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帝王之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87章 帝王之問!

  「那這……這可如何是好?」

  胡惟庸的話,顯然他們根本沒想到。

  但沒想到,並不代表沒想過。

  實際上,自從洪武帝第一次在洪武二年開始修《祖訓錄》,就已經有了這個徵兆,這些年來,百官提出的反對意見,不知凡幾。

  但最後都不了了之。

  畢竟,文官掌政事、武將管兵權,都是一槍一刀打下來的江山。陛下想要拿到這些,分給自己的兒子,哪有那麼容易?

  可真的不容易嗎?

  想到這位皇帝的霸道,歷朝歷代都見不到幾個,這簡直是百官的災難,再想到往後官場生涯的坎坷,一時之間,眾人又不免悲觀起來。

  「不行!絕對不行!」

  就在這時,新任戶部尚書,還算是年輕的李文泰怒道:「春秋距離現在都幾千年了?改朝換代了多少代?這世事從來都是往前走的,沒見過往後倒退的!」

  「我朝多少文武,和陛下驅除韃虜,重歸漢統,一統南北。這正是宣揚王道,教化天下的大好機會。」

  「再啟分封?幾代過去之後,安知我大明天下是戰國亂世?還是這京都淪喪,禮法覆滅!」

  此話一出,眾人均是震驚於其大膽之言,到底是年輕,銳氣十足。

  換他們這句話是萬萬不敢說的。

  可現在,除了在這中書省能說出自己的「心裡話」,這朝堂上哪裡還能說呢?

  「這我們該怎麼勸?」話題終究得回到正軌。

  「不急!」

  看到眾人表情,胡惟庸先是沉思了一會兒,這才道:「近期的國朝重事,終究還是征討吐蕃,再加上這寶鈔之事!我們還有時間,好好思量。」

  「但勸說的主力,卻不應該是吾等。」

  嗯?

  眾人齊齊疑惑看去。

  卻見胡惟庸已經起身,「陛下雖是草莽之身,但自從稱帝之後,卻極為重視皇子的教育。甚至每月的初一十五,分為兩次經筵!」

  「經筵之上,上到前朝禮法,國祚覆滅之禍,下到百姓起義,動亂之危,無所不談!」

  「陛下曾贊言:以古為境,可知興替,故而經筵之上所談,雖是先賢微言大義之論,但借古諭今,也是常有之事。」

  此話一出,眾人想到什麼,齊齊眼睛一亮。

  要知道。

  當今這位陛下,注重教育,特別是對太子的教育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每月的經筵,那是國朝六部、兩位丞相,甚至御史言官,翰林清流等等都必須參與的。

  「丞相的意思是……」

  胡惟庸笑道:「再等等吧,等到衛國公鄧愈,征討吐蕃的消息傳來,咱們這位陛下,定然會出手。」

  「最近這段時日,還是早做準備!」

  ……

  京城的消息傳播的很快。

  錢莊,在短短的三天之間,似乎就傳遍了整個南直隸。

  而三日後,在菜市口處斬以「張觀策」為首,副提舉崔勁,包括寶鈔提舉司等一干大使、副使!

  百姓也都知道,是中書省的「官員」和寶鈔提舉司的副提舉沆瀣一氣,故意陷害蘇提舉,並且關閉行用庫不讓兌換……

  當然這個消息瞞不住聰明人。

  但不論如何,行用庫可以兌換,這絕對是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大好消息。

  甚至在之後的三四個月里,京城之地,足足八個縣,每個縣都有一座錢莊,陸續開啟!

  ……

  轉眼睛。

  已經是八月。

  夜色,繁星高照。

  天氣太熱,蘇閒索性躺在院裡,看著天空的繁星,內心卻是陷入思索。

  這段時間,蘇閒所在的大本堂,倒是十分平靜。

  但是父親所在的寶鈔提舉司,真是忙的腳不沾地。基本上一清早就要出去,宵禁時才回來。有時候甚至連夜不回……

  不過寶鈔之事過後。

  父親的秉直賢名,倒也是傳遍了京城,什麼不畏強權,為民做主,強開提舉司行用庫。


  直接打敗不法之臣,聖上一雙火眼之下,將這殘害賢臣的奸臣,斬首示眾。

  其中,甚至有蘇閒什麼在宮城之內使用巧招,再勸陛下,聯繫到上次的空印,和皇孫的城頭對話……

  一時間,眾人又開始稱讚,不愧是聖上親口所言……麒麟子等等說法。

  而在初始的不適應之後。

  很快,蘇貴淵又投入到了,寶鈔的防偽、材質工作。

  蘇閒所說的用「棉花」來製作寶鈔,提升材質,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很難了。

  這種技法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提升的。

  但雖然如此。

  將棉花作為主要材料之一,嘗試了好幾次之後,實踐證明是可行的,只需要繼續想辦法提升工藝就行。

  反倒是防盜,進行的井井有條。

  蘇貴淵想要在寶鈔之上,添加一些防偽圖案,但這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完,只好等著和棉花一起,填充進寶鈔。

  爭取在來年,再新發寶鈔!

  而不得不說。

  此次過後,又是因禍得福。

  因為錢莊雖然是皇家和勛貴成立,但名義上,卻是分設在寶鈔提舉司,行用庫之下。

  管理的人,也是藉助行用庫調集的吏員。

  當然,各個勛貴府邸,也派出一位主管,除此之外,還有朱元璋派出的親隨。

  根據這個趨勢,蘇閒覺得,說不定錢莊擴大之後,還真能把各地的寶源局和寶泉局,全部歸統在「寶鈔提舉司」之下,而父親這提舉,水漲船高,指不定就能再升個幾品。

  正這麼想著的時候。

  突然。

  蘇閒眼前白茫茫一片,還沒等他反應過來。

  腦海之中,他這段時間根本沒關注過的詞條,忽然起了變化。

  【童言無忌】,依舊還是青銅為主色,上面銀光點點,顯得精緻而又古老。

  而就在它的身邊,似有氤氳之光流淌,不一會兒,便變得極為璀璨。

  下一刻,七彩之色環繞。

  等到其冷卻下來後,蘇閒再度望去……

  【福星高照】:人生前路未卜,未知而艱險,但天上總有一顆屬於你的福星,積攢福德,福星籠罩!

  啊?

  蘇閒默默的看著這四個大字。

  整個人沉默了下來。

  怎麼現在才來?

  看來還真是如自己所想,升職一段時間後,才會有新的詞條出現?

  不過盯著這四個大字,蘇閒自己也無語了起來。

  一直以來,生活在洪武帝的統治之下,他其實都有一個擔憂。

  便是隨著父親越發的靠近官場中心,往後的血案,可是一個比一個驚心動魄。

  單說一個胡惟庸案……所涉及的中樞官員,文武百官,開國勛貴,那是殺的血流成河!

  別看這位皇帝,在他的孫兒面前,像是一個尋常老人一樣,疼愛後輩。

  但說到底,他的手段霸道殘酷到令人髮指,稍不注意,恐怕就要涉入案中。

  就說此次,案發之時,那位五品博士郭翰文也涉入其中,可蘇閒聽到的消息,卻是對方還曾在國子學宣揚父親蘇貴淵「秉直性情」!

  然後,同樣就被砍了……

  牽扯出來的寶鈔提舉司,幾乎換了一小半人。

  那段時間,雖然明知道父親不會出什麼事,娘親也是擔心的心驚肉跳。

  所以,蘇閒一直想要的就是個,化險為夷之類的詞條。

  但現在瞅這樣子,似乎是吧?

  福星高照,是不是就能化險為夷?但也沒說一定確定肯定之類的詞語啊?

  蘇閒望著夜空中的星星,想著想著卻是很快睡著。

  不知何時,一夜時間,匆匆即過!

  ……

  翌日。

  蘇閒如往常一樣,前去大本堂。

  這段時間他已經習慣了這條路,其實不用娘親來送,自己照樣可以前去宮城。


  但娘親卻並不同意,依舊按時按點的上下接送。

  今日來到大本堂。

  蘇閒總覺得氣氛有些不對勁,但見以往穿著長袍,鬆散舒服的大儒宋濂,此次倒是衣冠整齊,穿上了一身官服。

  而其它先生,也是如此。

  甚至大本堂內,還出現了很多蘇閒沒見過的一些「先生」,聽常森介紹,這些都是有名的先生夫子。

  有的甚至是此次,專門從國子學而來。

  還有的本來已經年老賦閒,不是要事,基本上不會來大本堂。

  比如那位老學究,劉三吾,今日也特意來此。

  「應該是此次經筵!不僅是劉老先生,還有朱善、汪睿,這可都曾是被皇爺稱呼為「三老賢臣」的!」

  常森介紹道。

  相比較別人稱呼「陛下、聖上」,他們這群勛貴子嗣,倒是一直在稱呼皇爺。

  「可是以前,咱們也去過經筵啊?」

  傅忠疑惑問道:

  「那就是這次的經筵,和以往不一樣唄。馬上就是中秋了,我可聽說了……」

  這時,沐晟悄聲道:「咱們征討吐蕃,已經大勝,魏國公鄧愈還有我父親,馬上就要班師回朝。」

  「此次這錢莊,也要設立在寧夏、陝州、山西等地!」

  聞聽此言。

  蘇閒倒是一愣,這麼快就大勝了?

  「真的假的?」

  勛貴子嗣,對這種消息簡直沒有絲毫抵抗力,此刻一個個睜大眼睛,興奮無比。

  「當然是真的,這又不是什麼秘密,國朝內部應該都知道了,不過還沒昭告天下而已。」

  「皇爺應該是等什麼機會吧。」一旁的徐膺緒也說道。

  朱雄英看著幾人討論,也趕緊確認道:「皇爺爺這幾天高興的不得了,還說要封賞大軍呢,不過我沒仔細聽。」

  蘇閒倒是發現了在大本堂的另一個好處,消息渠道多的令人驚喜。

  想來,這兩地錢莊,包括在吐蕃試行也快了。

  但這非三五年,根本看不到效果,甚至耗費十年也有可能。

  他倒是沒太在意。

  正這麼想著的時候。

  「你們跟我來!」

  方孝孺一身翰林儒士服,面色古板,著重看了蘇閒幾眼,這才讓眾孩準備一番。

  「待會兒去往文華殿,切不可聲張,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今日可不要如同以往,爾等要重禮,就算做不好,也要盡力去做……」

  蘇閒等人一度點頭,然後在方孝孺的領頭下,徑直前往大本堂。

  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倒是蘇閒,迎著方孝孺的目光有些無奈,這段時間,這些夫子先生,給他灌輸了好多的聖賢之言,甚至已經給自己講解「四書五經」。

  這晦澀難懂的知識先不說,就說那些大道理,聽得蘇閒腦袋都疼,而其中最多的就是國朝選仕。

  從漢朝的世家,到隋唐的科舉,還說科舉能大興,是多少大賢篳路藍縷,到前宋更有了「東華門唱名者才是好漢」的舉世公認!

  縱然前唐,雖為科舉,也是被世家大族掌控,如今我大明開國,只開一屆,你父也受此恩如何如何……

  對此蘇閒只能點頭,裝作懵懂。

  但相關之事,從來都是閉口不談。

  很快,一邊想著。

  他們也來到文華殿的角落。

  值得注意的是……

  今日,秦王晉王燕王等人,早已來此,身著袞龍袍,坐在朱元璋左右下首。

  而此刻朱元璋面朝南坐,有禮官高唱百官進入,紛紛行參拜大禮。

  隨後,兩位丞相,以及六部官員,其它百官先後分列在几案後坐下。又在贊禮官的高唱中,兩名著分別著紅袍、藍袍的官員,再度宣揚了一些先賢名言,又說聖上開經筵的苦心,再一度感恩言謝。

  旋即,四位講官面對皇帝而立,展書官在書案兩側對立。

  等到朱元璋吩咐了幾句之後。


  終於……

  今日的話題,也瞬間在一眾高官之中,響徹而起!

  「今日經筵之議!」

  「楚漢之爭,漢高祖登得帝位,分封子嗣!稱此後天下,非劉氏不得封王!」

  「然而短短數十年,劉氏諸王坐大,以至於在景帝之時,發生七國之亂!」

  此時此刻,隨著這道聲音響起。

  整個文華殿的氣氛,瞬間變得肅穆起來。

  秦王晉王燕王等皇子,紛紛抬頭,凌厲目光,倏然朝著那講官看去。

  百官面色也是一肅,卻是紛紛察覺到,今日經筵不同以往的鄭重和嚴肅。

  甚至,恐怕另有所指!

  果然。

  講官請示朱元璋後,最後的話語,已經是再度響徹而起。

  「西漢立國不久,崇尚黃老之學,無為而治!至漢文帝時,天下安定,百廢俱興,倉廩豐足!」

  「但七國之亂,卻幾乎讓大漢王朝風雨飄搖,漢文帝治世之成果,差點毀於一旦!」

  「今日經驗所問:七國之亂……」

  「是劉氏皇帝之錯?」

  「還是諸王之錯?」

  此話一出,眾人再度驚悚。

  眾人都不是傻子。

  這哪是討論大漢?

  這分明是以古喻今!議論大明!

  今天就把新的詞條寫出來,也算祝福大家,新的一年,福星高照!

  說真的,作者真的感覺上架後,比上架前節奏快了不少,也寫的順暢。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