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名不符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30章 名不符實?

  葉落一共給了三首詩。

  乍一聽起來,好像不怎麼多。

  但實際上,除了這三首詩本身之外,還有許多的配套「小說橋段」。

  畢竟,葉落寫的這本《大唐詩仙傳》,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是詩詞集,而是一本虛構的小說。

  有主人公,更有完整的故事情節。

  這也是為什麼剛才李文正沒直接說是三首詩,而是說「小說節選」的原因。

  說白了,葉落給他們的,是三個小說中的片段。

  大伙兒此時都在低頭看著眼前的A4紙。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開元十三年這個時間。

  已經讀過王維和孟浩然的故事,大夥自然對「開元」不會陌生。

  說起來,葉落在書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及過「開元盛世」這個說法。雖然他從來沒有特意的描寫過這個盛世如何,但李文正他們這些讀者,還是能從字裡行間的行為當中,感受到這個大唐的強盛。

  哪怕葉落這幾本書側重的都是文化方面,但讀者們是能夠切實感覺得到,王維、孟浩然他們所處的開元年間的大唐,比之劉禹錫、白居易他們所在的那個大唐,要繁華強盛的太多了。

  繼續讀下去,大家又愕然的發現,在這一節選當中,最先出現的人物並不是主人公李白。

  而是一個讓他們意想不到的人。

  孟浩然!

  開元18年,孟浩然即將前往廣陵。

  作為其摯交好友的李白,在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便托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相會。

  事實上,這一段劇情,對於李文正他們這些讀者來說,並不算突兀。

  因為,在之前的《大唐詩星傳》當中,葉落就曾經寫過孟浩然與李白之間的故事。

  只不過,那時候描寫的並不詳細。

  而且當時是以孟浩然作為主視角,讀者們只知道孟浩然在開元15年的時候,結識了一位小他12歲的詩人,名叫李白。

  但現在看這篇節選,則是以李白的視角展開,而且描寫的明顯要比之前詳細的多。

  別看內容總結起來比較簡單,但在葉落的小說當中,是有著許多細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

  等兩個人在江夏相會之後,葉落又花了大篇幅描寫兩人是如何遊玩、相處,最終李白在長江邊的黃鶴樓上設宴,為孟浩然踐行。

  席間,還有諸多的名流文士作陪,推杯換盞之後,李白寫下了一首送別詩——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終於讀到詩詞的部分了!」李文正忍不住說了一句,「葉老師的詩詞雖好,但他寫小說的這部分,真是顯得有些枯燥啊。」即便是他研究古典文獻方面的人,在讀葉落這些小說的時候,都不免感覺有些無趣。

  其他人也都深以為然。

  葉落的這些書,雖然名為小說,但實際上大多數的讀者,都是衝著小說當中的詩詞去的。

  如果單看這些「小說」的故事劇情,確實是有些太過枯燥。

  就像是之前張如夢的評價一樣,葉落的這些小說,嚴格來說根本就是不合格的。

  完全沒有小說應有的啟程轉合,也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讀起來就像是在喝白開水一樣,寡淡無味。

  當然,如果是歷史愛好者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因為,葉落這個「葉唐系列圖書」,完全就是純正的史書風!

  說它們是小說,還不如說他是葉落虛構的史書更加恰當。

  但是,讓李文正他們抓狂的是,這些味同嚼蠟的小說情節,他們還不得不耐著性子看完。因為,不讀這些情節的話,那後邊的詩詞他們根本就理解不了。

  想要品讀一首詩的好壞,其創作背景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硬要說葉落這些小說能吸引人是地方,那就是每一段情節後邊蘊藏的這首詩詞了。

  大夥耐著性子讀完之後,終於見到了最後的這首詩詞。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前後一共四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但整個現場,沒有一個人是失望的表情。

  他們費勁巴力讀了十多分鐘的「創作背景」,是的,在他們看來,葉落的這些小說情節完全就是詩詞的創作背景。

  之所以能耐著性子一字一句的全都讀完,為的就是這四句詩啊!

  李文正讀完,眉頭先是皺了一下,隨後又是一臉不解的抬頭看了劉穎教授一眼。

  旁邊的馮家華教授,反應也差不多。

  有一說一,他倆能感覺出來這首詩寫的很好。

  但是,你要說這首詩寫的有多麼的好,那他倆還真沒看出來。

  又或者說,在他們兩個人看來,這首詩頂多也就是孟浩然的水平吧?

  和孟浩然的那些詩詞,區別很大嗎?差距很明顯嗎?

  甚至,在他們幾人看來,李白的這首送《孟浩然之廣陵》,似乎好像還不如白居易寫的那首《賦得古原草送別》呢。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青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淒淒滿別情。

  同樣是送別詩,人家白居易這首寫的不僅蘊含哲理,而且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不舍離別之意。

  相比之下,李白這首送別詩,就顯得有些太寡淡了吧?

  這倒不是說他們覺得這首送別是不好,主要是頂著詩仙的名頭呢啊!

  這就能被稱為詩仙了?

  這真看不出來是詩仙的水平啊!

  李文正和馮家華倆人對視了一眼,但誰也沒率先開口。因為小會議室里還有人沒看完,又過了幾分鐘後,見大家基本都已經結束了。

  李文正又看了看眾人的表情,見除了劉穎教授是一臉思索的樣子之外,其餘好似都有些不解和迷惑。甚至,還有人臉上露出了失望和擔憂的模樣,李文正主席這才忍不住開口,說道:

  「大家說說吧,說說自己的想法。」

  李文正聲音低沉,能聽得出來,他的心情應該也不怎麼暢快。

  經過短暫的安靜之後,小會議室里終於熱鬧了起來。

  雖然屋子裡的人數不多,但聲音卻不小,大夥紛紛開始發言。

  馮家華教授第一個說道,「主席,我我怎麼覺得葉老師寫的這個李白,差點意思呢?」

  他倒不是給葉落拆台,而是擔憂葉落這本書,擔憂他創造的這個李白,夠不上「詩仙」這個稱號,他心情也很沉重,說道:「這首送《孟浩然之廣陵》,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送別詩中的佳作。如果是放到別的書里,那肯定也是這些人的代表作之一。但問題是,放到李白的身上,是不是顯得有些平淡了?」

  另一個人馬上接話道:「是啊,李白可是號稱詩仙的人啊。如果你說他是白居易寫的,是劉禹錫寫的,那我絕對會驚嘆一聲。那如果你說他是詩仙所寫的,那是不是就有點……」這人後邊的話沒說完,但大家都懂他是什麼意思。

  又有人說道,「從這首詩身上,我一點也沒看出詩仙應有的實力來。」

  「之前葉老師也寫過那麼多送別詩,像是孟浩然、王維、劉禹錫、白居易他們都寫過。你說李白是詩仙,那他寫的詩怎麼也得比他們強吧?但咱們平心而論的話,這首詩真的比他們寫的那些送別詩要強嗎?我覺得……唉,我不說大家也懂,是吧?」

  礙於葉落的面子,他這話說的也比較遮掩。

  現場的這五六個人,基本都是這一個意思。

  這時候,有一個專門搞詩詞研究的老教授,推了一下眼鏡,給出了不同的看法:「我倒是覺得,葉老師這首詩寫出了詩仙的風采。」

  眾人一愣,都看了過去。

  見說話的是曹立寶老教授,便都安靜了下來。

  曹立寶,滿頭白髮,已經快70歲了。他曾經做過北大文學院的院長,主攻的就是古典詩詞這一道。

  現在退休了,就來古文協會發光發熱了。如果不是他對職位這些已經不感興趣了,那古詩詞研究院主任的位置也輪不到劉穎教授來坐。

  大夥對他都很尊敬,都認認真真的聽著曹老教授發言。

  曹老教授說道:「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這首詩的,我就說說我自己的想法。」他說起話來,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葉老師的這首送別詩,其實是很不同尋常。別人寫送別,要麼是依依不捨,要麼是放酒狂歌。像是王維寫過的《渭城曲》,就是深情體貼的代表。像是白居易寫過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又是惆悵沉悶。縱觀歷史也是如此,送別詩基本都是這個主調。」


  「但是,這首《送孟浩然之廣陵》,卻全然沒有離別悽苦這個味道。」

  「反而,我在這場送別當中,見到了愉快,見到了詩意。」

  「我覺得,李白和孟浩然身處於開元盛世這樣的一個時代,他們的這次送別,其實也體現出了這個時代繁華一幕。不僅是經濟上的繁華,更是當時人們精神上的積極!」

  「這次的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順著長江而下,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我們在之前的節選當中,知道了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遊覽的人。」

  「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郁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里進行的。李白心裡沒有什麼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嚮往揚州地區,又嚮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著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蕩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別友人,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美景令人悅目,送別卻令人傷懷,以景見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達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藝術效果。」

  「所以說,這首送別詩,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凸顯出了李白豪放不羈的一面。」

  「也許,葉老師所想說的詩仙,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詩人豪放不羈、積極樂觀,他的詩詞也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同時,他又身處在這個大唐最為強盛繁華的盛世當中。」

  「可能這才是詩仙真正的含義。」

  曹老先生說的很多,有些地方又很跳躍,有些人一時半會兒都沒反應過來。

  但是,劉穎教授卻是一臉激動的叫了一聲好,「曹教授,您說的實在是太好了,而我想說卻不知道怎麼說的話,全都給說出來了。」

  劉穎教授也是專門研究古詩詞文化,她一開始就覺得李白的這首詩不簡單。她也能隱約的感覺出來,這首送別詩和其他送別詩的不同之處。

  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品味出這麼多的東西。尤其是這首詩背後所蘊藏的那些人生態度,劉穎教授更是沒有想到。

  但現在聽曹老教授這麼一說,劉穎教授就豁然開朗了,她便又補充了幾句。

  說真的,他們這些人雖然同為古文協會的成員,但每個人的研究方向是不一樣的。

  所以,當曹老教授和劉穎教授拋出這個觀點的時候,大夥一時之間還是有些轉不過這個彎來。

  在他們看來,詩仙,就應該是詩詞寫的最好的!

  馮老教授和劉穎雖然也是這個意思,但和大夥原有的想法,還是有些衝突的。

  見眾人這個反應,曹老教授也沒有太過放在心上,只是溫和的笑了笑,「後邊還有,咱們繼續讀吧。一首詩,其實也看不出什麼。不妨多讀幾首,也許就明白了。」

  李文正主席也點頭,「確實確實,這後邊還有呢,咱們也不急這麼早下結論。我是相信葉老師的,他既然敢寫詩仙,就一定能寫好。」

  「對對對,咱們這麼早討論幹嘛啊?繼續往後讀。」馮家華也連忙說道。

  眾人一想,也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是不是詩仙,那是一首詩就能決定的嗎?誰能憑藉一首詩,就把詩仙這個稱號給立起來?

  很快,大夥就把第二個節選的故事看完了。

  在最後邊,見到了一首詩。

  名字叫——《將進酒》!

  給大家推一本朋友寫的文娛小說。

  書名:讓你偶像出道,千面影帝什麼鬼

  連結放在後邊了,大家點一點呀。

  我一個ktv閉麥選手,舞台退堂鼓優勝獎獲得者,你們讓我偶像出道?

  本以為是一個小網紅出來蹭熱度的時候。

  秦遠從一次次挑戰,一次次網友或認真或打趣的指導中進行實踐,於是他多了一連串的名頭。

  進步最快頂流偶像,狂拿十金的千面影帝,軍區比武大賽冠軍,綜藝之神,音樂天王,一秒鐘就能賺夠一個小目標的大財閥。

  多年後,秦遠站在至高位置,接受記者採訪時回答:「改變人生的節點,是在只有十平方內的出租房內直播接受了粉絲的挑戰。」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