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引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結束了與樞密院的會議,周鈞回到宮中,開始思考與吐蕃的戰事。

  在前世的歷史中,763年10月,吐蕃乘大唐後方空虛、君臣不和之機,集中約二十萬軍隊東進,直入長安,唐代宗倉皇出奔陝州。吐蕃軍占領長安十五天,同時立金城公主的侄子廣武王李承宏為皇帝,並設置百官。

  之後吐蕃雖然退兵,但是與大唐以隴山為界,還多次進到寶雞,威脅長安。

  在此之後,吐蕃國力接近巔峰。北到寧夏賀蘭山與回紇相接,南面以南詔為屬國,西面盡有安西四鎮,在中亞與大食相抗。

  而到了這一世,回紇人已經勢微,安西穩若金湯。

  吐蕃接連在長安戰敗,單單是各部的貴族就有數百人,埋骨於長生寺。

  按理來說,吐蕃此時內憂外患,唐軍應當勢如破竹才對,但是桑赤若一人憑藉著政治手段,卻硬生生強壓下了吐蕃國的亂象,與大唐在分庭抗爭。

  周鈞也是頭疼,桑赤若在前世的吐蕃歷史上僅僅只有寥寥數筆,還沒大展宏圖,就英年早逝,再無消息。

  然而,陰差陽錯之下,桑赤若活到了現在,卻給大唐造成了意料之外的麻煩。

  周鈞正在思慮的時候,范吉年小心翼翼走了進來。

  周鈞看向他問道:「是誰來了?」

  范吉年:「右相來了,倘若是其餘人,老奴斷不會來打擾陛下……」

  周鈞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都這個時辰了,他來宮中必定有要事,讓他進來吧。」

  范吉年答喏。

  不多時,孔攸進殿,先是跪叩,接著呼道萬歲。

  周鈞不耐煩的擺擺手:「又沒有旁人,直接說事。」

  孔攸從懷中取出兩份奏疏,呈到周鈞的書案上,說道:「一封來自於市部的陸侍郎,另一封來自於御史台的長孫炎,還請陛下過目。」

  市部的陸侍郎,便是來自安西的陸恩生,周鈞對他有些印象;而御史台的長孫炎,是當年左相陳希烈的弟子,洛陽向北唐請降時,就是長孫炎撰寫的降表。

  這兩個人之間,根本沒有任何交集,孔攸為何要帶著這兩份奏疏入宮?

  帶著這樣的疑問,周鈞打開兩份奏疏,仔細看了一遍。

  陸恩生上疏,是請求朝廷儘快處理出海船隊的通關文牒一事。

  所謂通關文牒,有點類似於如今出國前辦理的護照。

  但凡是大唐百姓,離開故土去往國外,無論是去做生意,還是去拜訪友人,從港口或是關所離開前,都要去開具一份文書,來證明當事人的行為良好,出國沒有任何不良企圖。

  而這份文書的名稱,就是通關文牒。

  文牒雖小,但是辦理起來極為複雜,涉及到戶部、刑部等相關部門,而且還要當地里正或是坊吏開出的錄籍。

  陸恩生在奏疏中寫道,自從北美船隊回唐之後,民間航海的風潮越來越盛。

  越來越多的大唐百姓,無論從前是否經歷過航海,都想出海去尋找所謂的黃金大陸,暴富之後,再衣錦還鄉。

  從秦朝起,歷朝歷代對於出國之事,就管的很嚴。

  然而,相比秦、漢、隋而言,唐朝對於出國管理更為嚴格,甚至比之後的宋、元、清還要過之。

  在唐朝,想要申請到通關文牒,首先必須要有一個有資質的擔保人,確保出國的合法性。如果出行人違法,擔保人要承擔連帶責任。申請過所時,牒文要包含的內容除了諸多勘驗事項外,還要有時限、沿途關津名數、離鄉後自己的賦役由何人暫代等等……

  這些規章條律,從唐太宗之時便已有之,一直延續至今。

  葉璋當年所屬的那隻河北船隊,光是通關文牒就準備了三個多月,而且還有當地十一家大商行作為擔保,甚至范陽府也在請示過朝廷之後,做了流程簡化,最終才得以成行。

  而如今,市部的陸恩生在奏疏上寫道,如果按照大唐原有的出國審核流程,那麼這些想要出海的人,按照先後次序去官府排隊備案,怕是等到老死,也輪不到文牒。

  周鈞放下陸恩生的奏疏,心中開始思索。

  相比其它朝代,唐朝對於出國之事管的非常嚴苛,如果想要鼓勵民間航海,適度簡化通關流程,肯定是有必要的。

  又拿起御史台長孫炎的奏疏,周鈞看了一遍,眉頭越皺越深。


  長孫炎在奏疏中,向皇帝告狀,稱市部只顧政績,藐視唐律,給民間亂開出海的口子,使得出海的船隊良莠不齊。船隊中倘若存在居心叵測之人,那麼可能會作為海盜,甚至離唐另立。

  將市部要求放開文牒的行為,與縱惡為盜,甚至引得謀逆聯繫起來,長孫炎這一番指責就相當嚴重了。

  長孫炎在奏疏中又寫道,大唐組建船隊出海,應當多多選取良家子,還有那些在國內擁有產業的家族。一來這些人對大唐忠心耿耿,不會叛變;二來這些人在國內有家有業,即便在國外生了貳心,也會投鼠忌器,不敢妄為。

  長孫炎的奏疏,總體意思便是兩層。

  第一層,市部要求簡化文牒審核的要求,可能會造成縱惡,甚至引發唐民開疆裂土的謀逆之行;第二層,如果大唐真的要派船隊去出海,應當選取那些家大業大的家族,還不是讓那些平民百姓也跟著來湊熱鬧。

  乍一看,長孫炎說的非常有道理,甚至可以說是金玉良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

  周鈞抬起頭來,朝孔攸看了一眼。

  後者從懷中掏了一個胡餅,趁著周鈞看奏疏的時候,偷偷摸摸正在吃著。

  見皇帝看過來,孔攸停下吃餅,也不顧鬍子和衣襟上都是碎渣,笑著拱了拱手。

  周鈞無奈,朝門口喊了一句:「給右相備膳。」

  范吉年聞言,一邊連聲應下,一邊用腳踹了身旁的太監,小聲催促。

  過了一會兒,孔攸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

  周鈞看著兩份奏疏,向他問道:「你這麼著急,送這兩份奏疏進宮,是想說些什麼嗎?」

  孔攸一邊喝羹,一邊說道:「陛下,這兩份奏疏,表面上說的是出海的文牒,其實說的卻是優先資格。」

  周鈞點頭道:「市部是希望民間參與航海,而長孫炎則是希望將顯門排在平民之前。」

  孔攸:「通關文牒的審核,不僅需要戶部、刑部的審批,還需要當地官府的審核,甚至還要有大族的作保。在這種情況下,陛下以為,按照長孫炎的說法,何種人可以得到優先出海的資格。」

  周鈞明白了孔攸的意思,開口說道:「你是想說,長孫炎是想將海貿的營生,全部掌控在大唐的閥貴手中?」

  孔攸:「不僅是閥貴,怕是不少朝廷大臣,也被利益所吸引,成了其中的一份子。」

  周鈞聽到這裡,慢慢說道:「就像當年的大磧商路……」

  孔攸微微點頭:「這兩份奏疏,只是引子。倘若攸所料不錯,用不了多少時日,朝中怕是會發生一場爭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