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犯大夏者,雖遠必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場會面,不歡而散。

  放過狠話之後,莫呼特灰溜溜地走了。

  這一次自己又輸了。

  面對自己的威脅,大夏皇帝毫不退讓,沒有半分妥協,甚至發出了『犯大夏者,雖遠必誅』這樣強勢的聲音。

  大夏皇帝如此強勢的君主,若是不趁其立足未穩的時候將其擊敗,等他整合了大夏國內所有資源之後,屆時以大瀚的力量,根本就無法與之抗衡。

  進攻大夏的計劃或許要儘快執行了。

  「皇帝,今日讓莫呼特吃癟大快人心,哀家感到非常解氣。可是看此人離去時的表情,恐怕這次是動了真怒。你表現如此強勢,他說不定會鋌而走險,趁你剛剛親政,率軍來攻我大夏啊。」

  太后語氣略帶憂愁,眉宇間帶著一抹愁雲。

  「母后,韃子覬覦我大夏已久,我大夏與韃子遲早會有一場決戰,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此次莫呼特前來,無非是想要一探虛實。否則其大軍就不會徘徊在鎮北關之外了。

  值此危難之際,兒臣需要母后全力支持,與兒臣攜手共渡難關,兒臣堅信只要大夏內部團結一心,戰勝韃子將成為必然!」

  蘇不凡言語中充滿了強烈的自信,同時不忘提醒太后,在這個時候就不要再玩弄權術,搞內鬥。

  一切以打敗韃子這個共同的威脅為目標。

  太后神情微微一滯,深深地看了一眼蘇不凡,卻見他表情真摯而自然,眼神清澈純淨,不含任何雜質。

  剛才的話似乎只是表達出一個兒子對母親支持的渴望,並沒有包含任何別的心思一般。

  太后甚至有些開始懷疑自己。

  是不是自己經歷了宮中太多的爾虞我詐,已經習慣性地將人往壞的方面想了。

  可這個念頭剛一出現,她瞬間將其掐滅。

  皇帝這小子當初裝傻充愣,可是連自己都騙了。

  否則他豈能坐上如今的位置?

  這小子就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傢伙,不能被他的外表所欺騙。

  太后微微一笑,語帶深意道:「皇帝,哀家自然是全力支持你,難道你懷疑哀家會懷有二心?」

  「當然不是,兒臣怎麼會懷疑母后?若是沒有母后,兒臣豈能有今天?」

  蘇不凡一臉認真的解釋道:「兒臣是希望母后能夠積極發揮影響力,畢竟母后在天下臣民心目中的影響力巨大,這種可能涉及大夏存亡的時刻,母后出面會給兒臣巨大的力量,將天下臣民團結在兒臣周圍共御外辱。」

  「嗯,皇帝你放心吧。就算你不說,哀家也會這樣做的。你可是哀家一手撫養長大的,哀家不支持你支持誰?」

  太后一臉慈祥,眼神溫柔地注視著蘇不凡。

  皇帝打得一手好算盤!

  原來今日故意激怒莫呼特,就是為了讓韃子對大夏發動進攻,從而藉此整合大夏各派勢力,加強其對大夏的掌控。

  讓哀家全力支持他,那他就能趁機提拔一批效忠於他的人,進而削弱哀家在朝中的影響力。

  想要借戰爭來集中權力,哀家偏不如你意。

  若是對外戰爭失敗,恐怕皇帝威信會一落千丈吧?

  「兒臣謝母后!」

  蘇不凡起身恭敬行禮,一臉激動模樣。

  「皇帝,快起來。你這孩子老是動不動就如此,反而顯得與哀家生分了。你雖非哀家所生,但哀家一直將你視為親生骨肉。哀家可不想你與哀家太過生分。」

  太后上前扶著蘇不凡的手臂,動情地說道。

  「是,母后。」

  蘇不凡感激地望著太后。

  若是太后真願意放權,不貪戀權柄,自己未嘗不可與其保持一個母慈子孝,讓兩人的關係傳為一段佳話。

  希望太后能夠說到做到吧。

  陪著太后遊玩欣賞了一番碧波湖的風景,將太后送回慈寧宮之後,蘇不凡立即回到御書房,命人召來楊志成。

  「拜見陛下。」

  「志成,御前親衛派去跟商隊走私去北境的情況怎麼樣了?有消息傳回來嗎?」

  蘇不凡抬手示意其坐下,急切問道。


  「有,不過與鎮北軍傳回的消息並無區別,他們見到韃子大軍集結在邊境,不過看韃子大軍的狀態,似乎並未打算立即發動進攻。」

  楊志成如實回答。

  「傳令,讓他們務必密切關注韃子大軍的動態,一旦有任何移動,立即傳信柳丞相。」

  蘇不凡語氣十分嚴肅。

  「是!陛下,是不是收到了什麼消息?」

  楊志成領命後,試探問道。

  「今日與韃子國師辯論交鋒,其揚言要對大夏發動進攻。雖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韃子發動進攻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畢竟韃子大軍在邊境集結,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威脅,密切關注韃子軍隊的動向,對韃子展開情報收集是必要的。」

  蘇不凡開口解釋。

  「陛下,韃子國師竟敢如此囂張,不如讓末將帶人等他回去的路上,直接除了他。」

  楊志成怒氣沖沖,家族與韃子有血海深仇,對韃子他沒有絲毫的好感。

  「不可!對方是使臣,若是我大夏公然斬殺使臣,會讓周圍諸國對我大夏口誅筆伐,甚至群起圍攻,這是大忌。」

  「可韃子國師對我大夏是個巨大的威脅。」

  楊志成依舊有些不甘心。

  「他雖然是個巨大的威脅,但他的存在同時也是大夏的機會。」

  「陛下,為何?」

  「他是韃子中難得清醒的人。有他在,約束著韃子,才不至於立即發生大戰。他口頭威脅朕,說明他還沒有真正準備好與大夏一戰。

  如果韃子早已準備好,他根本就不用前來出使。直接下令進攻就好了。」

  「陛下,既然韃子沒準備好,那他們來進攻不正好嗎?」

  楊志成不解問道。

  「韃子沒準備好,我們也同樣沒準備好啊。你想想邊境走私猖獗,若不是鎮守邊關的鎮北軍內部出了問題,何以讓走私泛濫成災?

  再說大夏可不止韃子一個敵人,別忘了一旁還有梁國和周國虎視眈眈。他們可都盼著大夏與韃子大戰兩敗俱傷,他們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因此,與韃子的戰爭能不打就最好不打,要打也儘量是我們解決了內部問題,解決了後顧之憂後再打。」

  「可若是韃子來犯呢?」

  「那就迎頭痛擊,將其打怕了,打得不敢再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