能上位,為自己代表的利益集團謀利。

  關於這些人,諸葛亮會在自己正式離開朝堂前,做好妥善的安排,有些事情,天子不方便做,他這個臨退休的老頭,可就沒有這個顧慮了。

  以上,就是諸葛亮預料的反對人選.所以這個李正方跳出來反對,到底是什麼意思?!

  諸葛亮是真的看不懂。

  畢竟,張溪,龐統,徐庶等人,各有要職,需要鎮守地方,維持穩定,一時間他們是不可能返回長安任職,威脅到李嚴的地位的。

  而自己一旦請辭丞相後,中樞里,就屬李嚴的資歷最高,權利也最大.這不是正好符合李嚴的心意麼?!

  他反對的意義何在?!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