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真正的真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本時空中,玄奘西行取經之際,正是北印度罕見的統一時期,戒日王朝正值巔峰之際,實行宗教開放政策,被婆羅門教壓制了上百年的佛教,有了復興的跡象。

  也正是因此,當玄奘到達印度之時,才會受到的戒日王的盛情招待,親自為其主持無遮大會,從而聲震天竺。

  但是玄奘離開幾年之後,戒日王便病死、王朝四分五裂,陷入戰亂之中。佛教也因此衰落,連盛極一時的那爛陀寺都毀於一旦。

  自此之後,佛教在天竺徹底沒落。

  反而因為玄奘取經,讓佛教在中原大地遍地開花,成為了佛教的核心區域。

  所以,若是沒有玄奘西行取經,佛教真傳可能就要斷絕了。

  這樣的情況,玄奘想必絕對不願意見到。

  「你這孩子,又說胡話。」

  李世民聞言,卻搖搖頭:「天竺遠在萬里之遙,西域之路斷絕,你從哪兒得知天竺衰落的事情的?」

  「呵呵。」

  李晟輕笑一聲,眨眨眼道:「天竺究竟衰不衰落,我也不知道啊。」

  「那你還這麼說?法師豈會信你?」

  長孫皇后面部不解。

  「噯~」

  李晟抬起手,搖搖手指笑道:「天竺究竟是否會衰落,這件事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玄奘法師會因此擔心天竺衰落!」

  「只要天竺衰落、佛經損毀的可能性存在,那便足夠了!」

  「就像突厥和大唐一樣,突厥究竟會不會覆滅大唐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可能。」

  「只要突厥具有覆滅大唐的可能性,那我們就必須要早做準備。」

  「同理,只要佛經有斷絕傳承的可能性,玄奘就必須想辦法,盡一切可能將佛經取回,而且是儘可能多地取回。」

  「為父明白了!」

  「不錯。」

  李晟點點頭:「這便是我所言的第二謬,求經不全之謬!」

  也正因此,玄奘法師為了真經,也必然會和皇帝合作。

  這便是李晟的用意所在。

  「這前兩謬都有了,剩下的第三謬呢?」

  長孫皇后同樣點點頭,問道。

  「呵呵,哪兒來的第三謬。」

  李晟輕笑一聲,搖頭道:「法師慈悲為懷,又以真經為念頭,前兩點說出來,就已經足夠了。」

  「那你這三謬之言,豈不是誆騙法師?」

  小沙彌愕然問道。

  李晟卻混不在意,卻是直接點頭認下。

  小沙彌張張嘴,沒有說話。

  李晟旋即笑道:「若是法師前兩處都不在意,執意要問,那也就不是什麼得道高僧,不過一個貪圖虛名的俗輩了。」

  「這話倒是頗有道理。」

  李世民也頗為認同的點點頭。

  「可是,玄奘法師如此大德高僧,智慧已經很高了吧,為什麼還一定要千里迢迢,前往那什麼天竺取經呢?」

  小沙彌面露不解之色。

  李世民突然開口道:「大業年間,玄奘年僅十一歲入京,時任大理寺卿的鄭善果曾問玄奘出家意何所為,玄奘回答了八個字。你們知道玄奘當時是什麼說的嗎?」

  李晟搖搖頭,很是好奇地看向李世民。

  不明白父親為何突然說起這件事。

  長孫皇后淡淡一笑,緩緩道:「遠紹如來,近光遺法。」

  嘶!

  李晟頓時瞪大眼睛。

  這八個字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補全佛法。

  好傢夥,當時他才年紀十一歲而已,就有如此志向。

  李晟心中暗暗心驚,這位玄奘法師怕不也是跟自己一樣,從後世跑來的?

  不然哪兒來這麼成熟的心智?

  不過這個想法剛剛出現,就被李晟給摒棄了。

  想到這兒,李晟不由的心有餘悸,幸虧自己是穿越過來的,不然憑藉自己那點見識,在大唐這種猛人成群的時代,絕對沒有冒頭的希望。


  嗯,比便宜老爹強那麼一星半點,應該問題不大。

  李晟在心裡吐槽之時,旁邊小沙彌撓著頭,疑惑道:「可是,天竺真的有真經嗎?萬一沒有真經,那法師豈不是白跑一趟?」

  「這……」

  李世民聞言,頓時不由愣了一下。

  是啊,萬一天竺壓根沒有什麼真經呢?

  或者說,那些真經的作用遠沒有玄奘所想的那麼完善、甚至也是殘缺不全的呢?

  畢竟,雖然之前也有其他人,諸如法顯之類的名僧前往過天竺取經,並且順利帶回了《摩訶僧祗律》《大般泥洹經》等佛經。

  但是誰知道天竺真經有多少、萬一和中原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呢?

  「你這小和尚,這句話倒問得有意思。」

  李晟聞言,卻是輕笑一聲,看向那小沙彌:「真經能取回多少,我不知道。但是對於玄奘法師本人而言,卻一定能取到屬於自己的真經。」

  「屬於自己的真經?此言何意?」

  「不錯。」

  李晟說道:「儒家有句話叫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玄奘西行天竺萬里之遙,其間艱難困苦數之不盡,只要能走到天竺,此行的意義就已經足夠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李世民聞言,頓時眼前一亮:「這話雖則簡單,卻極有道理,不知是哪位大家所言?」

  「額,閒來聽客人們說的,究竟誰說的我也不知道。」

  李晟一愣,搖搖頭:「但不管是誰說的,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

  「晟兒所言甚是。」

  長孫皇后附和著點頭:「法師前往天竺,萬里之遙,非矢志不移之輩不能達成。即便取回的真經一文不值,這期間的經歷和歷練,也足夠讓玄奘悟得真經了。」

  李晟聞言點點頭。

  事實上,玄奘之所以能在後世留名,取經之功的影響的確有,但要說那些真經的作用究竟有多少,就得打一個問號了。

  畢竟,信佛仰佛者雖多,但真正去研究真經的,反而少之又少。

  真正的真經,其實隱藏在取經的背後。那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推崇的不畏艱辛、破除萬難的精神。

  這,才是玄奘取回的真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