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咬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朝廷向各地州縣下發公文,對於那些想要出海商貿的百姓或家族,各部司將聯合建立專項審批的辦事處。

  但凡有意申請通關文牒的人,可以向官府遞交文書,介紹擔保,再言明理由,最後由官府統一審核資格後,I再確定出可以出海商貿的名單。

  民間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無論是世代經商的家族,還是想要出去淘金的百姓,無不歡欣鼓舞。

  認字的,自己寫成文書向上遞交,不認字的,請文師潤筆後再交至官府。

  一時之間,用來撰寫出海申請的文書,如同海浪一般,源源不斷的遞入長安官府,市面上甚至出現了『洛陽紙貴』的現象。

  單單以長安為軸心的京畿之地,就遞上了數千份出海申請,倘若把之後各地呈上來的文書一起統計,那麼這個數字將增加到令人咋舌的上萬份。

  此時,有人或許要問,百姓倘若出海,向東去往美洲尋找黃金,那麼直接偷渡出去便是,又何必要苦等文牒?

  畢竟,歷史上的唐三藏(玄奘),當年苦求朝廷數年,都沒能申請到通關文牒。最後,是在沒有任何文書的情況下,偷偷摸摸溜出長安,『冒越憲章,私往天竺』(西遊記里關於唐僧有通關文牒這件事,是杜撰的)。

  然而,在唐朝那會兒,走陸路偷渡和走海路偷渡,完全不是一回事。

  走陸路的話,只要一輛馬車,甚至兩條腿就行;但是走海路的話,就必須要坐船。

  尤其是去往美洲大陸這種遠洋航線,尋常的內河運船肯定不行,必須打造或者租用商貿專用的海船。

  而這種海船的製造和使用,在官府都有備案和記錄,根本沒辦法私自亂用。

  所以,想要去美洲淘金的大唐百姓,只能苦等文牒名單。

  言歸正題,長安官所組織人手,開始加班加點的整理和闞錄,一個月後,第一批特許出海商貿的名單,共計三十三家商行,被張貼在安上門外。

  放出名單的那日,整個長安城比春闈放榜還熱鬧。

  成千上萬的百姓,紛紛湧向安上門,想要看看,究竟是什麼人,可以獲得第一批的資格,去往黃金大陸。

  真正看清楚名單之後,那些想要去北美申請海貿的人,個個都是驚詫莫名。

  首批前往北美進行商貿、朝廷欽定的三十三家商行,其中只有三家,是國內有些名氣的商行,剩下的那些,在商界之中,都是寂寂無名。

  眾人面面相覷,都是一臉疑惑。

  自天寶末年起,大唐民商興起自安西,而後又向東傳播至河西、河北和京畿。

  如今,大唐論實力、論名氣,最頂尖的商行,多數便是出自這幾地。

  然而,安上門外的這份名單,卻是排除了那些佼佼者。

  有人覺得這其中必有隱情,便派人去查了一番入選商行的底細。

  不查不知道,查了之後,眾人都傻了眼。

  朝廷欽定的三十三家商行,倒是有一大半都是剛剛成立的。

  朝廷不選那些有實力的民間商行,反而同意讓這些剛剛成立的商行,獲取北美商貿的資格。

  這背後的隱情,倘若細細思索,實在是讓人脊背發冷。

  倘若換做是平時,民間商行或許會忍氣吞聲,就這般算了……但這次不一樣。

  一來,北美大陸商貿的利潤,實在是太大,一把破青瓷壺可以換到一套三進出的宅子,這種生意足以讓人承擔殺頭的風險;二來,朝廷這次行事屬實是過分了,三十三家出海商行中,只分了三個名額給民間,剩餘的看過去,全部都是官府內定的名額。

  所以,長安城內的商行聯盟,在經過一番緊急磋商之後,決定就此事與朝廷交涉。

  至於交涉渠道,也是現成的。

  皇帝曾經組建『王廷議會』,用來向民間徵詢意見,眼下就是最好的上訴方式。

  長安城中有些名氣的商行,大約有四百餘家,這些人集思廣益,動用人脈,找到了一位地位極高的重量級人物——岑參。

  岑參跟隨皇帝周鈞多年,乃是朝中的老臣,官職曾經做到了戶部侍郎。

  高適當年戰死在長安,岑參失去了這位摯友,再加上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於是向皇帝請求致仕。

  周鈞同意了岑參的請求,又封后者為銀青光祿大夫。


  岑參至此便閒賦在家,不問朝政。

  這一次,商行聯盟也不知走了多少關係,找到了隱居的岑參,向其說明了海貿文牒之事,又請他入朝向皇帝求情。

  岑參在安西時,就曾經負責過當地的商業規劃,與第五琦並稱為大唐的經商志才。

  如今,聽完商行聯盟的介紹,岑參意識到此事的危害,同意隨商行面聖。

  下一次的王廷議會,恰逢八月中勾。

  外地的不少商業、宗教、工坊、匠作的民間代表,隨各地官府的長行車隊入京,這也使得八月的王廷議會,成了一年之中,人數最多的一次王廷議會。

  按照慣例,皇帝周鈞會在王廷議會上露面,宣布會議開始。

  周鈞登上殿台,還沒開口,卻聽見禁衛來報,說是看台下的場院中,烏泱泱跪著一大群來自各地商行的人,在這些人的最前面,還跪著一位身穿朝服的老者。

  不多時,范吉年急匆匆的跑了過來,在周鈞耳邊小聲道:「陛下,那老者是岑大夫,他來說是有奏疏要呈給聖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周鈞一愣:「岑參?他怎麼來了這裡?快點讓他進來。」

  已經五十五歲高齡的岑參,顫巍巍的走進殿中,在周鈞身前跪伏道:「大唐天威,陛下洪福。臣聽聞有人在東邊發現了一片黃金大陸,朝廷正在組建船隊,打算與其互市。」

  周鈞與一旁的孔攸對視了一眼,接著點頭道:「愛卿所言非虛。」

  岑參:「朝廷初定三十三家商行,作為首批互市的名單。臣卻聽聞,其中只有三家商行來自民間,其餘都是新設的商家,臣猜測後者或許都是官營……臣曾在安西職事,負責商路的重建和互市的經營。多年下來,以為國富之道,需得在官營和私營中尋得平衡,兩頭並重,方能長久。」

  周鈞看著岑參遞上來的奏疏,其中寫了此次海貿名單中的疑點,又請求聖上照顧民商,平衡名額,最後是長安城中四百餘家商行的簽字和手印。

  周鈞收起奏疏,看向岑參問道:「你認為這次海貿名單,是朕的主意?」

  岑參一怔:「難道不是……?」

  周鈞搖頭道:「八月中勾,朕一直在忙著與樞密院、劍南都護府見面,商議接下來與吐蕃的戰事。至於海貿名單,朕全部委任給了戶部、市部、長安府和御史台等等,由他們聯合商議,制定規程。」

  岑參聽到這裡,有些驚訝:「那這份名單,陛下並不知情?」

  周鈞:「那份名單,朕或許是曾經過目,但一來政事繁忙,二來不熟商行,對於愛卿奏疏中提及的問題,自然也是沒有想到。」

  岑參鬆了一口氣:「老臣原本以為,這份名單是陛下授意的,如今看來,卻是我想岔了。」

  周鈞將奏疏放在一旁,對岑參說道:「假如真的如你所說,第一批參加海貿的商行,都是新設的商家,那麼這其中必定會有問題……王翃!」

  錦衣衛督公王翃聞言出列。

  周鈞:「海貿名單這件事,你帶著北鎮親自去查,先查查這三十三家商行的背景和來歷。」

  王翃:「喏!」

  周鈞又對岑參說道:「你的奏疏,朕已經看了,最近應當就會有消息……至於長安商行那裡,讓他們暫時緩緩。」

  岑參跪叩後說道:「老臣省的。」

  岑參離開之後,一直沉默的孔攸開口說道:「陛下,魚兒咬鉤了。」

  周鈞輕輕點頭說道:「是啊,該提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