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下步內政考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攻占開封府,標識著林峰占領了除北三府以外的整個河南,北三府兵力不多,應該很快可以傳檄而下。

  林峰進城後,迅速下達了三個命令。第一是命令呂軍率領河南作戰一師北上,攜帶原河南巡撫高明衡、總兵陳永福聯名簽署的勸降令,招降開封府以北的懷慶、衛輝、彰德三府,實現對河南全省的完全占領。

  第二是命令周遇吉率領開封作戰師,全面肅清開府府下轄州縣的殘敵,消除各類隱患。

  第三是命令洪圖率領機動作戰三師返回河南南部的歸德府,一方面肅清明軍殘敵,一方面構築應對山東和南直隸方向明軍的防線。

  同時,林峰令宋繼烈負責整編開封府和明軍降兵,繼續開辦投降軍官和官員培訓班,儘快培養可用之人。

  這次占領了整個河南,光直屬州府就有九個,極缺各類官員。

  眾將出發前,在宋繼烈的帶領下,發動了振明軍系統的第一次勸進,恭請林峰登基稱帝,以正名分。

  都差不多打下整個河南省了,振明軍又是所想披靡,任誰都知道林峰爭霸天下已經勢不可擋,這個時候還不勸進更待何時?

  連老朱家的周王也參加了,慚愧地批判崇禎帝不善治國,盡失民心,漢人天下將亡,懇請林峰扶大廈之將傾,繼承漢人江山大統。

  林峰讓眾人先去完成分配的任務,自己會認真考慮稱帝之事。

  安排好這些重大事項後,林峰在開封府衙閉門謝客,進入客機空間,躺在他的專屬商務座上,開始認真考慮下一步的方略。

  首先是稱帝的事。

  目前振明軍已經占領接近三省之地,擁有精銳部隊十六七萬,繼續延用還是明廷冊封的振明侯這個名號明顯不合適了。

  不過馬上稱帝,實力到也差不多了。歷史上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建立大順、大西朝稱帝,實力都還沒有現在的振明軍強。

  不過林峰內心不是很情願過早稱帝。作為一個後世來的靈魂,一旦稱孤道寡,就意味著是孤家寡人了。

  而且林峰現在還沒考慮好以後採取的政體,是像朱元璋一樣大權獨攬,還是採取明朝中期比較成熟的內閣制,也得好好考慮一下。

  大權獨攬自然是可以保證皇權在手,但處理政務得累死,他可不想當朱元璋那樣的工作狂。

  採取內閣制可以有效分擔政務,但必須防止內閣權力膨脹,凌駕於皇權之上。

  這些問題沒有考慮明白之前,林峰決定暫緩稱帝,可以先自行改稱振明王,試行一下後續的政治體制。

  都這麼大地盤了,手下將領無數,再稱一個侯爺也太掉價了。

  但是林峰挺喜歡振明這個名號,歷史上明朝算是得位最正的漢人朝廷,也一向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氣節著稱。如果有可能,還是沿用振明為好。

  需要考慮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地方官府設置問題。

  以前振明軍占據的地盤不大,總督府可以直接管轄各府。現在已經占領了接近三個省十七八府的地方,總督府直接管府肯定管不過來,必須要考慮設立省一級的行政建制了。

  現在明廷對省級官府設置的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權分立的制度,相互制衡,但導致了相互扯皮、效率低下,又不得不設立巡撫、總督來統籌。

  但奇葩的是設立了巡撫、總督,又不減少三司設置,導致機構重迭,官位混亂,職責不清。

  於是林峰考慮直接在一省設立巡撫負責管總並具體掌管民政事務,設立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負責刑名和軍事事務,但這兩司都實行雙重領導,既要接受巡撫的領導,又要接受總督府司法司和參謀部領導。

  而且都指揮使司只負責指揮民壯力量、徵兵和後勤補給等軍事事務,這樣也不用擔心巡撫會權力過大,產生造反等心思。

  同時每省駐紮1-2個地名師負責區域防禦,彈壓可能出現的亂民山匪。編號師根據進攻需要,機動駐紮,不固定在哪個省。

  這些正規軍都只服從參謀部的調遣和指揮,不受地方管轄,也不插手地方事務,這樣就可以有效防止軍政勾結,出現尾大不掉的力量。

  所以即使巡撫能掌控民政、刑名,他也掌控不了軍隊,不可能形成中央不能掌控的藩鎮。

  考慮現在是戰時的特殊需要,可以視情組建方向兵團,由參謀部派出高級軍官擔任督師,對一個方向的軍隊實施統一指揮。


  目前,振明軍已經設立晉北、洛陽兩個方向兵團,分別由盧象升和宋繼烈擔任督師。

  下一步,林峰考慮還可以根據攻打張獻忠和滿韃的需要再設立方向兵團,提高指揮的效率。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要不要設立公侯伯等王爵體系的問題。古人對封侯拜相有著很強的執念,很多振明軍的高層估計都有這個想法。

  如果不採取這套封賞制度,恐怕很難對從龍功臣進行交代,也不好安置一些投降的明廷高官。

  但要設立王爵的封賞制度,是沿用明朝的王、公、侯、伯四個等級,還是另外設置層級,分別給與什麼待遇,財政能不能負擔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很好的考慮。

  林峰思索了一會兒,覺得以前歷朝歷代都有這套獎賞機制,自己還是尊重傳統吧,但要做些限制。

  比如,王爵的繼承必須隔代遞減,大功恩澤不過三代,不能養出一批後代的蛀蟲來。這樣也可以防止王爵越增加不減少,越封越多,總有一天會拖垮國家的財政。

  再比如,必須設定王爵的榮譽性質,多給一些政治待遇,比如禮節尊崇、參加重大活動之類的,減少實質性的俸祿,以減輕財政負擔。

  至於具體的一些規定和待遇,還要跟眾人進行商議,林峰只能定大的原則,沒精力也不應該事無巨細都自己拍板。

  最後就是三個省的總督人選問題,林峰也為之十分頭疼,振明軍系統可用的文官太少了。

  原來職級高的都是明廷的降官,不好好改造一番用起來不放心。振明軍自身提拔起來的官員,起點大都太低了,從一個吏員之類,沒兩年就提升到了州府主官位置上了。

  把手頭能用的人反覆撥拉了幾遍,林峰感到自己的老丈人馮子明算一個人員,畢竟是親戚放心、原來幹過太原府推官算是起點高的。

  山西方向目前的太原知府楊廷麟也可以考慮,原來是翰林,在明廷中央幹過,能力也比較強。

  剩下就沒什麼合適的了,只能從朝廷投降的高官裡面物色。目前當過巡撫的降官有原山西巡撫宋賢、河南巡撫高明衡。

  高明衡剛剛投降,肯定不合適,宋賢已經上過官員培訓班,又擔任了延安府的知府,還算不錯。

  這樣三個省的巡撫人選,一個算是外戚,一個是主動加入振明軍的低級官員、一個師投降的明廷高官,剛好各方面的代表都有了。

  考慮完這些重大問題,林峰又在空間裡休息了一陣子,還饒有興趣地打開了一個盲盒,可惜沒什麼有用的收穫。不過現在要能讓他感到是十分有用的東西太少。

  (本章完)

章節目錄