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江東新秀陸伯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赤壁一戰,江表十二虎臣全部折戟,搭上了兩萬多江東子弟的命,儘管沒有全軍覆沒,可是對於身居大後方的江東世家們而言,這無異於是驚天的噩耗了。-漫~*'¨¯¨'*·舞~ ➅❾𝓢нᵘ᙭.𝓒𝐎𝓶 ~舞*'¨¯¨'*·~漫-

  他們各自都在懊惱於自己下錯了注,大傢伙都在想怎麼與孫家切割,甚至有人已經主動暗通書信給曹操了。

  這個局面,孫策從豫章往回趕的時候就已經預見了。

  他回江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人心。

  如果不能穩住局面,不用典默率軍前來,內部就會先土崩瓦解了。

  這個時候,不得不佩服碧眼紫須兒的政治目光了,還未回到建業,他便精準的分析到,江東世家林立,真要是一個個家族去遊說,只怕一圈沒走完,曹軍就殺過來了。

  要想穩住人心浮動的江東亂局,只要搞定四大家族,其他的世家或多或少都是受到他們的影響。

  江東四大家族,分別是陸、朱、張、顧。

  陸家是與孫家關係最好的,赤壁大戰前夕,作為天下最大船舶提供商的陸家提供了五百艘艨艟、七百艘赤馬給孫策,可以說是孫策發起赤壁大戰的底氣說在。

  為了進一步穩固這層關係,孫策親自前往陸家,甚至把年齡才剛滿二十的陸遜請為了軍中主簿,以此示意孫家與陸家榮辱與共,效果也確實不錯。

  周瑜則是帶著呂蒙去了朱家,一番唇槍舌戰後,還把後三國的名將朱桓也給請了出來,直接替孫策做了決定拜為軍中騎都尉。

  朱桓性格不是太好,比較高傲,但為人重義輕財,因為拜將的原因還搭了幾萬錢進來。

  孫權去了張家。

  後世的不少三國粉對於江東張姓人物的認知,第一個想起的往往是張昭。

  事實上,被江東視為如同曹營肱骨荀彧一樣的後勤能手張昭並不是江東四大家族中的張家人,他是徐州彭城人,雖然此刻也在江東擔任著後勤運營,跟真正的張家人比,分量可就輕多了。

  套路都是一樣,孫權去到張家後,靠著自己的聰穎也是把張允給請了出來,就算是把他們張家綁在了戰車上。

  當然,這個張允並不是荊襄水師副都督張允,他的兒子比較出名一些,便是後來吳國的太子太傅張溫。

  得到了陸家、朱家和張家的支持後,顧家這頭也很自然的出仕了幾人。

  流水的諸侯、鐵打的世家,其實四大家族對於孫家的支持並沒有太大的忌憚,即便是未來孫策被吞併了,朝廷依舊是需要他們擔任地方官員維持當地秩序的。

  這就是世家的強大所在。

  之後的一個月時間裡,孫策在四大家族的支持下,算是勉強穩住了江東的亂局。

  與此同時,也收到了前線的快報。

  <tt_keyword_ad data-title="日化" data-tag=」精品推薦」 data-type=」1」 data-value=」1933」></tt_keyword_ad>

  「典默終於動身了,屯紮於夏口的水師全部渡江進入豫章,隊伍綿延之長不下二十里,少不過七八萬人。

  諸位有什麼想法,不妨直言。」

  建業議政廳的帥位上,連日的奔波與勞累,讓這位江東的少年英豪也顯得有些憔悴,仿佛一夜間蒼老了十歲。

  對於典默大軍壓境,眾人早有預料,所以臉上都沒有太大的波瀾。

  通常這種時候,第一個說話的都是周瑜,誰都清楚他與孫策的關係明里是主從,實際卻是摯友。

  見周瑜今日遲遲未開口,剛剛拜為騎都尉的朱桓提議道:

  「主公,典默所率領的多為荊襄水師,他們這些人水戰尚可,攻城根本不足為懼,末將建議堅壁清野,據險而守,待曹軍銳氣耗盡,再設法破敵。」

  作為新人,這個提議中規中矩,孫策只是點了點頭,甚至都沒發表什麼看法。

  讓他沒想到的是,年齡最小的陸遜,竟然敢在這個時候主動開口。

  「主公,堅守不戰看似於曹軍不利,可我們卻未必耗的起,此時的曹操坐擁八州一部,糧草、軍械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拖不起。


  更何況,主公赤壁大敗,如今人心浮動,我們更需要一場勝利來穩固軍心、凝聚士氣。」

  這話讓周瑜和魯肅都不由將目光投了過去,這個年齡也有這樣的見識,免不了心中又想起了那句老話:自古江東俊傑是英雄出少年。

  事實上,周瑜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避而不戰看似在消耗曹軍,可人家耗的起,周瑜眼皮上揚,問道:「伯言的意思是主動出擊嗎?詳細說說。」

  陸遜抬眼看向孫策,見他眼中也帶著幾分期待,便昂首道:

  「稟主公,典默若要從豫章發兵取丹陽,則必經海陽、黟縣,兩縣之間有一山脈,名為林歷山,此山北連黟縣,東西兩面皆是筆直懸崖無法攀登,唯有南面一條通道可上,實乃天賜之險。

  若是主公能領兵在林歷山駐紮,典默若敢來犯,我們可居高臨下而痛擊,而是形成對峙,也有進退兩便之選。」

  此話一出,周瑜眼睛不由睜大了幾分,臉上也浮現了幾許驚訝。

  這,分明就是他在這段時間想出的方略,沒想到陸遜竟然跟他想一塊去了。

  他當即拱手作揖道:「主公,末將附議。」

  孫策輕笑了一聲,這可真是難得,周瑜竟然會在第一時間就附議了,這是好事。

  但孫策也沒有立刻做決斷,而是站起身來到了一旁的沙盤上,「伯言,指出林歷山的位置。」

  陸遜上前食指中指並用,在丹陽與豫章的邊界地帶指出了一片山嶺。

  儘管從沙盤上看不出林歷山地形如何,但這個位置確實是堪稱戰略要地,它扼守住了豫章的糧道,典默根本沒法繞開。

  「你們怎麼說?」孫策撫摸著自己的鼻頭問道。

  廳內的文武都上前看了沙盤,面面相覷後都連連點頭稱是。

  見狀,孫策便重新坐回了帥位,肅然道:「好,既然諸位意見相同,那我們便揮師林歷山,與典默決一死戰!」

  「必勝!必勝!必勝!」

  「各部速去準備,明日發兵,務必在三日內趕到!」

  「諾!」

  眾人作揖後,一甩披風雷厲風行的走了出去。

  「我看你好像對伯言頗為欣賞。」眾人走後,孫策才看向周瑜。

  周瑜絲毫不掩飾的點頭道,「主公,此人年紀輕輕卻頗有見地,我也是在從豫章回丹陽的時候途經林歷山才有了這樣的判斷,沒想到伯言身在建業卻也想到了這一層。

  相信不用多久,他必能成為主公的心腹智囊。」

  聽到周瑜這麼說,孫策的嘴角忍不住上揚。

  上一回聽到周瑜如此大加讚賞,還是在諸葛亮的身上,可他到底是劉備的人,就算當時掛著盟友的名義,分道揚鑣也是遲早的事。

  這回不同了,按照周瑜的性子,此人才華怕是能比肩諸葛亮。

  他深吸了一口氣,呢喃道:「好事,在此關鍵時候,得此人,或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